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述评

2019-03-15杰,黄

关键词:政治信仰学者信仰

许 俊 杰,黄 晶

(1.安庆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2.安庆师范大学图书馆,安徽安庆246133)

青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如何进一步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将青年学生培养成具有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斗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传承者和实践者,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性要求。在信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政治信仰影响和制约着青年学生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取向。政治信仰教育是形成科学政治信仰的重要途径,培养和塑造青年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需要,这已为不同学科研究者达成共识。国内关于青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信仰的内涵、特征与功能研究;二是青年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的实证研究;三是青年学生政治信仰生成机制研究;四是青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及影响因素研究;五是培育机制与途径研究。

一、青年学生政治信仰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在政治信仰内涵上,不同历史时期学界阐释各有不同。马克思就曾指出:资产阶级信仰自由是容忍各种各样宗教信仰的自由,而无产阶级则力求使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1]。

首先,在政治信仰内涵上,有学者认为政治信仰属于价值范畴,信仰的本质在于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与价值追求,信仰问题实质上是价值问题[2]17。一些学者更加关注政治信仰的政治属性,认为政治信仰是个体或群体信服某种社会政治体系及其理论学说进而奉为言行准则的思想内容[3],是关于政治合理性的根本性认识,是对政治系统、政治观念、政治原则、政治文化的深度认同[4]。还有学者更加强调政治的意识形态属性,认为政治信仰是一种国家政治意识,是人们对政治理想、目标、制度和过程所持有的态度、信念或价值观[5]51。另外,也有学者认为政治信仰是一种心理体系,认为政治信仰是个体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倾向构成的综合心理认同体系[6]。

其次,在信仰的特征上,很多学者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相对系统的是荆学民在《论信仰的特性》一文中,从关系视角、主题视角和客体视角三个方面对信仰特性进行了探究:在关系视角上,信仰具有前实践性,在主体视角上,信仰主体具有充分的主观性和稳定的专一性,在客体视角上,信仰客体具有理想性与虚幻性[7]。有学者认为信仰具有信仰主体的坚定性与专一性、信仰客体的理想性与超越性和信仰方式的非实证性[2]19。

再次,在政治信仰功能上,学者们主要将其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个体功能主要表现在:精神统摄功能,人的需求主要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信仰属于精神领域,在能给予人以精神的抚慰同时,还能告诉人类生命的意义,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动力[8]59。人格塑造功能,信仰着力于凝聚和整合人的精神意识,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存在”,熔铸着一种人格[9]。行动导向功能,政治信仰一旦在群体中形成并为大多数个体所信奉,就会渗透到个体的思想观念中,从而成为其行动指南,发挥政治行为和动力模式导向作用[10]。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价值评判功能,政治信仰作为评价主体结构内在重要组成要素,是信仰者判断社会制度好坏优劣和政治行为正确与否的主观标准[11]。精神凝聚功能,政治信仰作为一种精神纽带能引导人们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社会导向功能,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看,人们的政治信仰主流价值取向决定了社会发展方向,人们的政治信仰实践则是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12]。政治激励功能,在政治活动中,信仰可以激励人们将其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去努力践行。科学文化创造功能,有学者认为信仰与实证相互补充,信仰为实证提供基础和源泉,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信仰这一前提和基础的不断实证。离开信仰,实证就会失去目标,失去动力[8]63。

二、青年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的实证调研

大部分学者认为多数青年学生的政治信仰是积极的,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政治认同淡化。一些学者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青年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受到了新思想、新思潮的猛烈冲击,部分青年学生处于旧信仰体系解体与新信仰体系尚未建立的信仰真空状态[13]。高等教育阶段是青年学生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生长在网络信息时代的青年学生更容易受到多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部分青年学生受中西方文化碰撞中质疑与否定思潮的影响,没有足够的定力坚信马克思主义,常常徘徊于各种信仰,处于信仰迷茫的状态[14]。面对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腐败频发等社会问题,青年学生更易将精神信念寄托在宗教、星相、算命、偶像、金钱、权利等信仰上,青年学生信仰的多元化呈现出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的价值取向[15]。

对于青年学生政治信仰状况,当前国内学界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是“信仰危机”的问题。学者们主要围绕信仰危机的内涵、表现及根源展开了讨论。荆学民认为,信仰危机是指原有信仰由于怀疑机制的驱散力作用,从信仰走向困惑,从困惑走向忧患,从忧患走向幻灭即信仰的全面失落与崩溃[16]。关于社会转型期信仰危机的原因,有代表性的是荆学民对信仰危机的经济与文化根源的探析。他认为市场经济诸多的“二律背反”使信仰内在矛盾发生失衡,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确定个人主体地位的同时滋生了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把人从对人的依赖中解放出来,却又把人送进了对物的依赖之中;市场经济保证了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平等,却导致了人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市场化”[17]。刘晓凯认为,所谓信仰危机,总是表现在对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非理性与理性的两极缺乏平衡和调节能力,进而产生信仰价值形态上的迷茫[18]。黄慧珍从真理性与价值性角度定义的信仰危机是指信仰失真和信仰贬值[19]。青年学生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信仰迷茫、信仰缺失和信仰多元等方面,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处于社会转型、时代变迁、信息化时代等社会因素和青年学生个体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

三、青年学生政治信仰的生成机制

学者们普遍认为青年学生政治信仰是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形成和确定的。政治信仰的生成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条件的制约。政治信仰产生的社会根源是经济政治利益,其产生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利益群体的出现。另外,在政治信仰的形成过程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状况及性质和社会分工等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有学者认为青年学生个体生理心理、思想文化素养、政治情感体验和成长发展需求等特征是其政治信仰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信仰的生成在于人与信仰之间价值关系的实现,并在人与信仰互动的实践中得以确立。表现在信仰对人的情感或利益需求的满足,而人又对这个满足予以充分认可[2]22。

一些学者认为在政治信仰形成的实践过程中,家庭是最初的起点,学校是主渠道,政党、工会、共青团等正式组织和一些非正式组织是重要影响因素,大众传播是重要条件,政府的引导和控制对青年学生个体政治信仰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5]302。一些学者从个体政治心理视角研究政治信仰,他们认为个体政治信仰的形成主要分为学习与掌握政治理论、形成政治认识、提高政治意识、内化为政治心理、升华为政治信念等几个阶段[21]。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政治信仰形成过程就是政治社会化过程,并将其划分为三层次:一是个体学习确立政治取向与行为模式并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将形成在一定政治系统内扮演政治角色所必需的价值观念、知识积累和情感与行为体验。二是教育引导过程,是把政治取向和行为规范传授给所有成员的过程。三是代际传承过程,通过政治取向和行为规范的代际相传实现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22]。

四、青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

有学者认为青年学生政治信仰的确立过程,就是信仰主、客体在实践中互动的过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们认为青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成效显著,但因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及政治信仰教育自身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因素的影响,也还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现阶段,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等多种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社会思潮非常活跃。这些思潮对青年学生政治理想的树立和政治信仰的选择产生了严重干扰,影响了他们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23]。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遭到泛娱乐化思潮的严重挑战[24]。目前高校存在将政治信仰教育等同于其他专业教育,仅有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重管教、轻引导,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引导功能不突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理念。

有学者运用生活世界理论分析了青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影响因素:文化层面,青年学生政治认知的偏差导致其政治信仰的冷漠;社会层面,青年学生政治制度的误解导致其政治信仰的混乱;个人层面,青年学生主流价值观的“颠覆”造成培育其共同政治信仰的阻碍。[25]30-35还有学者认为政治社会化与政府主导的政治信仰的维持、强化与发展密切相关,政治信仰教育就是引导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26]。也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困境是政治、文化和认知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政治因素以政府治理绩效为核心,文化因素重点反映的是优先价值的变化,这两大因素本质上都强调要回应主体的价值诉求,而认知因素则反映个体认知匮乏与认知偏差[2]188。

五、青年学生政治信仰培育机制与途径

在青年学生政治信仰培育机制方面,有学者认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信仰培育机制的构建应该反映新时代政治生态,呼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新时代政治信仰功能。青年学生政治信仰培育机制主要包括意识形态鉴别机制、政治信念强化机制、政治利益表达机制、政治活动参与机制、政治行为评判机制、政治文明传递机制、社会思潮过滤机制、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和政治心态调控机制[27]。

大多数学者认为,学校是培养青年学生政治信仰的主要途径。新时代加强青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高校应着力于创新载体,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理论品格,切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理论教育与信仰培养并重理念,强化文化认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2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其教育目标应侧重政治信仰的培育,教育内容应紧跟政治热点和回应西方社会思潮,教育方法应坚持情理结合、知行统一[29]。

有学者从回归生活世界促进青年学生个体现代化视角分析和探索政治信仰培育路径,主要对策是完善政治知识的传播载体,提高青年学生理性交往能力和政治辨别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25]30-35。也有学者从价值建构和真理建构的视角探索青年学生政治信仰的培育,认为价值建构应超越民生,要积极有效回应青年学生生存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诉求;真理建构要纠偏认知,要培养理性公民,客观评价马克思主义;要培养“责任公民”,正确理解民主自由原则,要鼓励“批判公民”,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2]193。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未来研究取向

当前青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并呈现视角多元、学科融合趋势。已有研究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路径,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仍有待在内涵的衍生与拓展、多学科的融合、研究方法的创新、培育途径的实践性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其本身具有开放性理论品格,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应该立足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其中。其次,在学科视角上,当前政治信仰及其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虽然也有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但以青年学生政治信仰及教育为对象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较少。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和综合研究,尤其是将新兴学科(如社会学、社会工作)引入青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再次,在研究方法上,田野调查研究、经验研究、解释性研究过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育实践方式方法还不多见。有必要在牢牢把握新时代特征和新时代青年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加强更具有推广价值的行动研究。最后,在研究层次上,既有研究多聚焦于国家、社会层面。青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不仅是高校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青年学生政治信仰的最终确立是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新时代不仅要加强个体认同认知、政治心理动力干预机制等微观现象研究,还应着眼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学者信仰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