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宕昌模式”整县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2019-03-26范瑞雪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9年3期
关键词:联合社富民中药材

■ 文 / 范瑞雪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2019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的头号任务,也是甘肃省宕昌县最大的任务,回顾过去的一年,宕昌县以构建产业扶贫组织体系、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为目标,闯出了“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贫困户和农户为主体、以专业合作社为生产单元、以县乡联合社为纽带、以合作社控股的股份公司为龙头”的“宕昌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组织保障。2019年,宕昌县将以中央1号文件为指引,以“宕昌模式”各个关键环节为着力点,凝神聚力抓好产业扶贫的各个环节,为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而努力。

1.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山是石头山,插在云里面;田是蜗牛田,挂在半山间”是下半县( 位置概念,上半县是指宕昌县城以北邻近岷县的部分乡镇,下半县是指宕昌县城以南临近武都的部分乡镇)14个乡镇生产生活环境的写照,上半县11个乡镇地势相对平坦,但高寒阴湿,暴洪灾害频发,严酷的自然条件、山大沟深和交通不便像一道天然屏障,造成了宕昌县贫困面深、贫困群众数量多,也造就了宕昌县“千年药乡”、神奇官鹅沟、土蜂产业基地的美誉。2018年宕昌县立足自身优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中药材、旅游、中蜂养殖、林果业、食用菌等产业为抓手,采取先建点再扩面的方式,促使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由农机、植保、土肥、农技等有关部门,联合甘肃省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中药材专家组成团队,提供技术指导、质量监测、种植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2万亩,核心试验示范园100亩,推动全县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和质量可追溯转型升级。

2.实现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剩余贫困人口靠自身能力脱贫的难度非常大,甘肃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方略,宕昌县由村干部牵头领办合作社336家,动员所有未脱贫贫困户加入村“两委”领办合作社,并以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人均5000元入股,由合作社选择好的产业共同发展,暂时没有好产业的合作社,由合作社把资金入股到县羌源富民公司,由公司带动发展,把贫困户植入到产业链上,通过“三变改革”增加贫困户在合作社的话语权和股份,谋求共同发展。贫困户流转土地可以得到流转收入,在合作社务工得到务工收入,入股资金可以得到股金收益,合作社还有盈余时,给贫困户再进行“二次分红”。

甘肃省宕昌县农业特色产业合作社召开入股资金分红大会

3.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宕昌县把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当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等大事来抓。每个乡镇有一名县级领导联系抓工作,县、乡两级干部帮助合作社谋划产业,帮助寻找能人带动。每个合作社配备一名辅导员指导制度建设工作,乡镇委派一名懂财务的干部帮助合作社记账,通过“社财乡(镇)管”的方式,一方面规范了合作社的账务,另一方面加强了合作社项目资金的监管。合作社生产的产品由羌源富民公司负责销售,通过参与“农业综合保险”,解决了生产中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带来的贫困户收入不稳定的问题。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合作社规范运营提供了保障,合作社负责组织成员开展生产,年底通过召开成员大会公开社务、账务,并进行分红,增加了合作社的凝聚力,确保贫困户的收入稳定增加。

4.组建县、乡两级联合社。面对单一合作社覆盖面小、带动能力弱、产业链不长的问题,宕昌县通过在2 5个乡镇组建联合社、再由25个乡镇联合社组建一家县级联合社的方式解决,联合社发挥纽带联结和社会化服务的功能,一方面作为联结县富民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纽带,及时传递生产、销售和资金需求信息,另一方面联合社作为独立的经营服务主体,为合作社提供农机、农资、植保、融资、信息等服务,承担区域社会化服务的职能。

5.富民公司做足产业提质增效大文章。合作社做大做强的关键是实现和市场对接,也就是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农产品。县级联合社代表全县合作社,引入甘肃省农垦公司、省中药材交易中心、甘肃琦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陇南市羌源富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县级联合社认购股金1.3亿元,占75.1%,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出资0.2亿元,其他3家公司共出资0.23亿元。同时,甘肃省农垦公司、省中药材交易中心、琦昆公司和羌源富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5万亩宕昌县中药材销售合同,帮助合作社把中药材、蜂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出去,实现宕昌县产业链的完整高质量发展,保障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宕昌模式”把有限的扶贫资源整合起来,有效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动员贫困户把有限的资源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经营,解决了贫困户由于资金、资产、技术或劳动力的制约影响到产业发展积极性的问题,把贫困户联结到产业链上,任何一方面的投入都可以从合作社获得相应的报酬,充分调动了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的积极性。二是解决了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合作社统一提供农机、技术、农资、植保、加工等服务,解决了生产过程中违禁农药的使用和化肥超标的问题,富民公司统一包装、商标、销售,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和市场价值。三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富民公司对接市场,及时把市场需求信息传递到合作社,合作社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产品生产,实现产品的供需动态平衡。四是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羌源富民公司成立后,省信用联社为合作社授信一亿元,开发了专门针对合作社的贷款产品,羌源富民公司也可以把村办合作社的入股资金借给有需求的合作社使用,调剂资金需求的相对平衡。五是解决了产业链不长的问题。从合作社、联合社再到合作社控股的股份公司,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服务,把农产品生产的利润最大限度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六是解决了政府扶持资金难以平衡的问题。有限的财政扶持资金,如何解决更多、更紧迫的任务而又不造成农民新的心理不平衡?宕昌县将产业资金用来扶持全域产业发展,只要有意愿,农民都可以加入合作社,促进了产业链升级,避免了因无序竞争而造成的生产积极性挫伤。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在全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发挥带动作用培训班上总结了“宕昌模式”的“四合经验”,即能合则合、乡贤促合、抱团联合、多方混合,也就是说“宕昌模式”实现了多类资源、多方主体、多个层级、多种所有的最佳配置和有效组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精准发力,为宕昌县摆脱贫困面貌、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而奋斗!

猜你喜欢

联合社富民中药材
浅析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①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绩效评价*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法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乡村振兴|产业富民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