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要“手持令箭聚焦靶心”

2019-03-26钱振华

人民与权力 2019年2期
关键词:政令靶心鸡毛

■钱振华

俗语说“拿着鸡毛当令箭”,讽刺的是那种玩弄权术、狐假虎威的行为。而时下,改革出现“冰上开车”现象,轮子在转,车却没有往前走,一直在打滑和空转。其实质是,改革中一些官员“拿着令箭当鸡毛”,避重就轻、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说白了就是政令不畅。

有句话说的好:“令下如山倒。”从中可以看出命令的重要性,使用得当就能事半功倍,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酿成事倍功半。相比于“拿着鸡毛当令箭”,“拿着令箭当鸡毛”所产生的后果更严重、更可怕。上级的“令箭”被下级当成了“鸡毛”,笔者认为,这不仅是执行层面的问题,在政令制定和监督层面也存在问题。

首先,有些“令箭”本身就是“鸡毛”,“令箭”脱离实际,缺乏科学性,致使下级将其当“鸡毛”。其次,“令箭”过多过滥,文件如纸片到处乱飞,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也会导致政令被“鸡毛”化。再次,有些“令箭”发出后,上级单位便将其两手一撒、束之高阁,至于“令箭”的执行效果则缺少跟踪问效。

此外,对于一些综合性改革,由于没有统筹安排、系统推进,朝“令”夕改、乱“箭”齐发、政出多门也是下级“把令箭当鸡毛”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对于基层来讲,“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像这样乱“箭”齐发无疑许多“箭”都会射偏,最终难以落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绝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抓住次要矛盾不放,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小算盘,更不能“拿着令箭当鸡毛”,避重就轻、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影响或阻碍改革的深入和深化。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各级党委政府要辩证处理好改革中“鸡毛”与“令箭”的关系,切实瞄准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深化改革应势而变、顺势而为。可以说,要想使“令箭”得到落实,功夫却在“令”外。各级党委政府一方面要加强政令源头管控,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大对政策文件制定的规范力度,使每一份政策文件都能“上连天线、下接地气”,真正拥有“含金量”,彰显其权威性;另一方面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解决“拿着令箭当鸡毛”的问题,最为关键的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特别是“令箭”的发出机关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相关规定,坚决不搞“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那一套。同时,此“令”一出,就要严格跟踪问效,执行奖惩激励措施,让掷出的这些“令箭”带有“高压电”,切实保证“令箭”落到实处。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当前,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各项重大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已经明确,改革势在必行、箭在弦上,人民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推进改革充满期待。可以说,处理好改革中“鸡毛”与“令箭”的辩证关系,就如同锻造出一支又一支“好箭”,精准射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大“靶心”上。

猜你喜欢

政令靶心鸡毛
正中靶心
瞄准自己的“靶心”
政令错位:不接地气接官气
游乐场(下)
唐律“化外人”区分标准浅析
捐鸡毛
职场推行政令七策略
张飞丢鸡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