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被这些“健康食品”的名字骗了!

2019-03-27一鸣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3期
关键词:麦片乳酸菌粗粮

一鸣

现在,因为人们愈发关注养生健康,超市里所谓的“健康食品”也多了起来,植物奶、营养麦片、全麦面包……但真相是:“健康”的只是名字,这些食品并不健康!

1.“植物奶”不是奶

目前较多见称为“植物奶”的有豆奶、椰奶和杏仁奶,而这些其实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奶。

只有哺乳動物才能产奶,植物不可能产奶。“植物奶”更类似于“豆浆”,都是把豆子、坚果或者椰子肉通过浸泡、研磨、高压均质等步骤制成的。有些“植物奶”为了达到类似“牛奶”的乳白色和质地,会加入一些乳化剂,如卡拉胶等。

从营养上讲,没有“植物奶”能完全替代牛奶,不过,如果是对牛奶蛋白过敏或者乳糖不耐受以及素食者,“植物奶”还是挺不错的选择。

2.营养麦片并不营养

麦片是很多人早餐的首选,简单方便有营养。尤其是“营养麦片”,只需要加入清水就可以冲出浓浓奶香的速溶麦片。

但其实,这种燕麦片本身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在精加工过程中已经丢失,营养成分也大打折扣。而且为了追求口感,这种速溶麦片添加了大量植脂末、香精和糖,热量较高,一般不建议糖友和减肥人士选择。

3.乳酸菌饮料助消化能力有限

这些年,市面上的乳酸菌饮料五花八门,有需冷藏的活性乳酸菌饮料,也有常温的,很多人就是冲着广告中声称的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吸收而购买。

益生菌发生作用,需要三个条件:有足够数量、活着到达肠道、对宿主有益。

从生产加工到储存、运送,整个过程当中,无论哪个环节的温度控制不当,益生菌都有可能失活。即使乳酸菌饮品中含有大量活性的益生菌,从口里喝进去后,经过胃酸的“摧残”,能活着进入肠道的实在有限。而我们更不能忽视的是,乳酸菌饮料含糖高、营养价值低,长期饮用的话,实际上是人为增加了肥胖等疾病的风险。

4.全麦面包不是健康的粗粮制品

买粗粮制品时注意,不要以为有“全麦”、“粗粮”、“高纤”这些字眼的就是健康食品。

市面上有很多全麦面包、粗粮饼干等食品,乍一看,饼干上有星星点点的麸皮。但可别被表面上的这些麸皮蒙蔽了。小麦粉、精炼植物油、麸皮、白砂糖、起酥油,配料表中的这几种成分泄露了其本质。面粉为主,为了改善麸皮造成的粗糙口感,饼干里加了很多植物油,不是健康的粗粮制品。

5.坚果饮料大多偷工减料

一罐240毫升的精品型核桃饮料,该饮料营养标签标明每100毫升含有蛋白质0.6克,由此可推断一罐中共有1.44克蛋白质。

专家表示,一个中等大小的核桃约12克,核桃仁的重量占核桃重量的43%,计算得核桃仁约为5.16克,从《中国食物成分表》中查询得知,核桃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4.9%,因此一个核桃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0.77克。

而一罐核桃饮料中只有1.44克蛋白质,按照蛋白质的含量推算,其中营养成分并不足两个核桃。

而且,该产品的营养成分表中并未标示出有特殊功效的成分及相关含量,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一款普通的饮料。而这类经过添加剂和香精等加工后的核桃乳也不宜多喝,想要补充营养,不如直接吃新鲜核桃。

6.果蔬脆片热量很高

看起来跟新鲜的蔬菜水果没两样,吃起来嘎嘣脆、味道也不错,果蔬脆片这种零食一直受到不少人的欢迎。

其实,大多数的果蔬脆片都不健康。水果弄成干后,水分少了相对而言糖分就更高了,加上在加工制作过程之中,还可能额外添加盐或者糖,这都给身体增加了额外负担。翻看一些常见果蔬脆片的营养成分表,每100克食物中含有脂肪在30克左右,在很多营养学家的眼里,这样的果蔬脆片属于垃圾食品的范畴。

7.盐焗坚果高油高盐

市面上卖的坚果大都经过了加工,形成如炭烧、盐焗等口味,虽然口感不错,但变得不健康了。

其一,加工后势必会增加坚果中盐、糖和其他调味剂的用量,非常不利于慢性病的预防和清淡口味的养成;其二,浓重的调味很有可能掩盖坚果霉变腐败产生的哈喇味,埋下食品安全隐患。

这种劲爽口感的坚果背后必然是高油、高盐、高糖的加工方式,对于本身脂肪含量就不低的油脂类坚果来说,这样的加工方式无疑是将本来比较健康的坚果变成了诱发慢病的“不健康食品”,并不推荐吃。

猜你喜欢

麦片乳酸菌粗粮
粗粮的三种错误吃法
粗粮没吃对会越吃越胖
吃“粗”粮有讲究
粗粮不宜细加工
喝完还可以当碗用的牛奶麦片包装
喝酸奶有哪些好处?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
选购乳酸菌饮品有讲究
乳酸菌饮料知多少
麦片灯和它的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