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作用

2019-03-18白玉萍

甘肃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作用信息技术

白玉萍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低年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1—0104—01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就要想办法集中學生学习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其间,进行灵活的导入,就显得尤为必要。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讲解“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节内容时,就可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并将故事内容以生动形象的画面予以展示,从而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故事内容如下: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小牛和小狗早就约好要去森林里给小白兔过生日,它们一大早就来到车站买好了车票。其中,小牛的座位号是23号,小狗的座位号为25号。过了一会,猴子司机所开的汽车到站了,对小牛和小狗进行提问:谁的座位号数最大谁就可以先上车。这种故事很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他们能够对故事中的数字大小进行比较。通过这种导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作为小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并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则需要小学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利用信息技术等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科知识中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同时,能够有效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对语言较为敏感,喜欢对新鲜的事物进行模仿。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做好对课文的示范性朗读,以便在潜移默化间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为了能够完成该目标,教师可以适时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例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这节内容时,首先,可通过多媒体将有关青蛙和蝌蚪的资料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教师在播放这篇课文的flash动画的同时进行朗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学生可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又如,《夏夜多美》一课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体会到小蚂蚁在处于危险时的心情,即害怕和着急。在此基础上,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小蚂蚁心理上的变化,以便能够在课文朗读中读出小蚂蚁的心情。之后,学生还要通过对文章的看、听、理解和模仿等相关环节,深入地体会和感受其与蚂蚁之间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其间,教师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头脑中描绘出相关的场景,进而体会人物的情感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缩短教学时间,拓展教学内容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0分钟。作为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将一些比较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整理,将其形成知识网络。做好这些工作后,教师还要能够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重点内容展示给学生。借助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还有利于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知识引入课堂,从而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四中出现了较多的水果名称,如苹果、李子、香蕉和橘子等,而一些低年级学生未曾见过某些水果或不会区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名称的水果图片。之后,可让学生对这些水果图片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各种水果的名称。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将水果图与对应的水果名称进行连线。借助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在剩余的时间内,教师则可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水果。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而且还为他们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对其予以足够重视,并合理利用。

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作用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