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神经症”到底是不是心脏病

2019-03-27刘坤申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3期
关键词:胸闷胸痛有氧

刘坤申

许多现代人心身疲惫,陷入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不安、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诸多不适的困扰中,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胸闷气急心慌,却查不出心脏病

今年45岁的夏女士是某公司部门经理,每天面对繁杂的工作都全力以赴,精神高度紧张。在家里,大事小情都操心费神。两年前她莫名出现胸痛、胸闷、心慌、气短、失眠、头晕等症状。她怀疑自己心脏出了问题,可做了多次心电图、心脏彩超、运动平板试验等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

一年后,她的家中发生变故,公司的经营状况开始下滑,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精神苦闷,情绪失落,很快,她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发作的间隔越来越短,每次都以胸闷气急为主,喘不上气,那种濒死的感觉令她十分恐怖。为此,她多次去医院挂急诊,明明心里慌得不得了,可心电图并无异常,而且输液后感觉没有好转。反复发作。夏女士就更困惑了,症状这么严重,各种检查为什么都正常呢?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后来,夏女士确诊为心血管神经症,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疗调养恢复了健康。

“高压”让心脏和心理都受伤

在心内科,常会遇到夏女士这样的患者。他们有明显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各种各样心血管病的不适症状,可多种方法检查不能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其实,这是普遍存在的大多数人不认识的心血管神经症,如果确定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就是心理障碍在作怪。常与心理压力过大、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精神高度紧张、精神创伤等有密切关系。心血管神经症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冠脉痉挛或心脏猝死。

“双心医学”提倡心脏和心理同治

心血管神经症尽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但心内科医生对其的识别不高,治疗不当,此病应与真正的冠心病、心肌炎、临界性高血压等疾病作出鉴别。同时,心内科医生还应掌握心理知识。著名心脏病专家胡大一教授首倡“双心医学”,提倡心内科医生要做“双心医生”,树立心脏和心理问题同治的理念。

目前对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一般是在医生指導下使用抗抑郁、抗焦虑等药物外,并同时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和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中医认为,气滞则血淤,血淤则疼痛;气滞则憋闷,憋闷则营卫不和。因此,调气以活血,调血以行气,疏达肝气,和解营卫可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建议大家平时可以选择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来锻炼心脏功能。每周做5次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爬山等,争取每天做,每次30分钟以上,如果实在太忙或坚持不了,起码坚持每次运动10分钟以上。坚持上述有氧运动,心跳就会变慢,可以很好地改善心脏的供血。

猜你喜欢

胸闷胸痛有氧
叶酸治疗配合有氧运动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经常性胸痛,你了解过吗?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有些胸痛会猝死
别把有氧运动“神化”了
胸痛未必都是心脏病
增肌要做有氧运动吗?如何保证增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