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3-18张小灵

甘肃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运用多媒体小学数学

张小灵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1—0111—01

在信息时代,学生越来越多地发现了身边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现象,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如果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学生视野狭窄,知识面无法扩展,这与新教材的教学理念相矛盾,势必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更不适应信息时代培养人才的要求。同时,学生得不到感性认识,将愈发感到数学抽象无味。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的质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教育家孔子說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即兴趣,它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将学习内容的安排与儿童的童心产生共鸣,让课堂具有像蜂蜜一样的“粘力”,牢牢吸引住学生。多媒体计算机可提供丰富的、不同形态的信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上课一开始,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张班上学生“六·一”的活动照片。学生一看是自己认识的同学或自己本人的照片,引起了兴奋点,老师抓住这一“兴奋点”,即时提出两个数学问题:①给照片四周镶上金边,这圈金边的长度是指照片的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照片的周长,用长度单位来计量(课件上照片四周的金边闪动两下)。②为了更好地保存照片,要给照片过塑,求过塑面的大小是求它的什么?用什么单位来计量?从而揭示课题。这样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同时让学生上课伊始便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以迫切的心情渴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教师呈现的空间是有限的,但知识反映的内涵是无限的。而体现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限与无限往往是数学课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师如果只是在黑板上通过板书、作图等来传递知识,学生往往似懂非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材料,通过“动画”和图文结合,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把学习的内容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既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亦可将部分综合为整体,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从而达到帮助学生领会知识要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体验价值

教师要捕捉生活中的素材,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中的知识相融通,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创设一种贴近实际的生活情境,寻找生活原型,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学生已有的生活表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使数学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例如教学《认识三角形的性质》时,在同学们都知道了它具有稳定性后,我故意设疑:老师家有一个四边形门框,它老是变形,谁能帮帮老师?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说,在中间斜钉一个木棍就好了。我又问这是为什么,同学们说,这样把它变成了两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的性质,这样四边形门框就牢固了。这时,我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情趣与知识的交融中深深地体会着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着数学学习的价值。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能使枯燥的加减乘除变得富有趣味性,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同时能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抽象的事物,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知识,使数学教学得以优化,对于深化数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运用多媒体小学数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