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纪念与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2019-03-19□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五四教育引导广大青年

□王 斌

五四运动是伟大的爱国运动,它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革命的运动”[1]。五四运动凝炼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成为青年成长的重要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与青年一道参加五四纪念活动,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教育引导当代青年继承优秀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五四纪念赋予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内容

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参加五四纪念活动,与各界青年代表座谈,教育引导青年继承光荣传统、培育核心价值观、树立“四个自信”、矢志爱党爱国、造就“四有”人生、实现共同梦想。

(一)继承传统: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它是心系民族命运、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五四精神是激励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青年要成为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弘扬五四精神成为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就是弘扬五四精神,“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2]。以青春理想和青春活力“为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3]。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4]。

(二)植根铸魂:培育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也是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5]。青年正处在核心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五四精神体现了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当今人们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纪念五四运动,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固本培基:树立“四个自信”。自信,是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信心,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更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青年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引领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在五四纪念活动中始终不忘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四个自信”。反复强调中国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四个自信”激励青年把自信化作自觉,转化为行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

(四)同向同行:矢志爱党爱国。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五四运动中,正是广大青年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作为自己的责任担当,才赢得这场运动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每次五四纪念活动中都不忘对青年进行爱党爱国教育。他指出,五四精神中“爱国是第一位的”,新时代的青年要“自觉弘扬爱国主义”[6],“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广大青年的初心就应该是“坚定跟党走”。新时代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始终高扬爱国主义的光辉旗帜,“时时想到国家”“奉献国家”,“用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

(五)励志勤学:造就“四有”人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人民充分相信,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希望通过五四纪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弘扬五四精神,打造“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纪念五四,就是要青年“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青年最富有梦想,“中国梦”是国家的,更是青年的,广大青年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奉献是一种态度,也是人生价值实现的一种途径。青年时代,“选择奉献就选择了高尚”。因此,广大青年要像焦裕禄一样“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7],“把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

(六)凝心聚力:实现共同梦想。新时代是接近和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但是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依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广大青年为之奋斗。纪念五四,就是要广大青年发扬五四精神,敢于做先锋,“不做过客、当看客”。青年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青年是最富活力,最有战斗力的群体,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相信青年,寄希望于青年,希望每个青年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一切“躲进小楼成一统”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广大青年要趁时代春风,凝心聚力,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青年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二、五四纪念赋予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领悟五四纪念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要正确政治方向、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下功夫,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指南。

(一)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培养造就新青年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毛泽东曾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强调了政治观点的重要性。邓小平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政治方向是指南针,是根本保证。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五四运动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纪念五四,就是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我国的青年“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第二,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标准。育人的根本在立德,育人为本,立德为先。传承五四光荣传统,学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办学能力和水平”。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因此,加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第一,教师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人,教师必须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第二,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锻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是言传身教的典范,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引导青年,做到“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第三,要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必须做到“四个统一”,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通过五四纪念,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

(三)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在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秀传统,毛泽东曾反复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灵魂。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必须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的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使“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加强协同创新,培养造就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青年要成为可堪大用、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材,就要全面发展。第一,学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引导青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二,青年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第三,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青年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8]。第四,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第五,教育引导青年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三、五四纪念赋予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特征

新时代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习近平总书记遵循青年成长规律,深刻把握五四纪念在青年成长中的教育作用,通过五四纪念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主题的鲜明性、内容的丰富性、体系的完整性、逻辑的严密性等特征。

(一)教育主题的鲜明性。青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以时代主题教育和影响青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五四纪念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明的特征。第一,激励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中国梦”是国家的、人民的,更是青年的。青年既是追梦者,又是圆梦人。因此,必须教育引导青年“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第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青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第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目标,也是“四个全面”的龙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依靠广大青年,因为广大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因此,必须教育引导青年不做过客、当看客,而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作贡献”。

(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五四纪念,发表重要讲话,对青年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而系统的教育。第一,把立德树人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教育引导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二,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发展智力。要求青年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勤于学习,敏于求知,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第三,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在社会的大学校里,增益其所不能。第四,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模范是最美劳动者的价值观,坚持以美育人,提高青年审美素养。第五,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指出“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教育青年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三)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五四纪念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习近平总书记重视这个载体,善于利用这个载体,形成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体系。第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理论上提出实现“中国梦”是青年运动的主题,更从实践上要求青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提出青年不仅要“坚定理想信念”,更要“练就过硬本领”;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第二,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参加主题团日活动,召开座谈会,表彰先进,这些活动既是对五四最好的纪念,也是对青年最好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五四纪念活动,教育青年牢记光辉历史,不忘使命担当,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完美统一。

(四)保障体系的全面性。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重视通过五四纪念来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同样强调达到教育目的保障体系的全面性。第一,建立“三全育人”体系。所有课程教师都要守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使广大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帮助支持青年“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第二,全方面要求保障。对各级党委和教育系统,要求“虚”功“实”做,把“软指标”变为“硬体系”,确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贯穿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第三,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研究”[9],使之成为激励青年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让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五四教育引导广大青年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高校港澳台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教育引导青少年严密防范宗教极端思想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
本刊从明年起交邮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