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时代新坐标 书写司法新篇章
——人大代表审议“两院”工作报告侧记

2019-03-26林夕

人民与权力 2019年2期
关键词:办案司法法治

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成效前所未有。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法院系统攻坚克难收官之年。新时代新坐标,又到一年省人代会审议时,法检两院向江苏人民交上了两份重量级的答卷。代表们在审议时普遍认为,“两院”报告数据详实、案例丰富,体现了法治担当、民生情怀、改革创新和过硬作风,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法治江苏建设的新篇章。

提升服务大局“贡献率”

精准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服务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用法治力量守护碧水蓝天净土……2018年,江苏两院聚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目标、打好三大攻坚战等中心工作,以务实创新的举措为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服务发展有高度,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司法保障;司法为民有温度,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力攻坚执行难;司法改革有深度,在南京设立全国首家环境资源法庭,省检察院开展全省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试点;队伍建设有力度,持续推进作风转变,不断提升干警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徐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铁根代表点赞道。扬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谢正义代表感到今年的两院报告金句频出“‘司法善意、司法谦抑’、‘一个不放过,一个不错诉’、‘办案无冤,办案无瑕’等等,这些话令人耳目一新,体现了江苏司法机关先进的司法理念。”此外,报告中提到的众多在全国产生影响的典型案例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昆山反杀案等一批案件的公正办理,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弘扬了社会正气,在中国司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8年初,一场由党中央直接部署、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攻坚战全面打响。从此前的“打黑”到今天的“扫黑”,一字之差,彰显了党中央荡涤黑恶势力的空前力度和坚强决心。一年来,江苏两院积极投入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办理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坚决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一方面,建立快捕快诉机制,全省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法院,铲除了数百个黑社会组织、恶势力集团以及背后的保护伞。另一方面,准确把握法律界限,加强对涉黑涉恶案件的监督,确保把每一起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南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俞昕水代表认为两院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淮安广济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林代表认为,目前全国范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进入深水区,一些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隐患苗头仍然存在。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江苏人民的一员,她希望两院继续保持严厉打击态势不松劲,重点查办群众关注的突出治安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匪、霸”,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撑起全省法治的晴空。

护航经济发展是两院工作的重要使命,作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的民营企业更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法检两院分别制定出台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关实施办法,着力为民企在法治上营造公平公正、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同时切实转变司法理念和办案方式,对涉民营企业案件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的界限,慎重批捕、起诉,强化法治服务,从维护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精准办案、延伸服务,最大限度地体现司法善意,这已经成江苏两院的自觉行动。

“南京市雨花台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民营企业员工非法窃取竞争对手电子数据案件中,鉴于两家企业实行战略合并,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已经修复,遂依法对12名涉案人员作出不起诉决定,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省人大代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茅仲华举例道。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成为代表们关注的话题。省人大代表、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于敦德认为,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他建议两院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并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增强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信心。

彰显司法为民“真情怀”

司法为民,就要坚持百姓有所呼,司法有所应。从加强民生案件审判工作到积极回应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从依法办理危害国家安全和职务犯罪案件到妥善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两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的关注点在哪里,开展工作的着力点就在哪里。

“2017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诉法、行政诉讼法作出修改决定,赋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新职能。将生态环境保护、国家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六大领域范围内的公益诉讼,将以前没人管、不敢管、得罪人、扯皮推诿的公益保护工作赋予了检察机关。”省人大代表、江苏苍梧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曹立志在参加公益诉讼工作情况调研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检察机关的履职担当,“全省各地检察院亮点频频,智能化建设、公益诉讼攻坚克难,一片片的绿树、一条条清澈的河流令人赏心悦目,保护资源就是造福子孙。”通过构建江海生态检察保护体系守护江海“碧水蓝天”,通过开展国有土地出让金专项监督“亮剑”保护国有资产,江苏两院以最严格的司法制度护航绿色发展,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优美环境的强烈需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凸显法治担当。“全省首家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中心在如皋成立,打造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如皋样本’。”如皋市市长何益军代表自豪地说,现在,这条串连着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检察院生态环境检察部和法院环资审判庭力量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链条正守护着如皋这座长寿之乡的绿水青山。同样来自山海相拥的连云港市的省人大代表,灌云县剪纸丫丫艺术工作室法人管艳希望两院能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形成沿海环境司法保护合力。

“微”时代的法治声音正在从低调遮掩逐步转变为主动常态。两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司法便民利民举措,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现代化建设,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立案缴费、传递材料、预约法官、文书送达、案件查询等诉讼事宜,真正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审议中,多位代表提到全省法院全面开展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试点工作,这项举措实现责任认定、司法鉴定、一键理赔、人民调解、提起诉讼等环节的在线处理和信息共享,大量的道交纠纷得到快速高效处理。因为工作中与两院有许多交集,苏州市公安局技术侦察支队三大队大队长陈凯代表对两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较为了解,他建议通过进一步拓展信息化在两院工作中的应用,让执法办案人员有网上办案的意识、网络办案的能力、信息化办案的工具,真正让信息化系统帮助法官和检察官从重复的、纷繁的、琐碎的办案流程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办实案件,办好案件上去,让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的司法服务。

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2018年江苏两院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开设诚信公交专线、法治大讲堂等活动,让法律由“纸上的法”变成“现实中的法”。

建湖县人民医院妇科主任王建彩代表建议两院加大对医疗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医患双方更懂法更知法更守法,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盐城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沈增宏、徐州市民主路小学校长周娅、泰州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高金凤等多位来自教育一线的省人大代表则十分关注校园法治教育,他们希望两院能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通过司法案件的宣传教育,强化群众的规则意识,同时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有效防止校园欺凌等现象发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来自江苏水乡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吴娟代表十分关注基层普法问题,她希望利用易懂的教育资料和网络视频,通过在市区、学校、乡村、街道等各个角落滚动播放的形式,增加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她特别提出要坚决取缔赌博场所,整顿网络赌博和网络欺诈,还社会一片风清气正。

拓宽司法改革“新路径”

打造高质量司法必须坚持系统性思维,着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确保严格公正规范文明司法。

2018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进入冲刺阶段。全省法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基本解决执行难”发起总攻,把“基本解决执行难”列为全省法院“一把手”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通过推动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加大强制执行力度、规范执行行为、加快执行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扎实举措,确保当事人胜诉权益及时兑现,全省各法院核心指标全面达标,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为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贡献了“江苏经验”。省人大代表、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蔡绍刚代表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称为去年的重头戏,凝聚了党委、政府和法院干警的智慧和心血。全省各级法院还坚持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巩固决战“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将全媒体直播、执行监督管理、诉讼保全保险等行之有效的成果经验及时固定下来。为建立完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为全面解决执行难打下坚实坚础,省人大代表、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徐军代表建议以基本解决执行难为契机,积极主动寻求党委、人大、政府及社会各方支持,推动促进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征信社会体系建立和逐步完善。

2018年,面对转隶后的第一年,江苏检察机关新时代里再出发,开展了全省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试点,精简了557个内设机构,淡化了行政色彩,提升了办案质效,专业化、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检察职能履行翻开新篇——制定了检察办案职权清单和职责分工,指导各地成立金融证券、知识产权、公益诉讼、职务犯罪、刑事重罪、简易程序等专业化办案组。审议中代表们高度关注改革过程出现的难点热点,如基层案多人少,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希望两院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南通市崇川区区长钱锁梅代表建议,进一步落实司法改革配套举措,为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拓展发展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内设机构改革上,她建议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指导设置相关机构。另外对于案多人少的矛盾,一些代表建议增加基层法院检察院的编制数,同时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法官、检察官办案能力和法律素质。

初心一如来时路,山高路远再启程。司法机关一路砥砺前行,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必将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猜你喜欢

办案司法法治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下侦羁关系的反思
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忠实履职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茶文化的“办案经”
女法官“马虎”办案,怎么办?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奏好人大内务司法监督“三步曲”
抢钱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