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病虫害绿色防治

2019-03-25谢田朋

甘肃林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工林病虫林木

谢田朋

森林生态系统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重要生态系统,同时森林为人类提供大量木材、药材、林副产品等,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森林生态系统可分为天然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和气候突变等自然因素,林业资源频繁遭受病虫害侵扰,据统计,我国林业害虫类型超过8 000种,其中200 种威胁着森林健康。因此,森林病虫害防治成为现阶段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加之全国各地森林面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减现象,如何保障林业健康发展业务,同时维护环境健康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高的要求,生态林业概念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林业管理的重要依据。生态林业是在遵循生态环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因地制宜,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生态化的林业体系。在林业发展中,使用生态防治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病虫害的威胁,同时也能促进林业生产安全、绿色、无公害。

一、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

(一)人工造林树种单一

由于早年间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天然林面积不断的缩小,为了恢复森林系统,人工林面积正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人工林树木种类比较单一,年龄结构单一,除了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与天然林还有很大的差异外,人工林自身的抵御能力、净化能力、自我修复能力也较差,因此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很难控制,会对整片树林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二)不规范的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是采取化学药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如杀虫剂、杀菌剂等,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然而,不合理的化学药物喷施在短期内看似有效,长期来看却危害严重。当化学药物喷施量不足时,一些病虫害在长期药物作用下产生抗药性,繁殖速度加快,使得病虫害易反复出现,甚至于促使病虫害新种类的出现;当化学药物喷施过量时,会在林木中有过高的残留量,化学药剂本身高毒、高残留的特征使其在林木中很难实现全部的代谢和分解,污染林木的同时也会污染土壤环境,最终直接影响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三)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林业管理整体资金投入有限、人员配制不足,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不完善、监测工作不到位、防治不及时、方法手段落后、管理办法缺失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治理效果。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素养与责任意识,还应该了解相应的生物学、物理学知识,充分认识到病虫害防治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掌握和学习现代3S技术全面实时监控,掌握病虫害情况,但是目前对专业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还明显不足。

二、林业病虫害的绿色防治

生态防治技术的核心内容就是合理的使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生物或者其他可利用生物,进而有效防治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并且不会对林木的成长造成威胁,能够使林木的质量与安全得到保障,从而保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的多样性。生态防治技术是现阶段防治林业病虫害手段中最为科学、合理、有效的一种绿色技术手段,对于林业防治病虫害,以及促进林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学现象和某些生物学特性来达到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措施。生物防治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在林业病虫害中,很多鸟类、虫类都能够对病虫害有所防治,将病虫害的天敌引入到林区中,不但进一步完善了生态系统的建立,丰富了林业的多样性,也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利用天敌昆虫和益鸟的生物防治,可以减少能源浪费,降低污染,更符合自然的生长规律,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以啄木鸟、灰喜鹊为代表的益鸟最具有作用。但是在引入过程中要注意数量严格控制,否则有可能造成生态平衡破坏。

(二)人工林改造

人工林生态系统发生病虫害的一大因素就是林种和年龄结构单一,因此对现有人工林的近自然改造可以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根据现有的“以增加面积为主”到“以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综合产品产出为主”的战略转变,可以将生产能力较低的同龄纯林改造成接近自然状态的异龄混交林。具体手段一是采用人工抚育间伐,从而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内透光质量和数量,促进林下营养元素的积累和利用;二是营造混交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确保土壤养分的良性循环。通过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可以有效的提高林区防御病虫害能力。

(三)新生物技术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不育技术、激素技术、微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应用到林业病虫害防治当中。不育技术主要是通过化学药品以及射线等手段,对害虫的繁殖系统进行破坏,从而降低害虫的繁殖能力,使病虫害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激素技术就是指使用性外技术,对害虫进行诱杀,或者是打乱害虫的交配过程,进而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此外,微生物技术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主要通过对一些微生物类的病毒、细菌等进行控制,用其对病虫害进行感染,这样也能够大大的降低病虫的数量,达到防治目的。微生物细菌中,许多的细菌可以改变病虫的生活习性,以此来降低病虫的生存率,这些细菌还可以寄生在病虫体内,抑制病虫的繁殖能力,达到防治效果。因为微生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也不会对人体以及林木造成威胁,所以微生物技术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生态防治技术将会逐步成熟起来。

(四)加强病虫害检疫

在适地适树原则下,应该尽量选择抗病性优异的树种造林,在幼苗期加强林木的检疫环节,将病虫害的问题控制在萌芽阶段。由于绝大多数的林区病虫问题都是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的,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检查与检疫工作,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生态损失和经济损失。

(五)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被应用到生态系统监测当中。通过3S技术可以实现森林全覆盖实时监控,利用该技术可以对森林病虫害区域进行标记,同时自动分析病虫害的程度、类型等,然后通过计算机传输给林业工作者员,最为开展防治工作的基础数据。而在林区的不同区域采用监控器、传感器、数据处理器等设备,可以使工作人员对病虫害的指标进行合理的设置。当发生森林病虫害问题时,传感器能够结合监控器的图像,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器中,经过分析以后就会立即传输到林业部门,并形成报警信号,进而保证工作人员对森林病虫害进行及时防治,避免病虫害危害范围扩大,践行防患于未然的防治原则,以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三、结语

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进一步落实科学管理与防治工作的开展,林业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制定更加有针对性并且科学的病虫害防治策略,需要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结合绿色生态防治技术,从抗病性强的优良树种的选育、林业病虫害检疫与监控等环节积极开展工作,同时通过生物防治、人工林改造、新生物技术等来防治病虫害,为我国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人工林病虫林木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