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漩涡

2019-03-19韩瑜

当代人 2019年1期
关键词:老梁工友老伴儿

老梁是在听见有人喊救命时跑向湖边的。

此时的老梁原本正不紧不慢地解开黑色布袋,掀开包裹肉饼的屉布,准备享用这包吸足了正午阳光温度的午餐。

老梁到这个工地干活儿已经两个多月了。工程不大,只是在这片水域上建一座亭子,但在设计上相当有难度,据说图纸出自国内著名园林设计师之手,见过三维效果图的人都说漂亮、霸气!堪比皇家花园。如今工程已近尾声,四周的围障正逐渐拆除,亭子的美丽轮廓基本显现,尽管还没有对游人开放,但已经有足够的魅力吸引游人通过观景桥走到亭子上驻足拍照。

这里是整个景区的中心,主管领导很重视,承包工程的工头也很重视,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景观的效果,景观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景区的级别,景区的级别则影响门票收入,乃至县域GDP。影响如此深远,因此被请来参与施工的工人都是经验丰富、做工细致的老匠人。说到老,老梁今年56岁,在这个队伍里年纪尚排在中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当初村支部的大喇叭点名推荐老梁去工地的时候,老伴儿是极不乐意的,老头儿岁数不小了,还有腰腿病,家中并不愁吃喝,何必受这个累?老梁却不这么想,他这么劝老伴儿,县里这么重要的景观工程点名邀请咱去,说明咱这把手艺还是受到领导们认可的,况且每天上工下工还有班车接送,最重要的是酬劳可观,儿子考公务员还没消息,房子也没买,帮他成家立业不是还差厚厚一沓钞票嘛……老梁终于说服老伴儿,第一时间赶赴施工现场。

干了两天之后,老梁说不错,可以干下去,强度不大,一起干活的有不少当年的老伙计,空暇时候大家抽抽烟,唠唠嗑,好不惬意。

看着老梁舒心的样子,老伴儿就不再阻拦了,干什么不是干呢,家里虽然不愁吃喝,但儿子求工作娶媳妇哪一样不需要大把的票子呢,在这个工程队辛苦几个月能挣下一笔钱,累点也值了。

由于工地在山谷,从县城送饭翻山越岭太麻烦,再说景区里也有不少就餐点,于是工头儿决定工人们午饭自理,鉴于景区用餐费用较高,每人发给五十元饭费补贴。老梁是来挣钱的,不是来花钱的,自己的钱让小商小贩们赚走心有不甘,因此他决定省下这五十块,每天让老伴儿给他准备干粮带着。包子或者肉饼,外加洗净的黄瓜西红柿,既能满足面子又满足胃口。

中午歇工,老梁坐在树下解开干粮袋准备吃饭。虽说是阴凉处,树叶也被晒得打了蔫儿,知了在枝頭扯着嗓子没完没了地抱怨。突然,几声歇斯底里的“救命”声传来,老梁顿时食欲全无,直起身循声张望。声音来自湖边。在自己干活儿的工地附近出了事,没有理由不闻不问,更何况老梁自幼水性极好。

老梁跑过去,拨开人群,一团豆绿色的衣衫在水里扑腾着,看样子是个年轻女子掉进湖里了。岸边围观的有干活儿的工人,也有少数游客,有的呼救,有的拿出手机拨救助电话。

眼看女子扑腾的水花越来越小,不是好兆头,老梁来不及多想,甩掉胶鞋,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奋力向女子游去。看到有人跳水救人,大家立即停止了骚动,屏气凝神,目光齐刷刷聚在老梁身上。

女子落水的地点属于“古幽深潭”景点,这个景点是今年景区开凿扩大出来的一个湖,等建好开放后,游客们将可以乘船逆流而上,到达西山深处的一片密林,密林内设有重重机关,都是仿真的毒蛇猛兽,游客们可以体会到原始森林的惊险刺激。

湖水来自山泉,基本是活水,若是冬春季节,里面的水还不足以没过成人的脖子,可是眼下正是夏季,雨水增多,老梁他们施工的时候量过,水面上涨了两米多,这样一来总共就是近四米的深度,人掉进去莫说不会水的,就算是水性不错的老梁也不敢大意,尤其游了几下之后,竞发现这个湖实在诡异——水是打着旋儿流淌,这意味着,湖的底部还有个坑!这种坑老梁前些年和工友们都遇见过,有一种向下的吸引力,很危险,他们称之为“夺命漩涡”。

老梁意识到这一点时脑袋嗡的一下,随即心头一凉,不祥之兆在全身弥漫开来,老梁反复问自己:我会不会就这样死?

老梁凭着记忆在女子扑腾的位置逡巡了一阵,便触到了那人,好在活水流速不快,老梁在水下抓稳了女子的胳膊,摸着头努力向上托举,营养早餐提供的富足能量再一次发挥作用。围观的人们眼看着女子被托出水面,一阵欢呼,纷纷过来准备帮忙。老梁心里也长舒一口气,心道:谢天谢地,总算有惊无险。可就在这时,那女子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突然挣脱老梁的手,整个人又滑向水里。老梁慌了,不知道怎么回事,连忙转回身搜寻那女子。岸边的人们也意识到情况突变,不知所措。

老梁数次抓到女子都被她挣脱了,他这才意识到事情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这女子很可能不是不慎落水,而是自寻短见!——救还是不救?老梁犯了难:那女子一心求死我该怎么办?

由于下水的时间不短了,老梁隐隐感觉到腰部有点抽筋儿的迹象,这是宿疾,一旦发作,非得躺个十天半月不可,老梁知道自己撑不了多长时间,恰好这时救援队赶来,专业的救生员全副武装,准备下水救人。老梁一看这架势,心里踏实了,反正有人来救了,自己还是保命要紧,他决定上岸。

岸边观望的人们从老梁游水的路线也看出他救人未果,纷纷报以惋惜的叹息。老梁甚至听见一位工友的喊声:“老梁你咋没有把人给拉上来呀?咱们工头儿还说要给你报功呢!”

工友说的“报功”老梁是知道的,前几天他们在工地捡到一张报纸,上面说本市新近设立了“见义勇为奖”,用来专门奖励辖区内见义勇为好人好事,奖金可观。当时老梁没当回事,谁想到,这张报纸已经传到工头儿那里去了。

说到见义勇为,老梁立马想起了大哥。当年老梁的大哥在青海某部队服役,在一次为部队运送给养的途中,为了救护牧民而被山上滚落的碎石砸中头部,抢救无效牺牲了。当时部队领导们来到他家慰问时,说他哥哥是为国家为人民而牺牲,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是全军全民学习的楷模,并表示可以照顾他家另外一个子女入伍。当时老梁二十出头,中学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悲痛之余对这个优惠条件很是心动,他期盼着母亲可以允许他人伍,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将来还有提干的可能,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母亲正沉浸在失子之痛当中,说什么也不肯再送这个唯一的儿子去部队,在老人心里,部队俨然成了一个生命禁区,永生不肯触及。她擦干了眼泪对部队首长说,对组织没有任何要求,家中一切都好,不给组织添麻烦。这话在当时看来很平常很普通,任何家庭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这么说。可如今老梁每每回想这段往事都追悔莫及,时代不同了,近几年就医、就业、住房……经的事儿越多心里就越发后悔,那时候人们的思想实在太纯洁太高尚了,用现在话儿说就是太傻了!活生生的一个儿子就这么没了,并且还是为国家为人民而牺牲的,是英雄啊,当妈的提什么条件组织上不都得答应啊!当年只要老妈一句话,老梁我如今说不定已经是营级……哦不,团级干部了,哪还用得着一大把年纪了为了区区几个钱顶着毒日头锄泥搬砖呢?

一想起这些,老梁又有些后悔,后悔刚才不如把那女子拉上来,也甭管她是失足落水还是自寻短见,愿意还是不愿意,只要把人救上来,就能算英雄了吧?这不就妥了!再说,救人一命,功德无量呢。老梁正想着,忽听大家一阵欢呼,原来救生员已经把女子推向了岸。这时候,景区的负责人都已等在岸边,医院的急救车也赶来了。人们七手八脚地把二人拉上来,把落水女子抬上救护车,120闪着红蓝光呼啸而去。

老梁心里清楚,大伙儿眼巴眼望地等着他救人上来,可自己却有负众望,怎么说也脸上无光,所以救人这事儿让老梁不但高兴不起来还倍感失落,这种失落感一直持续了好几天,加上天气越来越热,干活儿也是无精打采的。

一个上午,老梁他们刚忙活了不到一个时辰,天上就聚满了黑云,轰隆轰隆的雷声由远而近,一阵狂风之后,雨点密密匝匝地砸下来,大伙儿只得歇了工,猫在廊檐下。

“这雨,一时半会儿还停不了!”有人望着黑夜一般的天色说。

“早知道下雨歇工,还不如在被窝里困觉!”一个四十来岁的工人牢骚着。

老梁理解,年轻人觉多,连续几个月起早贪黑,确实苦了些。

这话很快引来一阵玩笑。

“嘿嘿,占头(那人的小名)不是没睡够,是他媳妇不让他起吧?哈哈……”

“我媳妇巴不得我快来上工呢!”这个叫占头的年轻人反驳着,“嘿,你要不愿意来,趁早回去,后边有的是人排队等着抢这好差事呢!”

“我可不走,我还等着这工资给我儿子寄学费哪!——哎,我儿子说暑假不回家去打工,我说别价,爸这活儿,政府拨款,不差钱!”

大家说笑的工夫,一个闪电紧接着一阵雷声,雨更猛了,哗哗——哗哗——瓢泼一般,响音很大,盖过了人声。大家很快停止了说笑,都伸着脖子看雨,水泄到地上,四散弥漫着流淌。

“湖里这回怕是要满了吧!”

“哪儿那么好满,照这么个下法一整天差不多……”

大伙儿所说的湖指的就是前几天出事儿的那个地方——古幽神潭,雨季使水量越发增大,眼看学校都放暑假了,游客逐渐增多,尤其孩子们多了。景区负责人特地交代工头在湖边立了一块牌子:水深危险,请勿靠近。

午饭的时间到了,雷雨小了许多,天色也亮了起来。年轻些的工人,跑到饮食供应点痛快地灌冷饮;岁数大的,沾不得凉,聚在凉棚下,合计着是吃打鹵面还是菜盒子。

老梁有现成的午饭,不用费心研究,他找个清静处坐定,解开他的干粮包,展开屉布,里边是老伴儿早晨给他包裹的馅饼。老梁捏起一块,一口下去,嗯,茄子馅的,有点咸。这是老伴儿刻意的,她说夏天本来饮食应该清淡,但老梁他们干体力活儿,出汗多,少了盐干活儿没劲儿!还是她想得周到,老梁在心底赞着老伴儿。

一阵轻风旋过来,传来的不光是丝丝爽意,似乎还夹着呼救声。老梁竖起耳朵仔细听,确实,有人在喊救命,且一声比一声急促。这时候一个工友跑过来,边跑边喊:“老梁,有人落水!你快去看看!”大家都知道老梁水性好,这种事责无旁贷。老梁跟着工友跑到出事地点。

落水的是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喊救命的是与他同来的两个伙伴,说是不小心滑下去的。糟糕,又是“古幽神潭”!老梁忍不住说:“这里很危险,你们没看见警示牌吗……咦?牌子呢?”老梁在岸边竟然寻不到那块“水深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牌。不管那么多,救人要紧,老梁立即脱了鞋,跳进水里救人。

好在男孩落水处并不是“夺命漩涡”范围。老梁松了口气,很快游到男孩身边,托住他的肩膀,用力抬起他的头,老梁换了口气说:“别怕,我来救你!”男孩似乎还有力气,很快抓住了老梁的手臂。老梁一手托住孩子,一手奋力向前划水。

离岸边越来越近,老梁的脚已经可以踩着水底的大鹅卵石了,成功在即,老梁暗暗松了口气,偏偏这时脚下一滑,左脚卡在石缝里,老梁奋力把男孩往岸边一推,等候已久的人们蹚水跑过来接应,男孩被稳妥地送上岸,老梁努力地摆脱自己困境。

然而,试了几次没成功,他心里有点发凉,糟糕,怎么会这样!万一出不来我是不是会死?我水性如此好怎么会这么死了?难道真应了那句话:淹死的都是会水的?难道我老梁竟是这样断送此生?我还没完成任务呢:儿子还没成家立业,老伴儿也没享一天福……我不能就这么死了,不甘心!老梁双臂挥舞着用力,拼命地从石缝往外拔左脚……左脚纹丝不动,不但不能动,湖水似乎还越长越高,怎么办?想到自己凶多吉少,老梁心里慌乱起来,伴随心慌而来的是蔓延开来的绝望,全身开始不停地发抖,他想哭,想喊,但一张嘴湖水就灌进喉咙,他听见自己的心在哀嚎,大声地哀嚎,野兽一般,响彻云霄。

突然耳畔响起洪钟一般的声音:英雄啊英雄!老梁一激灵,突然想到:我今儿就算淹死了,也算得上见义勇为吧,这么多人给我在岸上见证着呢,那样一来,领导们会不会像三十年前去我家慰问一样说我是英雄,然后问我的家人对组织有什么要求?那样一来,我儿子的工作会不会因此就有着落了?住房问题会不会也因此解决了……若真能解决这么多问题我就算死也值了!老梁想到这儿心头一喜,不再挣扎了。

岸边的人们见老梁还没浮上来,纷纷惊呼起来,工友们焦急地喊着:“老梁——老梁——”

老梁透过湖水看着上面,湖水不算清澈,但他还是看到了岸上的人们,看到那个男孩被抬上车送往医院,看到工友们一边喊他一边打救援电话,看到围观的人们纷纷叹息……老梁不再挣扎,微笑着,向岸边的人群挥挥手,在心里跟他们告别,跟这个世界告别。

就在老梁已经打算葬身湖心的时候,他的脚突然莫名其妙地拔了出来,这实在出乎他的预料,他清醒地意识到:我可以上岸了!一阵狂喜之后,却又冒出个奇怪的念头,顽固地占据了他的头脑:我不能上岸!见义勇为固然可敬,但活着就不好跟组织提要求了,提要求就不算英雄;我若死了,家属提任何要求都不过分,就算不提,组织上肯定也会对我的家人做最好的安排。想到这儿,老梁坚定信念,做了—个悲壮的决定,凭着娴熟的水性,把脚又悄悄地插进石缝……—个浪头打过来,老梁呛了一口水……

“啊”的一声,老梁惊醒了,雨水正顺着房檐一串串沥下来,风一刮,雨滴洒到他的脸上。老梁用手抹了一把,哎,畅快呼吸的感觉真好。

虽然是个梦,但梦境实在真切,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是疲惫的,真如刚刚经历搏涛击浪似的。他定定神,发现自己仍然坐在廊檐下,不远处,几个工友端着打卤面正稀里呼噜地吃着,而他手中的半块馅饼不知何时掉到地上,上面早已爬满了蚂蚁。老梁正心疼着,手机响了,老伴儿兴高采烈地向他报喜:有消息了!儿子考上县里的公务员了!通知刚到,名次还不错……老梁静静地听着,浑身像被阳光照耀一般热乎起来,瞬间充满了力量。

(韩瑜,女,河北乐亭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唐山文学院签约作家。短篇小说散见于《海外文摘文学版》《唐山文学》《佛山文艺》等刊物,2010年出版长篇小说《乱世呔商》。)

编辑:安春华

猜你喜欢

老梁工友老伴儿
完美无缺
老梁中套
完美无缺
小孙和小于
春·工友
老伴儿学艺
下坡时会遇见他们
长梦如箴
多疑的老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