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欣赏应张弛有度

2019-03-11吴孜璇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张弛墨汁印象派

吴孜璇

最近,某知名论坛有一段视频曾引起大众的广泛讨论:某位白髯老者使用装有墨汁的注射器在画纸上肆意喷洒,动作夸张奇异,底下一片叫好。有人便问,这种作画方式究竟是行为艺术,还是哗众取宠?大家莫衷一是。

持正面观点的人,认为艺术之美在于多元化,墨汁在白色宣纸上洇出的花纹带有自然的美感,而且喷墨艺术可以说是现代艺术的新兴产物,是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表现。另外,作画者自身也愉悦其中,这不正是艺术之真谛吗?欣赏不来行为艺术的人,无法理解就全盘否定,认为只有“画得像”才是“画得好”,可见“中国人”对待艺术的“反智”之处了,其欣赏水平也不过如此云云。

持反面观点的人则不然,他们沒有否认抽象艺术在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艺术再抽象,也有一定的章法规律。另外,他们所理解的艺术,一是能让人直接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思考,二是由作品指引而得到自己的思考感受。如果杂乱无章的作品也算艺术的话,那么满大街爬的都是艺术家了。

“小丑在流浪,艺术在天堂。”同时,一批同类型作品在论坛纷纷涌现,有的依葫芦画瓢,也有的持嘲讽态度来“致敬大师”,真是一番火热场面。

世界愈加多元化,连带着艺术蓬勃发展。到了近代,印象派横空出世,掀起一阵滔天巨浪。初看印象派作品,观者只觉得作者纯粹是为偷懒找借口,笔触粗糙,物象杂乱。例如,莫奈的《睡莲》,其光影之美千变万幻,但你也可以说他好像在画布上乱抹颜料。毕加索的作品评价可真是南辕北辙,一般人看他的作品,百思不得其解,觉得跟小孩子乱画没什么两样,并且所画物象“奇丑无比”,但又碍于艺术大师的名头,只能违心地附和着,连连叫好。然而不可否认,毕大师作品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艺术之路,它蕴涵着特有的真情实感、深刻内涵、历史印记,而他早年作品也是符合大众审美的“写实派”,非常优秀。国内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冷军的作品,代表着极致的真实,一根细小毛衣丝线都会被完完整整地表现出来,就算是超清照相机也很难达到像他那样真实与美感兼具的境界。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因此对艺术为何美、美在哪里、看法与理解也不尽相同。西方重写实,东方善写意。浸在西方古典油画之海中的人,可能觉得一幅三笔两笔便完成的画作都是耍流氓;受中国山水写意熏陶的人,看着注重光影明暗的写实作品,会只觉得虚有其表,缺乏意境。而行为艺术,则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在长城上挂满白布,冲着玻璃门打枪子……好像一切都如此荒谬。

高尔基道:“我们的艺术应当比现实站得更高,应当使人不脱离现实而又高于现实。”我们固然包容事物的多元化,但对于哗众取宠、贻笑大方的行为则不能苟同。艺术欣赏,要张弛有度,要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从容面对不断发展的艺术潮流,从而更好地感受美。

教师点评:

作者从当下流行的艺术形式写起,阐明艺术是多元的,东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异的,欣赏后的体验自然不同,进而亮出自己观点,主张艺术欣赏要张弛有度,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某些认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猜你喜欢

张弛墨汁印象派
高质量语文学习任务的建构与运用
墨汁里的小学问
名家/[法国]毕沙罗
“种”珍珠真神奇
墨鱼喷的墨汁能吃吗
秋天
墨汁的故事
张弛的裤子撕掉了
拍卖
毛笔和墨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