APP下载

农村小规模学校怎样关爱留守儿童

2019-03-27王春

文教资料 2019年32期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学校关爱留守儿童

王春

摘    要: 由于城乡发展存在的差距,不少农村人口和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城市,农村小规模学校只能在艰难的条件下教育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往往存在生活习惯差,以及心理、性格发育不成熟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坚定信心,立足实际,致力长远,认真研究如何关爱留守儿童。本文讨论农村小规模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方法。

关键词: 农村小规模学校    留守儿童    关爱

自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城市发展迅猛,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造成许多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谋求就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主管部门实行教育资源优化政策,一些初中、小学被撤销、合并,农村中小学教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困境,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问题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现状

农村小规模学校指乡、镇以下学生数少于200人的学校,其中以村级小学为主。据统计,58%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位于山区,22.5%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位于丘陵地带(换言之,只有不足20%的小规模学校位于交通相对便利的平原地带[1])。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班级数量较少(绝大多数小规模学校每年级只有三个班,15%的小规模学校每年级只有一个班),教师数量少(在一些小规模学校,每个班只有4名教师),学校的教育半径不超过5公里(不超过一两个行政村的范围)。从师资结构看,以代课教师居多,教师年龄普遍超过五十岁(一些代课教师已经任教20年以上),高学历教师稀缺(有的小规模学校,仅有8%的教师具有高等专科学历);教师一周要上二十多节课(甚至超过一周30个课时),工作任务繁重。另外,农村小规模学校还存在基础设施差、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许多小规模学校设施简陋、陈旧;一些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楼已经成为危房;一些小规模学校图书室藏书很少,几乎不对学生开放),难以吸引优秀师资留校任教。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农村新生人口逐年减少,同时许多农村青壮年及其子女涌入城市。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门决定重新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集中优势教育资源支持城市中小学发展,一些农村中、小学被裁撤、合并(2000年全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有15.8万所,2017年这一数字已下降至10.7万所),在校生不断减少(据统计2017年全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仅有384.7万名在校生[2])。这些在校生中的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二),因此,如何关爱并教育好留守儿童成为摆在小规模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一)心理素质堪忧。

据专家们调查统计,44.7%的留守儿童很少能与父母联系,89%的留守儿童渴望与父母在一起,47%—54%的留守儿童害怕被别人取笑、嘲弄,不愿与同学们说话,害怕别的同学不喜欢自己。由于孤独、缺乏与父母及同龄人的交流(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属于独生子女),一些留守兒童表现出逆反心理,喜欢顶撞别人。

(二)学习能力不强。

留守儿童大多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些农村老人年龄往往超过六十岁,受教育程度较低(一些老人还属于文盲),无力辅导孙辈学习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从不过问留守儿童的学习,也从未听说过“素质教育”,因而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据统计,大约40%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佳,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只有20%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刻苦用功[3])。大约25%的留守儿童上学迟到、早退(其中初中生逃课又比小学生严重),甚至辍学,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小小年纪就踏上与父母一样的打工路。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关爱方法

(一)尊重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开展人性化管理。

留守儿童性格脆弱、稳定性差、自控力弱,缺乏安全感,时时渴望有人保护自己、爱护自己、教导自己。因此,教师应当爱护、尊重班上的每一位留守儿童,主动对留守儿童开展人性化管理。教师要善于微笑,善于向留守儿童们讲故事、讲笑话、唱歌(或者鼓励留守儿童讲故事、讲笑话、唱歌),逗他们开心,给他们封闭的心灵带去温暖的阳光,让班级里时时充满笑声、歌声。教师要对每一名留守儿童宽容,允许他们调皮捣蛋,允许他们在可以接受、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犯错误(但绝不搞无条件、无原则的溺爱,绝不允许任何留守儿童以任何借口犯原则性错误)。教师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一名留守儿童,用显微镜寻找每一名留守儿童身上哪怕是最微小的闪光点,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予以表扬,让留守儿童重新找回自信心。教师要鼓励留守儿童(特别是学困生)向自己倾诉学习、生活上的苦恼(这些师生间的对话必须一对一单独进行,绝不允许第三者得知对话内容),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这些问题。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当设法与每一名留守儿童的父母建立网络视频联系,让班上的留守儿童定期与父母交流,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看到父母的面容,听到父母的声音(而他们的父母往往会在视频的另一端感动得热泪盈眶,鼓励子女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把学校变成留守儿童离不开的家[4]。

(二)探索突破封闭式教学模式,提高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水平。

农村小规模学校难以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一些小规模学校甚至不能完整开设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书法等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小规模学校继续坚持封闭式教学,必定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会让留守儿童感到上学枯燥、乏味。

小规模学校必须改变封闭式教学模式,努力与周边其他小规模学校进行交流互动,鼓励各校教师在每个月的固定时间参加一次集体备课、集体观课、集体评课,让教师们共同交流教学经验,探寻弥补教学不足的可行之道,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

针对各个小规模学校师资配备不同的问题(有的学校只有三位体育教师,却没有美术教师;有的学校可以上美术课,却没有体育教师上体育课),可以合理安排各校各课的教师进行走教,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为留守儿童开设尽可能多样化的课程,让他们感到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此外,还可以鼓励各所小规模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各校的留守儿童互相交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取暖。

在教育理念上,小规模学校应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努力加强素质教育。在教学上,绝不应以考试分数衡量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不能把学生变成死记硬背的答题机,而应努力拓宽留守儿童的眼界,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与合理的欲望,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鼓励他们思考未来的人生命运,从而引导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5]。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校外管理。

农村属于典型的“熟人社会”,小规模学校与当地村委会联系密切、相互帮扶。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聘请本村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离退休老教师、乡村干部担任校外义务辅导员,对留守儿童加强校外管理,尤其应注意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学校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外集体活动(如为空巢老人送温暖、做农活等),让留守儿童们看到世界上还有比他们生活更困难的人,让留守儿童听到空巢老人的感谢,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

(四)增加对小规模学校的投入。

目前,教育界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何去何从存在争议(有人说小规模学校已经成了中国教育界的“留守儿童”),已经影响到小规模学校的生存、发展[6]。我们认为小规模学校具有结构简单、运转灵活、管理成本低、方便留守儿童就近入学等优势,应当不断加大对小规模学校的投入力度,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小规模学校扎根农村,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义务教育。今天,小规模学校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我们更应坚守脚下的教育阵地,努力关爱留守儿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学男,吴霓.“后撤并时代”寄宿制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教育的挑战与可能——基于江西、四川两省的调研[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8(01):53-60.

[2]徐冰鸥,李沂蓉.农村小规模学校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8):28-33.

[3]徐莉莉,高葵芬.农村小规模学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9):64-67.

[4]孟庆会.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管理与服务中的教育担當研究[J].乡村科技,2018(26):16-17.

[5]都君艳,钱春富.楚雄州S县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调查[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5):134-139.

此论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改善‘麻雀学校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策略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185)

猜你喜欢

农村小规模学校关爱留守儿童
农村小规模学校自主发展策略研究
简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与思考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