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扶贫工作新特点

2019-03-22殷淑娥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贫困地区贫困户

于 岚,殷淑娥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在电子商务良好发展背景下,涉农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尤为突出。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大都依附于当地的优势产业及原有产业,有效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与我国“三农”政策的实施及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密切。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政府部门需要进行扶贫工作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带领贫困地区走向致富之路。

1 电子商务和信息扶贫现状

信息扶贫主要是指将信息时代良好发展的电子商务应用于扶贫工作中,以此提升扶贫工作的成效。在信息扶贫良好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逐渐与就业问题、民生问题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相关联,使电子商务在带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目前我国以电子商务为依托开展的扶贫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直接到户。政府部门利用教育培训、政策支持以及市场对接等模式,引导贫困户利用电子商务交易进行产品销售,提升贫困户的收入,从而实现脱贫减贫的目标。常见的形式为政府部门帮助贫困户开办网店,进行农产品或者其他类型商品的售卖。(2)产业链发展。以贫困地区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为基础,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中,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3)分享溢出效应。在贫困地区进行规模化电子商务建设,使其形成市场生态,使没有参与到电子商务产业链的贫困户也能够分享到电子商务的发展成果,引导其减贫脱贫[1]。

2 互联网时代扶贫工作的新特点

2.1 扶贫工作的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为扶贫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手段,有效提升了扶贫工作成效,使互联网时代扶贫工作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2.1.1 信息化

与传统扶贫工作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扶贫工作具有显著的信息化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创新了扶贫工作方式,使农业产业结构及市场格局出现了较大变化。各地区政府部门应认识到信息扶贫工作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为信息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1.2 自上而下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速度相对较快,很多具有创业精神的农民通过互联网实现脱贫减贫目标。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在其中三名村民的带领下通过信息扶贫方式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互联网时代,我国扶贫工作呈现出显著的自下而上特点。农民可以利用自身力量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2.1.3 发展阶段

在我国扶贫工作中,电子商务的应用仍旧处于发展阶段,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信息扶贫在2018年才被纳入主流的扶贫理论中。就目前状况而言,贫困地区的增收状况是农民分析信息化的关键。基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征,政府部门在进行农民信息化建设时需要提高对电子商务的重视,认识到电子商务在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为贫困地区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切实提升电子商务扶贫的成效[2]。

2.2 信息扶贫工作的优势

2.2.1 为农民提供对接市场的机会

在互联网时代,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传递作用,打破当地市场的局限,减少市场交易的流通环节,以此提升农民的交易收入,实现脱贫减贫的目标。

2.2.2 提升贫困户的生活质量

我国中西部贫困县大都处于偏远山区,与城市的距离相对较远,产品交易难度较大。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贫困县农民可以利用网店销售农产品,利用销售收入网购所需的生活用品,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贫困地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有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2.2.3 建设电子商务产业链

在贫困地区中,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建设,实现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一体化发展,解决农村地区存在的信息不通畅、生产水平低下、农产品难以商品化的问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增加了农民对市场的认识与了解,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增收渠道。

3 互联网时代加强扶贫工作的对策

作为信息扶贫的主要内容,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在我国扶贫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政府部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提高对市场导向的重视

大量实践研究表明,贫困地区在进行产业开发建设时,很容易受到当地市场的限制,相关工作难以开展,使得贫困户致富道路狭窄,难以实现脱贫的目标。根据互联网时代扶贫工作的特点可知,电子商务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强扶贫工作的成效,帮助我国贫困户走上致富之路。具体而言,电子商务可以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为贫困户提供更为多元的致富手段。

为了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扶贫的上述作用,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对市场导向的重视。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网络零售中近60%的商品都是可替代性线下交易,只有40%的商品是消费者的全新需求。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这一比例正好相反,即网络零售中40%的商品属于线下交易的替代品,而60%的商品是贫困地区消费者的新增需求。由此可以看出,贫困程度越高的地区,线下商业基础设施发展状况越差,电子商务在扶贫工作方面的作用就越显著,线上市场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导向作用。因此,贫困地区的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当地的发展现状,明确电子商务的市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如睢宁县沙集镇村民利用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商机进行木制家具及多肉植物的网络销售,通过农村电商的发展实现了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出信息扶贫的重要作用[3]。

3.2 深化电子商务资源整合

为了保障电子商务拓宽贫困地区市场作用的发挥,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对电子商务市场导向的重视。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开展还会受到当地资源的限制。因此,贫困地区的政府部门应深化电子商务资源整合,在充分应用当地资源的同时整合线上的海量资源,提升本地区电子商务的生产能力及供货能力,利用电子商务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及经济发展。以沙集镇的木材产业为例,东风村村民孙寒在2006年注册了当地第一家淘宝店,进行小商品售卖。2007年,孙寒与陈雷、夏凯进行合作,利用网店进行木制组装家具的销售,当年的投资额不到20万元,销售额高达170万元。在此带动下,东风村其他村民也开始接触互联网,开展电商创业。截至2017年,沙集镇的农业总产值超过全县平均水平的50%,实现了电子商务致富。

在进行电子商务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提高对人才资源的重视,利用跨地域资源整合的优势,为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妥善解决贫困地区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开展的问题。比如,贫困地区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的信息传递高效特征,在异地设立生产基地、客服中心以及研发中心,开展远程电子商务营销,将基地、研发中心与本地的供应系统及生产系统进行连接,促进贫困地区的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

另外,政府部门在电子商务扶贫的基础上,应加强产业扶贫开发,整合当地特色资源,开发相应的产业园区,带动更多贫困户参与电子商务。比如,我国河北太行山地区建设的干鲜果品产业园区、燕山地区建设的食用菌产业园区、黑龙港地区建设的蔬菜产业园区等,政府部门充分发挥了电子商务的引导作用,促进当地新型产业的发展,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从而实现了电子商务扶贫的目标[4]。

3.3 创造良好的电子商务扶贫环境

电子商务和信息扶贫为我国贫困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为贫困户致富提供了多元化途径。政府部门应创设良好的电子商务扶贫环境,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3.1 加强政策扶持

相关部门要将电子商务扶贫纳入扶贫相关政策法规中,制定完善的信息扶贫政策,协调市场与政府部门间的关系,在市场条件下促进电子商务的跨界合作及机制创新,提升电子商务扶贫工作效果。

3.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基层政府部门应加强并完善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普及信息服务,加强重点县的“村村通”工程,推动农村地区的三网融合及邮政网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基层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构建带有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当地优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此构建电子商务园区,扩大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的影响力,引导更多的贫苦户通过电子商务致富。

3.3.3 加强人才培养

政府部门应有效整合人才资源,保障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进行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创设过程中,要加强人才培养,构建贫困地区扶贫工作人员的培训平台,吸引农村青年或者退伍军人等参与农村创业。与电商平台合作,共同开展电商应用人才的培训活动,如阿里巴巴开展的“万名电商培养计划”等。还可以利用农村地区的熟人社会特征,树立电子商务脱贫先行者,通过先行者的成功事例带动其他贫困户参与到电子商务脱贫中,提高电子商务扶贫工作成效。

3.4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金融扶贫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的开展应与金融扶贫相配合,实现金融扶贫及电子商务扶贫的创新,切实提升扶贫工作的成效。具体而言,电子商务金融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发挥传统融资方式和社会资本的作用。就传统融资方式而言,政府部门应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研发金融信贷产品,促进线下传统金融机构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深度合作,利用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势与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优势,充分发挥电子商务金融扶贫的作用,为贫困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从社会资本角度而言,政府部门要加大电子商务发展中社会资本的引进力度,通过社会帮扶或者公益支持等方式,获取更多的贫困地区电子商务基金,为发展电子商务资金严重缺乏的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支持;与苏宁、京东及阿里巴巴等企业进行合作,简化贫困地区居民开办网店的流程,解决贫困地区电子商务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贷款难”以及“担保难”问题,促进电子商务金融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5]。

4 结语

电子商务在扶贫工作中有显著优势,应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结合电子商务市场导向,加强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的培养,社会资本投入和传统融资方式配合,为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人力支持与财力支持,切实发挥出电子商务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贫困地区贫困户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