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孤独感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2019-03-18陈冲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教养贫困生量表

文/陈冲,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孤独感 。 贫困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要面对普通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心理困扰,他们在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与挫折应对、大学生活适应等许多方面承受更大的压力。查阅相关研究显示,孤独感是贫困大学生比较普遍的心理体验。因此,高校应当高度关注贫困学生孤独感问题,切实提高贫困学生身心健康。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内部因素自尊与贫困大学生孤独感的相关性,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研究方法

1)使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校大一至大三在校贫困生中随机抽取210人作为被试,随机发放问卷210份,共回收问卷210份,有效问卷为1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38%。有效问卷中,男生9 3人,所占比率为47.94%,女生101人,所占比率为52.06%,大一学生78人,所占比率为40.21%,大二学生51人,所占比率为26.29%,大三学生65人,所占比率为33.51%。2)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使用《孤独量表(UCLA)》、《自尊量表SES》、《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分别对被试施测,当场回收问卷。3)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3 研究工具

3.1 孤独量表(UCLA)

全量表共有20个条目, 每个条目有4级评分,1分代表从未有此感觉,2分代表很少有此感觉,3分代表有时有此感觉,4分代表常常有此感觉。

3.2 自尊量表(SES)

量表包含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1非常符合,2符合,3不符合,4很不符合。总分10~40分, 分值越高, 自尊程度越高。

4 研究结果

4.1 孤独感与自尊的相关分析

对贫困生的孤独感与自尊做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r=0.401(p<0.01),即贫困生孤独感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

4.2 贫困生孤独感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

自变量是贫困生的自尊,因变量是贫困生孤独感,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贫困生的自尊对孤独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表1 贫困生自尊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以贫困生父母教养方式因子为自变量,以贫困生孤独感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见表2。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干涉和保护对孤独感具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对学生孤独感具有显著地负向预测作用。

表2 贫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5 研究探讨

首先,通过相关分析,自尊与孤独感成显著正相关。后通过回归分析显示,自尊对孤独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也就是说高自尊的人体验的孤独感可能也比较高,李彩娜、王继玉等人的研究结果中也提到高自尊的人会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高自尊的贫困生,内心高度敏感、卑微,担心被他人轻视,惧怕与别人交往,也比较要强,也可能会把孤独理解成了清高,因而也可能不屑主动与人交往,体验的孤独感也会比较强烈。其次,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正确与否对子女的孤独感有直接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中某些因子除了直接影响孤独感外,还通过自尊这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孤独感。这一结果与张丽华等人研究结果类似,教养方式不一致性和溺爱性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发展有消极影响 。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着重对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学生自我认知的教育引导和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同时,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朋辈辅导作用,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关注、帮助和心理支持。同时,父母在对待子女的方式上要注意理性和适度,给与适当的情感支持和鼓励。父母应用较多的给予情感上的关心爱护、支持和理解,代替给与孩子严厉惩罚和干涉,将会缓解或降低贫困生的孤独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要重视家校合力育人,引导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与父母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猜你喜欢

教养贫困生量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