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把孩子当“妈妈”了

2019-03-15易利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共生工具长大

易利民

〔关键词〕心理营养;共生;工具;长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4-0079-02

单看这个题目,估计就会有不少人会反对和非议:妈妈生了孩子,顺其自然就成了妈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会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妈妈?

其实不然。如果是从生理和伦理的角度上看,当一个女性生了宝宝之后,自然就成了妈妈,这是自然进化也是法律赋予女性的权利,而且孩子和妈妈这两个角色是相互存在的,有了孩子,我们才是妈妈,没有孩子,我们还是妻子和丈夫或其他身份。

如果说孩子的出生让每个女性有了“妈妈”这个名称,那么接下来就是要在这个名称下表现出一些妈妈的特征,做到名副其实。例如要做孩子的“足够好的照料者”(不少的妈妈都在这一环节上做得不到位或基本没有做)。什么是一个“足够好的照料者”?就是要在孩子0~6个月时,尽可能及时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包括生理和情感上的,家长(特别是妈妈)更要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饿的时候及时喂奶,尿了要快速换掉尿布,哭了立马就去安慰,等等。

此外,比这个更难做到的是要对孩子做到无条件的包容和接纳,能够做孩子的“容器”,即当孩子发脾气,释放情绪的时候,能够理解孩子的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共情回应孩子。

简单地说:在婴儿刚出生及生命前期,妈妈基本上是给予孩子想要的东西,不会向孩子索取的。

能做到这些,才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的妈妈。

如果孩子在生命早期能在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长大,就会慢慢感受到家人的爱,慢慢建立起生命最初的安全感(即我知道爸爸妈妈是爱我的),这会给他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个体就会在接下来的生命中不断寻求这个没有满足的需求,甚至为了它不择手段。

看来,当好一个妈妈不光是很伟大的,而且内心是需要很强大的。

理清了这个关系基础,再来看看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就会发现依然存在这样的关系互动,只不过人物刚好是相反的。

比如我们会听到妈妈经常对孩子说:“你要这样做才对得起妈妈,因为妈妈这样做都是为了你”,“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离婚了”……言外之意就是孩子必须表现出家长希望的行为,家长需要这样,孩子就得这样表现,给予妈妈想要的,如果不这样,那就是对妈妈不好,就是不爱妈妈。

还可以看到妈妈(家长)随意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时刻需要让孩子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你看,就是你整天惹我生气!”在家长看来,无论怎么发脾气孩子都要接住,不能反抗,时刻要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负责,要做自己的“容器”。所以,孩子就慢慢地变成了“小大人”。

很熟悉的场景,与前文中妈妈与孩子的互动一模一样:小的时候是孩子向妈妈索要食物、爱、关注等,现在是妈妈向孩子索要爱和关注。

所以说在现实中很难说谁扮演了妈妈,谁扮演了孩子。仅仅凭生孩子这一条来判斷谁是妈妈似乎有点勉强,那只能证明会生孩子而已,本质上还是个大号的“孩子”。

妈妈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她们没有长大。为什么没有长大?因为她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养分不足,这个养分就是安全感和价值感。

身体成长需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心理层面需要的就是爱、关注、安全感等。比如安全感,它是每个个体心理的第一需要,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而且安全感的建立是在婴幼儿时期,特别是一岁之内的时候,只有父母给予了无条件的关注与爱时,个体才能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有了这个基础(就像楼房的根基),个体才能够发展出比较健全的人格,获得如人际信任,自信、自尊等人格特征。

如果小的时候没有建立安全感,或者安全感是支离破碎的,那么个体就会本能地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安全感,以缓解心中的恐惧,就会出现越得不到越想得到的表现。

那些从小缺爱的“巨婴”们,时刻都在用自己渴望爱的眼神四处寻觅可以满足自己欲望的、可以当作自己“妈妈”的人选,包括伴侣、朋友等等。

当自己有了孩子,自己内心那个没被满足的部分就被激发出来了,不知不觉就会试图通过孩子满足自己曾经未被满足的愿望。所谓的“望子成龙”“母凭子贵”“光宗耀祖”等想法,实际都是家长的需要,却要通过孩子去满足。

所以很多妈妈自己心理上还是个孩子,没有长大,表面上生下个孩子,本质上生下的是个“母亲”,让孩子来爱和照顾自己。从意识层面,他们也知道,这不是自己的妈妈,但是在潜意识层面,却是把自己当成了需要被照顾的那个人。

孩子爱自己的家长是一种本能,害怕妈妈不爱自己的恐惧也是一种本能,当他们接收到妈妈发给自己的信息时,几乎都会按照妈妈的要求做。结果孩子承担了太多本不应由他们承担的东西,不堪重负,最后都变成了具备妈妈特质的“小大人”,义无反顾地当起了妈妈的“妈妈”,尽管他们不会。

然而,当这种“巨婴”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时,心中又会充满了焦虑,因为这意味着“妈妈”又要离开了,这种儿时痛苦的感觉再次出现,所以会出现不择手段地不想让孩子长大的状态,想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双眼中流露出的眼神似乎永远在说:孩子,你能继续做我的妈妈吗?

坦率地讲,这个愿望最好还是不要实现。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学研究室,郑州,450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共生工具长大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准备工具:步骤: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巧用”工具
快快长大
我长大了
建筑与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