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洮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做法和几点建议

2019-03-25孙志祥

甘肃林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临洮县新一轮大户

孙志祥

一、国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背景及意义

1999年~2013年,全国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4.4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2亿亩,封山育林0.46亿亩。已安排任务共需投资4437.34亿元。2000~2014年下达各项资金3835亿元。2015~2021年还将继续投资631.97亿元。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退耕实施区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农户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劳动力得到解放,粮食产量未受影响,促进了农民增收。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英明决策,是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退耕还林不仅仅是中国生态建设史上的历史性突破,也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给我国农村带来了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变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退耕还林工程创造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资金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工程范围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引起全球关注。退耕还林工程已成为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的标志性工程,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

临洮县从2000年正式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439500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14920亩,还草10080亩,配套荒山造林290500亩,封山育林24000亩。

二、临洮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临洮县自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已累计完成工程任务94763亩,涉及全县18个乡镇,187个行政村,111户大户,2338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户3252户,13465人。累计兑付补助资金10183.93万元。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大户流转实施退耕还林

按照“整流域治理、集中连片”的原则, 使大户流转土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成为临洮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主要形式。临洮县积极鼓励和引导林木种植大户、合作社和企业、“典型带头、大户承包”,使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2014至2018年,临洮县共有111户大户、合作社和企业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实施面积54738.4亩,占总任务的87.2%,苗木整体成活率在76%以上。

临洮县承包大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激活了林业机制,提高了退耕还林造林成活率,为全县的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有效推动了林业工作的顺利发展和造林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应用多种新技术

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临洮县应用了多种新技术、新措施,如甘肃省新一轮退耕还林信息系统、小型无人机、谷歌地球系统、奥维互动地图等,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实现了退耕地的精细化管理。

1、甘肃省新一轮退耕还林信息管理系统

甘肃省新一轮退耕还林信息管理系统应用Arcvi ew软件和高清卫片实现字段定义和基础数据录入,通过质检软件实现数据库汉化、质检和各类统计,通过检查验收软件导入数据库,实现检查验收自动抽样,生成检查验收结果。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现农户与退耕地块的精确结合;二是减小上报面积与实际面积之间误差;三是对退耕地块进行准确、精细化管理;四是减少退耕还林地复耕、非法占用的情况;五是提升工作效率,简化工程管理程序。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农户落实、外业调查、作业设计、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过程中,临洮县利用该系统,通过数字化信息采集、图斑定位和影像比对,方便、快速、准确地完成了新一轮退耕还林管理中所需各种数据的录入、检索、查询和统计等信息化管理。自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临洮县已累计绘制信息系统图斑36857个,输入信息超过523万条。该系统在图斑定位、面积测量、信息采集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小型无人机

近年来,小型无人机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在林业行业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大疆无人机和其自带的PC地面站专业版软件为例,通过小型无人机与软件的配合,可以实现智能航点飞行,二维实时建图等功能。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可以实现以下功能:一是在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中可以进行面积测量、树种和成活率测定,尤其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对现地被破坏、原地形被改变区域等情况,可以通过实施建图功能,并导入ArcGIS软件,对改变地类重新进行区划确认,减少航片更新慢导致的地类和面积判定不准确等问题。

3、谷歌地球系统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软件是美国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地理信息影像软件,可以提供较为清晰的卫星图片并不断进行更新,并和以往的卫星图片进行对比。

通过谷歌地球的影像资源、卫片对比和3D街景功能,同时结合ArcGIS软件和甘肃省新一轮退耕还林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更新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卫片对比了解工程的实施进展和现地变化情况,并对树木生长量等数据进行观测采集。

(三)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助推精准扶贫

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临洮县认真落实生态环境支持精准扶贫总体工作部署,深入贫困村开展调查研究,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鼓励群众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产业,推进“林药”“林苗”间作模式以及林下经济,有效促进全县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林业经营体制转化和林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实现建设美丽乡村和产业富民的双赢。

(四)各种造林新技术的应用

自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临洮县各工程实施主体为全面提高造林成活率群策群力,采取树穴覆膜、覆沙、覆秸秆技术,营养钵苗木造林,大苗带土球造林等措施,极大提高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质量和成活率。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大户规范管理

大户流转已成为临洮县实施退耕还林的主要形式,然而在大户管理方面却存在许多问题。如土地流转方式和年限的确定,退耕还林工程年限到期后林权归属与收益划分等。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大户流转实施退耕还林的合法性与合规性,保障土地流转农户的利益。

(二)进一步规范地类认定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符合退耕政策的25度以上坡耕地被纳入国土基本农田范围。尽管甘肃省出台了“先退后调”政策,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同时,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弃耕地、撂荒地也逐渐增多。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更符合当前环境趋势的退耕还林地类界定政策,更好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三)出台相关后续政策

相比前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新一轮退耕资金补助较少,且目前退耕还林实施年限为5年,到期后后期管护、补助等问题未出台相应政策。建议相关部门考虑出台新一轮退耕还林相关完善政策及补助资金,保障退耕农户利益,巩固退耕成果。

猜你喜欢

临洮县新一轮大户
歼敌
陆上丝绸之路
倔强的小红军
星火燎原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新一轮高考备考备忘录
中国加大力度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
船祸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