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肉多容易患上糖尿病?

2019-03-27范志红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3期
关键词:炖肉肠癌红肉

范志红

都说吃糖多、吃碳水化合物多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吃肉能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恐怕大部分人梦里都没有想到这件事。

各国研究结果大相径庭

按近年来的研究證据来说,吃肉和糖尿病之间还真的是有关系。按此前对相关研究的汇总分析结果,红肉摄入量高时,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吃白肉(鸡肉、鱼肉)会不会促进糖尿病发生呢?没有得出可靠结论,因为不同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很不一致。

在美国,红肉和糖尿病的关系,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但是,在欧洲调查当中,这种关系就没有那么明确了。在亚洲和澳洲的研究当中,似乎关系逆转了。摄入肉类多的人,反而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有下降趋势。

其实,这种矛盾结果,也体现在肉类和肠癌之间关系的研究当中。在美国的研究当中,吃红肉促进肠癌的关系是杠杠的,在欧洲这种效果就没那么强,在亚洲调查中,发现吃红肉和肠癌之间的关系根本不明显。不过,在各国调查当中,都发现白肉(鸡肉、鱼肉)不促进肠癌。

烹调温度和致癌物是致病因素

各国的研究结果差异这么大,到底是为什么呢?有关红肉和肠癌的关系,倒是有了一个比较可靠的原因分析。学者们发现,美国人吃红肉的重要方式是barbecue,就是用铁架子明火烤肉,或者是grill,就是烧烤店那种烤肉。相比而言,欧洲主要是roast,就是用烤箱来烤成外黄里嫩的状态。吃法不一样,肉的受热温度不一样,产生杂环胺、苯并芘之类致癌物的数量就不一样,那么促进消化道癌症的效果当然不一样。

明火烤的时候,没办法控制受热温度,局部受热超过200摄氏度是不可避免的。而烤箱烤的时候,是控温的,只要不烤到焦糊,很大程度可以避免过热问题。

在中国等大部分亚洲国家,人们最爱吃的是炖肉、卤肉和炒肉,而炖肉、卤肉和炒肉,只要不焦糊,产生的致癌物就很少了。

炖肉煮肉不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致癌物和烹调温度,以及由此带来的颜色浓重,为什么能和糖尿病搭上关系呢?虽然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已经有不少研究发现,无论是多环芳烃类致癌物比如苯并芘,还是杂环胺类致癌物,或是烧烤中的末端产物AGEs,都会升高人体的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高的状态是与糖尿病有关的。

比较令人愉快的结果是:用平锅煎和炖煮的烹调方法来烹调肉类,并不会促进糖尿病。那么也就是说,中国人常用的炒肉、炖肉的方式,不太可能直接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适量吃肉的时候,比如一天就吃几十克(去皮去骨的纯肉)时,既能增加营养,有利保持肌肉,又能延缓消化速度,让餐后血糖波动减小,所以,反而是有利于预防糖尿病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吃肉量比西方少的亚洲人当中,适当吃肉反而会让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

猜你喜欢

炖肉肠癌红肉
一周五天吃烧烤, “烧烤达人”患肠癌
大便带血与肠癌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红肉吃多了肾衰竭
热水炖肉凉水熬汤
吃红肉真的致癌吗?
常吃红肉的人患肠癌风险低吗?
肠癌筛查的效果被高估了
炖羊肉的小窍门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