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新思考

2019-03-21罗贞礼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年4期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长三角

罗贞礼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  国家战略  长三角  新时代

【中图分类號】F0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04.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科学标定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逐步从区域一体化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导区域内双边和有限多边自由贸易的积极参与者,并随着“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覆盖广泛、合作程度深的大型区域倡议和战略的坚实展开,逐渐成为当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国之一。[2]而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三省一市的区域经济产值已经接近全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又一个国家战略,为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实践遵循,事关国家发展全局,意义十分重大。[3]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更好地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必须时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立足更高起点,走好新时代改革开放之路;立足更高质量,推动新时代的一体化发展;立足更高目标,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局,从而使得长三角区域在新一轮中国改革开放中,以新担当新作为争创新时代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辉煌。

立足更高起点,走好新时代改革开放之路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巨大考验。长三角是我国人口、产业和城镇密度以及土地开发强度最高的区域,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一体化发展有着深厚的市场需要和民意基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立足更高起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理论武装、坚持不忘初心、坚持永不停步,把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举得更高更稳,为走好新时代改革开放之路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党的领导。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深刻总结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得出的重大政治成果,也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自觉战略选择。[4]进入新时代,同样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走好新时代改革开放之路。

坚持理论武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确立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九大一个突出亮点和重大历史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复杂、敏感、艰巨的程度前所未有。我们只有立足更高起点,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并及时把思想理论转化为实践动力,才能走好新时代改革开放之路,才能确保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不忘初心。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里,初心即是本心,孟子认为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这四心,即是人的初心,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初心与党性,互为印证、密不可分。共产党人的初心,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政治实践关系的总和,是党性原则的集中概括和总结。不忘初心,就是铭记对坚持科学理论的信心,就是铭记对坚定理想信念的决心,就是铭记对踏实为民服务的诚心,就是铭记对秉持高尚道德的良心,就是铭记对恪守组织纪律的真心,就是铭记对传扬优良作风的恒心,就是铭记对追求卓越才智的匠心。[6]进入新时代,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许下的宏大志愿;不忘初心,归根到底就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永不停步。时代的步伐让我们无法驻足,时代的要求让我们无法停留。永不停步的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改革开放,更是不断前进于历史逻辑之中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我们走的改革开放这条路是一条正确道路,只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再接再厉,必然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也有了更多的追求和期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改革开放永不停步;要兑现“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同样需要改革开放永不停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24日在深圳参观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向世界所宣示的:“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7]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更需要从全局出发,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坚持永不停步并不断缔造新的发展奇迹。

立足更高质量,推动新时代的一体化发展

区域一体化,是打破行政界限约束、促进要素自由流動下,地区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过程,是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拿出各自的智慧、捧出各自的真心,朝着合作的梦想,根据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区位条件差异性,进行分工配置有机协调的过程。立足更高质量推动实施新时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支撑条件且意义重大。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应尽快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谓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意味着更加注重城市之间的社会公共服务多方面的同城化和一体化,而且意味着其发展内涵的更加丰富化,并通过长三角区域差异化一体化发展、高效率一体化发展、可持续一体化发展、共享性一体化发展,[8]使其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并实现其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

差异化一体化发展。一体化不是一样化,差异化的分工协作才是区域一体化持续推进的基础;基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因地制宜式发展,将是长三角区域各省市的安身立命之本。为此,三省一市要发挥各自所长,积极统筹谋划好新时代长三角发展蓝图,采取更扎实的举措,凝心聚力抓落实,努力将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承担起各自更大的责任,推动长三角区域的差异化和一体化发展。如在信息经济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背景下,浙江省的“差异化”核心定位应当是:在全国率先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走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之路。与此同时,通过制定配套性“一体化”发展战略,打造区域一体化与高效共享的信息经济服务平台网络体系;通过“互联网+”,全面提高大数据在区域共享、共用的广度与深度,不断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产生、运用、转化和传播,并带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共同体建设,促进其高质量差异化和一体化发展。

高效率一体化发展。进入新时代,一体化已经成为城市群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实现区域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的良好形态。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来看,上海在经济实力、创新潜力、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而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等则各有所长,富有朝气、充满活力。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长三角城市群肩负着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重任,但现存的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人口红利日趋减弱、能源资源和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加大、生态环境压力剧增等因素,必然会阻碍其高效率一体化发展。为此,深入联动长三角城市群多方面要素,并形成资源合理流动配置,以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省市间形成最优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分工组合状态,将是推动其高效率一体化发展的预期红利和核心动力;深层推进长三角区域要素资源免受管理边界的制约影响,并能按照市场动力寻求最契合的发展土壤与专业化分工带来的集聚范围效应,将是实现资源要素产出效率最大化和高效率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可持续一体化发展。伴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其一体化发展当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会日益凸显,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矛盾也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一体化发展的字面内涵可理解为:在推进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既满足当代人的一体化发展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一体化发展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一体化发展。为此,长三角区域的可持续一体化发展,应着重从做好一体化规划对接、加强战略协同、深化专题合作、统一市场建设、创新合作机制等方面,与各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各主体接受程度等进行系统对接与代际意愿匹配,并落到实处。

共享性一体化发展。立足于新阶段、新形势、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其中“共享”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归宿,昭示着我国将经济发展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与全民共享。笔者提出的“共享性一体化发展”理念,就是要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当中,进一步强调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经济的高效增长与持续发展,使更多区域、更多人民享受更充分的发展和获得公平正义的幸福感。因此,唯有在平等和谐的共同体中实现共享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区域共享性一体化发展。比如说,在加快长三角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长三角区域享有血缘相亲、地缘相近、历史文化相通等诸多优势,其中,上海的都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江苏的园林文化和历史人文积淀十分雄厚,浙江的“山水旅游”亮点纷呈,安徽的传统古村落与古民居保存完好,可谓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能为实施三省一市旅游经济共享性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合作条件及有效建设路径。

立足更高目标,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局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地域面积35.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亿,分别占全国的1/26和1/6,经济总量19.5万亿元,占全国的近1/4。长三角地区在世界经济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已跻身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经济活跃度最高的城市群之列。[9]进入新时代,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长三角各省市需要各扬所长,在一体化中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既要优势互补,更要优势叠加,共同整合利用好长三角的金融、市场、科教人才等资源,推动创新链、金融链和产业链融合,并立足长三角经济更加集中、长三角生态更加安全、长三角文化更加融合、长三角社会更加公平等更高目标,[10]构建更加广阔的实践舞台,加快三省一市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使之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力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局更好地发挥其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11]

长三角经济更加集中。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的亮点在中国,中国经济的亮点在长三角;作为大江大海的连接处,长三角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优势,构成了我国“外通大洋,内联腹地”两个辐射扇面的战略枢纽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要素匹配效应,大大提高了对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带来产业的集聚效应,促使区域协同发展,并大幅度提高了长三角区域的空间开发效率和投资回报率。因此,长三角区域各省市要通过三省一市一体化的制度及空间规则安排,突破时间维度分割和空间尺度距离的障碍,促进各区域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选择适宜的发展区位,以全面深化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龙腰(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龙尾(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合作,在新时代大格局中肩负起中国经济走向未来的探索者、创新者、引领者的责任,有效整合技术、资金、人才资源的区域集聚能力,不断推动长三角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更高质量地引领长江经济带建设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从而带动长三角经济更加集中发展。

长三角生态更加安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全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安全形势亦日趋严峻。按照生态重要性和敏感性确定区域生态红线保护区,是保护区域一体化自然开敞空间的最重要的一步。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生态功能着重体现在水源涵养、绿色碳汇、生物多样性、灾害规避等方面,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推进长江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确保“一江清水浩荡东流”保障生态安全,是长三角一体化空间优化的重要导向。为此,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余村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如今,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已经广泛普及长三角区域,绿色生态成为了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底色。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由于自然状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区隔的,空气无边、流水无界,上下游水土相连、安危与共,其合作需求将格外重要。因此,长三角各省市必须打破地区利益的“小算盘”,集众智、谋大事、重实效,严格建立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确保长三角生态更加安全。

长三角文化更加融合。纵观古今,凡是悠久璀璨的文化,大多既保持了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又能不断汲取外来文化之精华,经交流、吸收、包容后最终得以交融,而形成新的灿烂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而且还会不断引领我们在树立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融合的新征程上不断向前。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民族,都必须注重从不同视角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从中积极汲取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并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中汲取历史智慧。而一旦有了这样贯通古今、兼收并蓄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对文化融合有深刻认识、对文化融合准确把握、对文化融合充满信心。因此,进入新时代,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务必坚守以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融合,以文化融合促进区域融合,以区域融合激活区域发展的源动力;务必坚守以文化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长三角区域的长远发展提供持续的思想引领、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务必坚守以文化融合的核心方式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最有力的文化软实力。

长三角社会更加公平。实现社会公平是人类从古至今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社会公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发展公平等,一直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也是社会主义的魅力所在,更是代表着公民内心的价值索求,影响着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就明确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与此同时,伴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进入了扶贫攻坚的重要时期,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习近平总书记又将扶贫工作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经典论断具有丰富内涵,值得认真学习与深入领会。因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优先建立必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确保所有人都获得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加大就业服务联动、统筹社会保障和对接公共事务管理等,使各地域之间的市民福利更趋均衡化;需要始终将扶贫工作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将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基石,共同谱写新时代长三角社会更加公平的新篇章。

注释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2017年10月18日,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2]陈航航、贺灿飞、毛熙彦:《区域一体化研究综述:尺度、联系与边界》,《热带地理》,2018年第1期,第1~12页。

[3]《发改委: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已有初步考虑》,中国发展网,2018年11月15日,http://www.chinadevelopment.com.cn/fgw/2018/11/1395217.shtml。

[4]《刘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推进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天津先锋网,2018年11月19日,http://www.tjzzb.cn/ywkd/tjxw/201811/t20181119_56275.html。

[5]《秋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证》,人民网理论频道,2018年3月16日,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8/0316/c40531-29872397.html。

[6]薛伟江:《不忘初心方显党性》,《学习时报》,2018年4月2日,第A1版。

[7]《习近平: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新华网,2018年10月25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10/25/c_1123611131.htm。

[8][10]陳雯:《以更高质量视角认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新华日报》,2018年6月19日,第13版。

[9]《发改委:今年加快实施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国经济网,2018年3月16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803/16/t20180316_28504965.shtml。

[11]《同饮长江水 共担一份责——长三角一体化的绿色篇章》,光明网-《光明日报》,2018年9月26日,https://news.gmw.cn/2018-09/26/content_31371389.htm。

责 编/周于琬

猜你喜欢

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长三角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区域一体化视角的机动车协同环境管理研究
文化产业发展:国家战略新境界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协同研究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发达国家或地区留学工作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颁布“国家战略”帮助“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