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

2019-03-18

甘肃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育人学校发展

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的践行者,首先要搞清楚三个问题: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的使命在哪里?笔者结合多年学习思考和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回归教育概念范畴,牢记学校教育的使命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这是生活的本性。因为生活的延续只能通过经久的更新才能达到,所以生活便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随着社会结构和资源变得越来越复杂,生活经验也越来越丰富。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未来,建立一种具有普遍使命的、结构坚固而权力集中的教育体系,总结、传承生活经验,促进人的生活品质提升,是人类文明延续的需要。

教育即生长。生长的能力,依靠别人的帮助,也有赖于自己的可塑性。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

教育即指导。儿童天然的或天赋的冲动和他们出生加入群体的生活习惯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指导和疏导。教育的任务就是在于通过兴趣和理解的认同达到这种内在的控制。学校作为特别选择的环境,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效率,要有更多联合活动的机会,使受教育者参与这些活动,使他们对于自己的力量和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都具有社会的意义。

学校教育承担的社会职能。学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环境具备三个重要功能:一是简化和安排所要发展的倾向的许多因素。复杂的文明过分复杂,不能全部吸收。选择相当基本并能为青少年反应的种种特征,然后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秩序,利用先学会因素作为领会比较复杂的因素的手段。二是净化现有的社会习惯并使其观念化。学校要建立一个净化的活动环境,即简化环境,清除不良的东西,选择、保存并传递最优秀的东西。三是创造一个更为广阔和更加平衡的环境,使青少年不受原来环境的限制。例如,每个家庭和他接近的朋友构成一个社会,一群游戏伙伴是一个共同体。每一个这样的群体,都有形成群体成员的主动倾向的势力。但随着现代社会流动性的增加,这更加需要学校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相似和平衡的环境,来抵制不同群体的联合所引起的离心力。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忘学校教育的初心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下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党的十九大对教育方针的有关表述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针性表述,一方面强调了教育强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重申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另一方面重申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再次强调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强调发展素质教育和促进教育公平。这些表述具有极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培养什么人?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明确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我们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有爱国情怀,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坚持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非学无以广才,我们培养的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任何时候奋斗精神都不能丢,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高远志向,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备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

怎样培养人,是教育者必须研究透彻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才能让他们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只有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才能让他们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只有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让他们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只有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才能让他们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只有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才能让他们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只有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才能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不能忘记初心,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

梳理分析办学特色,谋划学校教育的发展

高中阶段是人格发展最完善的教育阶段,是个体人格全面发展的阶段。高中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意义。2017年国家出台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明确了高中教育面对的问题、不足和奋斗的目标,值得我们反思当下,静心思考,站在新时代起点,重新规划办学思路,谋划学校发展。

学校办学历史及面临的瓶颈。兰州铁路第一中学建校以来,屡创佳绩,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茅,曾四次夺取省文理科状元,先后被评为省属重点中学、首批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7年8月,学校移交政府管理,并更名为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随着生源分化,兰州各高中升学僵化,学校发展面临瓶颈期,教育质量和高考质量提升空间较小,难度不断增加。如果不着眼大局,不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如既往地重智育轻德育美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很难打破当前局面、成功突围。

学校办学积淀的优势与特色。梳理办学历史,“航模队”自1982年成立以来,曾获国家、省市级各类大型赛事奖项荣誉数百项。 2008年,由甘肃省体育局、省航空运动协会批准成立“甘肃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运动训练基地”。 2013年4月,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和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体育传统学校。目前,学校已建成航模科技馆。近年来,学校成立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办公室,成立科创社团机器人工作室,开设校本课程,成立科创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航模比赛等,营造了良好的科创教育氛围,找到了一条素质教育的发展之路。

新时代高中教育发展的目标。从一个具体的学校出发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这就把人才问题放到了教育发展的最前列。更新人才培养观念需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做好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才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模式,形成人才辈出的机制;要用多种方法形成各类人才辈出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总之,新时代指引新征程。党的十九大对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强调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務,努力培养中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让我们秉持为了生命的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发扬“仁爱、和善、智慧、担当”的学校精神,尊重生命,塑造灵魂,为未来育人,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育人学校发展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