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9-03-25省委常委副省长周学文

甘肃林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林草保护地公园

省委常委、副省长 周学文

(2019年2月14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以及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要求,总结回顾2018年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各项任务。会前,宋尚有同志向我汇报了去年工作总体情况和今年工作打算,我都同意。

总体来看,2018年全省林草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制度机制、完善政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祁连山等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自然保护区内1845个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率93%,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567万亩林权证、草原证重叠面积重新确权颁证,提前完成21.97万羊单位的三年减畜任务,传统共牧区牲畜退出任务全面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稳步推进,编制《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勘界方案》等9项重点工作按期完成,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正式挂牌,并组建了酒泉、张掖、白水江三个管理分局;林业改革持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按期完成,全省304个国有林场优化整合为265个,职工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林业草原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省完成造林468.8万亩,超出年度任务30%。生态扶贫成效显著,全年争取生态护林员项目资金3.15亿元,选聘生态护林员4万人,等等。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林草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年来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全省林业草原工作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国家公园相关专项规划编制、核心区农牧民搬迁、矿产水电旅游等设施分类处置等工作滞后;各类保护区普遍存在底数不清、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不到位和运行不规范等问题,尤其是一些项目违规准入的问题还时有发生;一些县区违法违规占用林地、无证采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对这些问题,各级林草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快整治,妥善予以解决。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对林业草原系统来讲,当前林业草原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各方面条件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这次机构改革过程中,新组建的林草部门整合了林业、草原以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监管职能,监管的自然资源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80%左右。可以说,林草部门的工作内涵更加丰富,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全省林草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更加坚决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努力让甘肃大地增绿、环境增色、林草增效、群众增收,筑牢生态屏障,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林草工作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一会儿宋尚有同志还要作具体的安排,这里我着重强调几项重点工作。

第一,聚焦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中办、国办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到2020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中央深改委批准的5处国家公园有2个涉及我省,分别是祁连山和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根据试点实施方案,今明两年要完成82项试点任务,其中今年要完成42项,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这里面有的是开创性工作,没有现成经验,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有一些还是难啃的硬骨头,牵涉多方面利益调整,涉及深层次矛盾协调,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协调难度大,考验我们的勇气、智慧与决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确保各项试点任务有序推进、按期完成。一要坚持分类施策。国家公园不是将自然保护区简单改个名字,其管理范围、功能定位、保护要求都不尽相同。对国家公园范围内矿业权、水电站和旅游设施分类处置,生态移民搬迁等重点难点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参照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做法,按照“一事一策、分类处置”的原则,不等不靠,逐类逐项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分类稳步推进。二要坚持协调联动。充分发挥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用足用好局省会商、多方协作等沟通机制,积极向国家林草局、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衔接汇报,争取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和业务指导;主动与青海、四川、陕西三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衔接沟通,及时协商推进重大规划编制、重点项目实施和跨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执法等工作;加强对省内相关市州和部门的指导,把握政策界限、明确工作标准、严格时限要求,保证试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有序推进。三要坚持建管并举。加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设步伐,继续整合完善省级及以下管理机构,积极推进相关市县资源环境综合执法机构、人员编制划转移交,尽快组建统一的执法队伍。在此基础上,要细化明确管理机构职责任务,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履行好国家公园范围内生态保护、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职责,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同时,要注意及时总结提炼试点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第二,压实责任,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强调要实施自然保护地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把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严格保护,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这次机构改革,各类自然保护地由林草部门统一监管,任务很重,责任很大,各级林草部门要发挥体制优势,主动作为,全面提升我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水平。一要摸清家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衔接,及时做好各类自然保护地划转移交工作。结合当前“国土三调”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开展自然资源本底调查,逐一核定边界坐标,并上图入库,形成全省一张图、一套数。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自然保护地资源监管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杜绝发生新的生态破坏行为。二要优化整合。对交叉重叠、相邻相近的自然保护地研究进行归并整合,按照法定程序报批,该调整的调整,该注销的注销,该完善的完善。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各类保护地管理体制,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三要抓好整改。组织开展全省自然保护地排查,紧盯中央环保督察、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绿盾”专项行动、省级环保督察发现问题,对保护地内探采矿、水电站、旅游设施、道路及其它人工设施等方面问题,逐类逐项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效果清单,严格实行“一账(问题整改台账)、一书(整改督办通知)、一表(整改工作进度表)”制度,实行台账管理、限期整改,问题不解决不销号、不撤账。对整改不到位或未按期完成整改任务的,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

第三,持续发力,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林业草原部门的核心任务。目前,我省森林覆盖率仅为11.33%,居全国第27位,当然这有自然地理方面的原因,也说明我们要干的工作还很多。各级林草部门要围绕“十三五”全省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的目标,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学习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先进事迹,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多途径、多方式增加绿色资源总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一要坚持科学绿化。要规划先行,按照河西内陆河、中部沿黄、甘南高原、秦巴山区和黄土高原五大地区立地条件及功能要求,结合山区、沙区和平原农区生态特点,通盘考虑,合理布局。要因地制宜,根据气候土壤条件,科学选择植被种类和种植方式,优先选用乡土树种,提高绿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量水而行,根据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科学确定绿化指标和模式,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干旱地区禁止超采地下水进行绿化浇灌。二要坚持保护优先。保护现有生态资源是国土绿化行动的首要任务,在保存量的基础上促增量,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不能一边在植树另一边又在毁林。充分依靠自然力量,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加大封山育林育草比重。加强草原保护管理,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草畜平衡等制度,全面提升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确保草原植被盖度稳定在52%以上。三要坚持项目带动。充分发挥国家林草重点工程在全面推进国土绿化中的主渠道作用,抢抓政策机遇,用好政策红利,以国有林场为主体,加快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确保完成2019年全省造林350万亩以上的任务。紧盯国家对林草项目的安排,积极争取今年国家安排我省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00万亩以上。同时,今年国家将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省林草局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力争省委省政府谋划确定的一些重点项目能够进入国家规划、纳入国家盘子。

第四,主动作为,全力推进生态扶贫。脱贫攻坚是我省当前头号工程,也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省委、省政府把“生态脱贫一批”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林草系统助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作用,加快推动贫困地区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各级林草部门要依托行业和资源要素优势,加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工程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力度,提高各类国土绿化工程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富民增收为目的,积极推进生态产业扶贫,大力发展苹果、核桃、油橄榄、花椒等林果产业,推广林禽、林蜂、林菌、林药等绿色富民项目,力争实现全年经济林果提质增效140万亩的目标,努力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要以生态护林员项目为重要抓手,组织实施好4万名生态护林员民生实事项目,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以林养人、以草养人、护林脱贫。

借此机会,我对林草系统自身建设提三点要求。一要着力加强能力建设。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不同会议上多次强调,目前我省各级各部门还存在干部能力素质不足,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问题,要求注重加强能力素质培养。对林草系统来讲,面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自身承担职能任务的新变化,各级干部更要自觉主动地做到善学、善思、善谋,真正使谋事干事成事相统一,争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善学就是要立足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草原、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文件,把政策弄明白、吃透彻。善思就是要紧扣工作,主动思考研究各类难点问题、瓶颈制约,切实增强把握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善谋就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跳出甘肃看甘肃、突破框框谋发展的眼界和站位来研究谋划工作,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二要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年初召开的中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从中央巡视、省委巡视和各类专项检查督查情况看,当前我省一些工作还存在“上热中温下冷”、落实不到位甚至是不落实的情况,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级各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不严、不细、不实等作风问题。各级林草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举一反三,深入查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拿出务实管用的举措办法,下大力气进行整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尤其是对一些重点任务、重点工作安排部署绝不能只开会发文,要深入一线现场指导;督查绝不能只听汇报看材料,要眼见为实、手触为真;考核验收绝不能只满足于“基本上”“差不多”,要自加压力,追求高线,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三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各级林草部门要持续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性的认识,着力强化抓好管党治党的紧迫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把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统一起来,聚焦选人用人、项目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织密编牢制度“笼子”,强化源头拒腐防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切实管好权用好权。尤其是各级林草部门一把手,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坚持常抓、细抓、善抓,不断把林草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推向深入。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不管机构职能、人员编制怎么划转,作为林草资源的主管部门,保护林草资源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各级林草部门要高度重视,决不能因为职责调整而放松警惕。大家一定要强化底线思维,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责任,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工作,及时排查整治各类火灾隐患。主动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的衔接,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确保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协调紧密、联动顺畅。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中,对失职渎职、推诿扯皮引发森林草原火灾,以及对发生火情火险隐瞒不报、贻误战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省上将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推进新时代林业草原改革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实现“开门红”,为建设山川秀美新甘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

猜你喜欢

林草保护地公园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林草风采
在公园里玩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
保护地栽培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