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公平视域下教育信息化探究

2019-03-22扬,刘芳,韩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视域研究者

宋 扬,刘 芳,韩 波

(1.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2.吉林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吉林长春 130012)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公平给予高度的重视,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传统教育公平层面上(对物质的要求)。这种研究所产生的结果是教育公平投入较多,收益却较低,这要求教育研究者将教学研究的视角转向教育信息化,将教育公平融入教育信息化理念中,使教育公平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

1 教育公平与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1.1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概念是多维度的,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是指公民入学的机会公平,每一位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过程公平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平等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会;结果公平是指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接受适合其个人天赋的教育,每一个社会阶层或群体占社会人口总数的比例与其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受教育人数比例相近。教育公平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教育结果的公平,但要做到结果公平,就要重视教育的起点公平与过程公平,三者相互促进。

1.2 教育公平视域下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公平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它既有教育的属性,又有技术价值。教育公平的信息化具有分享性、开放性、合作性等特质。教育信息化给予教育公平得以实施的条件,如多媒体化、网络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教育公平视域下的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个性,增强受教育者学习的自主性,合理共享教育资源。

2 教育公平视域下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2.1 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人类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每一个社会公民生活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信息化可以较好地促进受教育者均衡健康地发展。现阶段,如何构建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良好的教育首先必须是均衡教育,促使全体公民享受公平的教育。

2.2 促进教育者转变教学管理模式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枯燥、单一,而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课堂上的应用使传统的垂直型教育管理模式逐渐转变成双向交互式教学。伴随着学校信息化教学逐步走向成熟,教育信息传递的途径也逐渐增多。

2.3 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新课改教学理念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平等师生关系,但两者之间往往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有时候教师会不自觉地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但教育信息化会突出课堂上的公平民主氛围。例如,教师会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式教学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互帮互助式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

3 教育公平视域下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3.1 教育研究者关注方向的偏失

教育研究者已经注意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公平具有促进意义,但是主要研究领域和关注的点还在理论研究层面,对数字校园、电子教材、MOOC等具体可操作的多媒体形式的关注度还不够。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3.2 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健全、城乡差异大

教育信息化有其利弊:一方面它可以促进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大会拉大城乡教育的差距。在对农村特岗教师进行有关多媒体信息化应用的调查中,发现政府给部分农村学校配备齐全的信息化设备,但是由于基础建设不健全,设备成为摆设。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设备不健全,不但会逐渐拉大城乡的教育差异,而且会造成新的差异。

3.3 信息化教育资源落后

教育公平视域下的教育信息化要求教育资源的时时优化和更新,并保证受教育者能够真正地利用和享有这样的教育资源。有些偏远山区的教育本身就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教育资源无法及时更新,导致各种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推进工作滞后,将会阻碍这部分地区教育的进步。

4 教育公平视域下教育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4.1 推广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新理念的形成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21世纪,教育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以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引领时代发展。在教育公平层面,教育研究者要革新理念,树立颠覆性信息化创新意识。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对信息化资源的重视和宣传,在开拓产品方面敢于投入、善于投入、科学投入,鼓励教育研究者开阔思路,不断创新,努力寻求革命性突破,促进社会公平的进步。

4.2 引进信息化建设的新力量

在教育公平视域下要持续引进信息化建设的新力量,重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教育公平得以实施的重要物质前提。学校要尽量把3 G技术、云计算、慕课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技术基础,推进学校信息化设施的升级和更新,保证学校基础信息化资源达到较高的水平。

4.3 加强教师信息化基础应用建设

学校要在教育公平视域下加强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首先,教师要参加多层次、开放性教育技术培训,及时掌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使用方法,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与教学效率。其次,学校要鼓励教师探索并改革信息化教育与信息化教学,将多媒体、电子书包以及虚拟课堂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第三,学校应鼓励教师走出去,积极探索研究。在信息融合的大环境下,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建设的模式是通过数字电视、互联网、卫星以及移动通讯等途径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朝着均衡、公平、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应做好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质量检测评估等工作,提升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建设力度,推动城乡、区域及学校现代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视域研究者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