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人的足迹

2019-03-17王敏王兴明

长安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黄帝遗址文化

王敏 王兴明

周王朝是我国古代有历史记载立国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先周历史也曾横跨了夏、商整两个朝代一千多年。但史上所记的先周竟只有十五世,代数明显不合,周人曾消失了多少代?其踪迹扑朔迷离,从古至今都使人困惑莫解。首先就先周文化发源地,历来就有争议,古来有“陕西说”、“山西说”还有“西狄说”、“山东说”等。但对周始祖来自“邰地”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但“邰地”也有陕西渭河流域和山西汾河下游的不同说法。

钱穆先生于1931年发表《西周地理考》认为周族起于山西说:“后稷之封邰,公刘之处豳,皆在皆地”[1]。而周族起源于陕西说法更早,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周后稷始封邰,今扶风是也”。齐思和先生在他的《西周地理考》中也说:“周民族之为渭水民族,自来无异说”[2]。这不同的说法可能是因周始祖弃的出生地和受封地的不同而引起的。其他说法根据不多,暂且不论。

对周族为什么称之为周也有不同说法,有学者认为周人因在周原生息发展故称作周,其实在商帝武丁时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周”、“周方”、“周侯”这些称谓[3],看来至少在商盘庚迁殷时周就已经是一个诸侯国。是周人来到渭水流域的歧山之下才将此地称作周原的。看最原始甲骨文“周”字就是一种四个方格上下出头的井田形式,直至东周的青铜器金文上还有这种写法,说明周早就是一个以沟洫种植农耕为主的民族。

《史记·周本纪》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日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生子,……初欲弃之,因名日弃”。比《史记》要早的《诗經·大雅·生民》云“厥初生民,时维姜螈,……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其说法同出一源,应是西周人对自已先祖的歌颂之辞,至于“姜原为帝喾元妃”多不靠谱,可能是周人为证明出身之正统而编造的,这在古代很常见。

姜螈生弃的年代还是母糸氏族社会向父糸氏族过渡的时期,从姜螈践巨人迹而孕来看,是生子只知其母尚不知其父的时代。那时候儿随母姓,弃自然为姜姓即炎帝族裔,但周后来咋又变成姬姓国呢?

史载“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史记·周本纪》:“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日:“弃,黎民始(斯)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日后稷,别姓姬氏”。这就是因弃长大成人后在种植稼穑方面有功于唐、虞,才被帝舜封为“后稷”的。如帝舜封秦始祖“赢”姓、封夏先祖“姒”姓、商先祖的“子”姓皆如此。这里的“别姓姬氏”即表明弃原并不姓姬,《帝王世纪》云“后稷纳姑氏,生不窋”,姑姓为黄帝二十五子中得姓者之一,古时男赘入女家,儿随母姓,弃父子已加入黄帝后裔族群,故帝舜赐为姬姓。五帝时的赐姓和赐氏不同,赐与姓即以他为此族的首领,并赐氏就有一定的领地了。古来种植稼禾非从弃开始,他自幼喜好种植,应是有一定的环境氛围,有取得经验的机会,那么他幼时生话在那里呢?

古史说弃之母姜螈的有邰氏为炎帝的姜姓部落,座落于陕西的渭河流域。整个关中平原很早就是北方原始农业种植比较发达的地区,如距今7300年——7000年想华县的老官台遗址、距今约6000年西安市区的半坡遗址及临潼姜寨遗址,西安市西郊的客省庄遗址距今约4300年和陕北的石峁石城遗址、芦山峁古城遗址年代相当,还有渭河上游甘肃省的大地湾遗址(距今8000 -7000年),整个渭河流域的先民都是以原始农业种植兼有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说幼年的弃成长在这样的大环境应是可信的。

那么弃出生的“邰地”在渭水中游,古人说的今扶风、杨凌、武功附近是对的。那么钱穆先生说“邰地”在山西对吗?何况晋西南古来就有稷王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汾水又经稷山北,在水南四十许里。山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西去介山十五里,山上有稷祠,山下有稷亭”。这地方距尧都、舜都均很近,有可能是弃在虞、夏任职稷官的活动区域,后人才会历代设祠祭祀。古人的地名很多都是随族群的迁徙而命名的,如商族的多个亳,那么这儿也可能是先周族的又一个“邰地”。

稷乃上古时农官官衔称谓,非弃个人专名。如《左传·昭廿九年》云“稷,田正也,有烈山氏子日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有人以此为据,认为尧舜时所封之稷为柱而非弃,并认为弃生于夏之衰,疑弃为后稷是在胤甲(孔甲)居西河时,这和多数历史记载不符,也是因为先周历史上代数不清造成了很多猜忌。一般来说,作为周始祖的稷弃,应是一个聪慧有为的部族首领,不会在夏政衰败时,带领族人受职于一个显然荒馈的孔甲。至于烈山氏之子的柱稷,乃神农糸的传人,生活年代应早于尧、舜,甚至还早于黄帝。弃乃有邰氏姜螈之子,虽也属炎帝裔,和帝舜是同时代人。

《国语·周语》云“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始平之”。是指从周始祖后稷历不窑、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喻、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直父、王季、姬昌共十五王。对此世糸古人早有怀疑,如《汉书·古今人表》记有“……以较自契至帝辛(纣王)四十六君,三十世,则世糸未免悬殊…”。在《帝王世纪》“后稷纳姑氏,生不窑”后谯周按《国语》云“世后稷以服事虞夏,言世稷官,是失其代数也。若以不窋为弃之子,至文王千余岁,唯十四代,亦不合事情”。

史说帝舜封弃为稷官,又和商始祖契共协助大禹治水,经历夏17王471年、商550年至周文王姬昌和商纣同时代共一千多年,周仅有十五世,其代数相差太多。对此疑问清朝学者戴震在《周之先世不窑以上阙代糸考》中说“不窑以上世为后稷之官,不知凡几,传至不窋,置孔甲淫乱,后稷之官与有邵(邰)之封,相因而失。微窜之际,典文谍记,一切荡然,虽公刘复之国于豳,后已无旧人能追先世之代糸,故《国语》称十五王”[4]。他是说先周世代数缺失是在不窑之前,即谓古有说“不窑非弃之子,古人早已言之甚明”。

而黄以周《周十五王说》日:“《周语》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始平之,当以后稷、不窑、鞠及公刘之为诸侯者,其不窑后之在戎狄者十余世,既失其官,不列于诸侯,故周宗庙不立其主,《周语》亦不记其数者”[5],还是有些道理。不同的只是说其失世数在不窑之后。这样的差异问题出在先贤们对《周语》中“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窑以失其官而奔于戎狄之间”中“夏后氏政衰”的理解上,多认为夏政衰是在“孔甲乱世,四世而殒”时。实际上在夏早期大禹的孙子,即夏后启的儿子太康失国,后羿“以夏民而代夏政”时明显夏政已衰。早有韦昭在《国语》夏后政衰”后注:“衰,启子太康废稷之官,不复务农”。羿又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威胁稷族,不窑不得不“自窜于戎狄之间”。

不窋带领周人到了那里?这就要沿着先周文化的足迹去寻找。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夏商周考古学文集(续集)》认为:“姬周族出自陕西东北及晋西一带,他说先周文化就其人群组成来说主要包括三大集团,其中第一个集团就是来自东北方的姬周集团”[6]。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也在《先秦史论稿》中说:“姬周族出自过去的白狄族,而白狄族实居住在今陕北、晋北一带的黄土高原”[7]。都说姬周族群曾在陕北、晋西北的黄河两岸生活过,那么不窑“自窜于戎狄间”岂不就在这儿。

从上世纪30年代钱穆先生就认为周族起源于山西,以后的陈梦家、邹衡、王玉哲等先生从甲骨h辞、考古文化、文献等方面研究出周族或周文化起源于山西,王克林也在《试论齐家文化与晋南龙山文化的关糸——兼论先周文化的渊源》中说:“先周文化当源于汾水流域中、下期的周文化正是在先周文化基础上,随着部族的发展、迁徙,最终在陕西关中}胃水流域固定下来”[8]。

从古代到现代更多的说法是弃的母族有邰氏在渭水流域,前边也述及弃可能的生长环境。那么周始祖弃生于渭水的有邰氏,受封于晋南的稷王山是比较合理的解释。那时弃的族群势力弱小,人口数量也不会太多,帝舜把他封在都城附近是可能的。有大禹消除水患、稷弃开展农业种植,发展经济,对舜的统治是很有利的。

后因稷弃的族群不断壮大,一步步向汾河中上游发展,就会和临汾盆地的陶寺集团发生冲突。邹衡在研究关中地区晚期先周文化的渊源时曾追溯到朱开沟文化(当时所称光社文化,后归入老虎山文化的继承者朱开沟文化)[9]。也就这时间从晋西北强势南下的老虎山文化亦和陶寺文化南北对峙,这是同为姬姓的白狄族团,双方联合形成老虎山文化的游邀类型,分布在杏花村、太谷、忻州游邀注等地。如考古学家何驽《从陶寺遗址着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东古中看到:“陶寺晚期城墙被扒毁,中期大墓和中型墓被捣毁,宫殿被破坏,观象台被平毁,灰坑中有残杀的人骨与建筑垃圾,手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共存,带有明显的政治报复色彩”[10],老虎山文化向南推进过程中受阻于陶寺集团,发生严重冲突,袭劫了陶寺。《括地址·翼城县》有“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距陶寺遗址不远,这就和《古本竹书纪年》载:“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和陶寺遗址考古中后后遗址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形相吻合。

考古所见陶寺晚期类型为稷前后周文化的类型,说明在陶寺遗址遭受破坏后、稷弃族群在汾河中上游还曾生活过一段时间。如考古发现到龙山后期在临汾盆地代替了陶寺类型,并将其范围扩大到稷山、新降一带。陶寺类型特征鲜明的高领折肩壶、折肩罐、折腹盆、大口缸、陶鼓、鼍鼓、钺、厨刀、琮等东方因素丧失怠尽,却又新出大量鬲等类。晋北、陕北及内蒙地区正是鬲类发源地[11],则陶寺早、晚期间发生变化的原因,自当是由于北方老虎山文化的南进。看来不但龙山后期的陶寺晚期类型为后稷族糸早期的文化(约公元前2200 -前1900年),而且其源头还在龙山前期的老虎山文化前期(约前2500——前2200年)[12]。弃在尧时任稷,又和契同辅大禹治水,应年长于禹,又经禹、启两代均高龄,至太康政衰,从时间上看弃和不密之间也隔着代数,不窑父辈以上均是以后稷为官称的。古也有“不窑非弃之子”的说法,那么,不密虽有可能非弃之子,仍可为“后稷”之子。如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华民族源流史》中也说:“周朝的始祖后稷受封于邰。数传之后,其子孙有唤做不窟的,即‘失官而害于戎狄之间,……又传若干代,到公刘复兴,定邦于邠”。他又在《史记·周本纪》:“封弃于邰,号日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后稷卒,子不窑立。”的记述后案:“号日后稷之后稷,指弃。‘后稷之兴之后稷,指自弃以后居稷官者。‘后稷卒之后稷,則不窑之父也”。

再看太康失国以后,不窑失去后稷之职,又受到东夷后羿集团的胁迫,退出汾河流域,从晋西北跨过黄河“自窜入戎犾间”,进入姬姓白狄领地,于是姬周族就融入黄帝直糸后裔的大族群。对黄帝后裔有《山海经》列出了世糸,更明确指出:“白狄、犬戎均为黄帝之后。《潜夫论》也称白狄、犬戎姬姓,其先本出于黄帝”。由此认为:黄帝应是西方、北方犬戎、白狄及周族的祖先。犬戎、白狄及周族活动区域也即是黄帝族活动的区域。而在夏早期白狄活动区域最大的城堡正是位于今神木县高家堡附近的石峁石城遗址和延安市的芦山峁城堡遗址及周围众多的聚居遗址。两城堡遗址存在的年代(公元前4300年一前1900年)属于老虎山文化和继承它的朱开沟文化时期。

著名历史学家沈长云先生在《黄帝、黄帝部族与黄帝发祥地》中说:“冀西北、晋北与陕北交界一带地方皆应看作是黄帝与其部族活动的地域。我们说黄帝活动在从冀西北到陕北一带地区是没有问题的”[13]。考古学家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认为:“看古代关于姬姓传说流传的地方,可以推断黄帝氏族的发祥地大约在今陕西的北部[14]”。2016年沈长云又在《石峁是华夏族祖先黄帝的居邑》中借助石峁考古最新发掘资料认为:“既然这些玉器多藏于石峁古城的墙体里面,则可以证明石峁玉器的年代不晚于古城的建成年代,也就是公元前2300年”,而且“玉兵及其他玉器在石峁及周围地区的大量涌现,还可以作为黄帝部族活动在陕北地区的证据”[15]。他还说:“石峁遗址属于朱开沟文化,而石峁古城的始建年代正值朱开沟文化的早期”15。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研究.5000年前的仰韶到3000年前的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研究物质与古代气候的著名学者刘兴诗教授认为距今4500至2500年这段时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史前传说的黄帝、尧、舜、禹、汤直至商代末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大面积、持续性的干旱,间以突发性暴雨和洪水灾害[16]。也有学者研究这时期这儿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尚为森林草原景观,降水量也较多,是较适宜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只是到了后期,才因这个地方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冷,正是这样一种气候环境的变迁,才促使居住在这里的黄帝族后裔,一部分白狄族人和周人的东徙南迁,才有了后来周人在渭水流域的崛起并建立周王朝”[1]。也还因为部族的扩大需要寻找更适合的发展空间,促使公刘带领部族南下。考古学家邹衡根据青铜器《天姬自作壶》证明天族为姬姓,且据其出土的时代及地望认为:“天族早期曾居住在陕北绥德,再迁至泾渭地区的岐山、扶风、长武一带,往后才发展到泾渭地区[18]”。

从以上资料看先周历史上缺失的世代数,主要是在融入同为姬姓的白狄族后的那些年,周族相对还显弱小、韬光晦迹阶段,没有重大事件显扬于世,首领名号未记录下来。直到公刘迁豳后代糸才又清晰起来。如这样对先周族足迹拟划一条路线图即:弃出生于渭河流域的邰地——受封于舜都附近汾水下游的稷王山一一逐渐向汾水中上游发展和陶寺集团发生冲突——太康失国夏政衰后沿晋西北迁往陕西东北的白狄族一一后在公刘时迁往甘陕交界的豳地——古公直父时迁到岐山下建立周朝。

参考资料:

[1]钱穆:《周初地理考》《燕京学报》1931年第5期。

[2]齐思和:《西周地理考》《燕京学报》1931年第十期。

[3]董作宾:《殷墟文字甲编》第436片。

[4][5]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 P93商务印书馆出版2015年12月。戴震:《周之先世不窋以上阙代糸考》,黄以周《周十五王说》

[6]邹衡:《夏商周考古学文集(续集)》,科学出版社,1998,P255 - 260

[7]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杜1992年版,P115 -119

[8]王克林:《试论齐家文化与晋南龙山文化的联糸一一兼论先周文化的渊源》《史前研究》1983年第二期P76

[9]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读集》(同注6)

[10]何驽:《从陶寺遗址看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

[11]苏秉琦:《晋文化问题一在晋文化研究会上的发言》《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一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12]韩建业:《先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阶段》《考古与文物》2002年增刊(先秦考古)。

[13]田广金:《凉城县老虎山遗址1982 - 1983年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86年4期。沈长云:《黄帝、黄帝部族黄帝发祥地》《文史知识》2008年第7期。

[14]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師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石峁是华夏族祖先黄帝的居邑》《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16]《史前古气候和原始农业》兄范勇:《解谜三星堆》,天地出版社2017 P266 - 267。

[17]同注15

[18]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二版),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涕340页。

猜你喜欢

黄帝遗址文化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谁远谁近?
黄帝是个养生大师
不要小看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