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9-03-11朱海鹏

时代金融 2019年3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可持续发展互联网

朱海鹏

摘要:互联网消费信贷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对于促进消费升级和提升金融服务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消费信贷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此来促进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消费信贷 可持续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这也给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目前已经成为了当代青年群体的主要消费方式之一,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纷纷加入到“剁手党”的行列,还有很多的人陷入到了恶性债务循环当中。这主要还是因为消費者对于互联网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风险没有明确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主要通过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中存在问题和风险进行分析,以此来提升消费者对互联网消费信贷的认识,促进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消费信贷的概念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

互联网消费金融实际上就是一种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开展各项金融消费业务,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金融信贷当中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使得金融服务更加的高效、便捷。

(二)互联网消费信贷

互联网消费信贷主要是针对信用较好的客户所开展的信贷业务,互联网金融机构会对客户的信誉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再为其提供相应的信用额度,让客户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信贷消费。互联网消费信贷最大的特点就是基于互联网进行的诚信体系的构建,根据客户在互联网当中的诚信度来决定客户的贷款额度。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支付宝推出的“蚂蚁花呗”和京东所推出的“京东白条”。

二、互联网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借贷成本不透明

由于每个互联网消费平台对于消费信贷费率的计算方式和标准不同,有的互联网平台甚至对于不同商品所提供的分期付款的方式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贷款存在差异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互联网消费信贷中却很少会有平台会将手续费费率明确的标注出来,大多数的互联网平台也只会将分期付款的金额提供给用户。但是实际上,这些互联网消费平台在计算分期付款时并不是按照商业银行传统的等额本息的计算方式,从而导致消费者在进行互联网消费时无法计算出实际的借贷成本。

(二)存在“猎杀放贷”的现象

所谓的“猎杀房贷”实际上是指贷款机构没有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将借贷的真实情况,详实的告知借贷人,只是将借贷后能够给借贷人所带来的快感告知给借贷人,从而诱导大批的社会经验较少的青少年进行借贷。比如:在某互联网平台中经常会打出“全场免息”的具有较强诱惑力的字眼来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但是这里的“全场免息”并不包括免手续费,

这样的广告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和诱导性,很多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这些分期付款所产生的借贷成本,盲目的进行消费。

(三)以贷还贷的现象严重

很多低收入的年轻人会因为一时冲动就利用互联网消费信贷进行不理性消费,等到真正要还款时却发现根本没有能力偿还贷款。这时很多的借贷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选择“以贷还贷”的方式偿还之前的借贷。很多的互联网借贷平台针对这些用户都开通了“提现”功能,让借贷人能够直接进行提取现金,这也为这些“以贷还贷”的借贷人群提供了新的还款方式。有则新闻报道“小丽为某校的大学生,在刚入校时为了和同学进行攀比,在某互联网借贷平台上借款了5000元人民币买手机,但是因为自己无力偿还,最后选择“以贷还贷”的方式进行还款,最后本金加利息竟然高达10万人民币。”实际上在我国《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就明确的规定“借贷机构在应当要采取受托支付的方式向借贷人交易对象进行支付。”即如果不是在特殊情况下,互联网借贷平台是不能够向贷款人直接提供现金的。

三、互联网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互联网消费信贷和传统银行信贷业务一样,都会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目前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较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互联网消费信贷主要依赖互联网信息来对借贷人的还款能力和征信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但是互联网信息存在一定的虚假性和不准确性,从而加大了对借贷人信息甄别和信用评价的难度。由此可见,互联网数据失真是导致互联网消费信贷信用高风险的主要原因,而造成互联网数据失真的因素却有很多,数据造假导致互联网数据失真的主要原因。就拿网络上常见到的“如何提高芝麻信用分”的“刷分秘籍”来说,只要借款人按照这些所谓的“秘籍”进行操作,就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在自己实际资信状况没有改变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的芝麻信用分,以此提升自己的借贷额度。由此可见,互联网消费信贷中存在严重的信用风险。互联网消费信贷与商业银行相比,不论是在客户风险识别,还是在风险评价体系上都没有达标,缺乏会客户全面信用信息的搜集、掌握和分析。

(二)操作风险

互联网消费信贷出现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规操作,这属于一种主观故意行为。最近在网络上形成热议的“郑州某大学生以同学名义网贷60万元用来赌球,最终无力偿跳楼自杀的事件”当中,该同学在互联网借贷平台上的照片、签字和手印都是不本人的,但是却能够通过审核并借到钱,所谓的“网签”审查形同虚设,这就是由于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所导致的。

(三)社会风险

目前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已经开始逐渐的突显出来,很多借贷人拼命打工还债,有的甚至举家还贷。我们从最近震惊网络的“女大学生裸贷”事件当中可以看出,过度的负债消费不仅会将一个人的正常生活摧毁,更加可怕的是能够让人丢弃自己的自尊。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一旦养成了过度消费的习惯,会就产生出一种不可逆的效用。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这个道理。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出现能够极易满足消费者的欲望,使得消费者养成大手花钱的消费习惯,这是非常不利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的。

四、互联网消费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对互联网消费信贷进行明确的定位

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就将债务分为“丑恶债务”和“助益债务”这样形式。所谓的“丑恶债务”就是指在不是自由信息共享的前提下所形成的债务,并且债务管理的方式非常的不人性化。而“助益债务”则是指由放贷人精心设计的,能够对社会产生福利助益作用的债务。不过助益债务具有较高的门槛,这样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将借贷人拒之门外,而是为了让借贷人提供更加健康的助力。目前很多人都将互联网消费信贷定义为“丑恶债务”,很多借贷人都是在没有完全了解真正的借贷成本和借贷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借贷的,从而产生债务,当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时,会受到恐吓和人身威胁。而出现这项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在进行互联网消费信贷时,很多借贷人由于缺乏相关的金融知识,并且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这种忽视消费者正当权益为前提的“丑恶债务”是无法得到长期的发展的,互联网消费信贷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那么久必须要以保障客户的基本权益为前提,将自身定义为“助益债务”。

(二)披露实际借款成本,提高透明度

提高监管的透明度,是防止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欺诈行为,降低给消费者带来损害的重要方式。所以,我国必须要在很对这些互联网信贷消费平台制定先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管,从而不断的提升互联网消费信贷的透明度,在客户进行借款的前,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的工作人员应当要用简单清晰的语言将实际借贷的成本以及其中存在的风险详实的告知借贷人,这也是实现互联网消费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对于低收入群体互联网消费信贷应当提供分期付款模式

在市场经济当中一种实行的都是买者自负的原则,這是为了让消费者在进行消费之前能够自觉的收集充足的信息,从而有效的减少买卖纠纷。不过这一原则在金融行业中却并不那么适用。这主要是因为,金融行业的消费者很多都不具备能够承担他们决策所有成本的能力。很多消费者在面对设计复杂的金融产品时,并不具备收集足够产品信息的能力。所以,互联网消费信贷结构在面对低收入人群所设计的金融产品,一定要配上简洁明了的说明,并告知详细的分期付款的方式,让借款人能够清楚的了解借款的成本,从而减少消费信贷套现的现象发生。

(四)采取受托支付方式

在互联网消费信贷中由于没有对“一般用途”进行约束,这也为借贷人在借贷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同时这也为资金用户的非消费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最常见的网络赌博等。这样的方式不但会累积金融风险,同时也不符合激发居民消费和扩大内需的初中。因此,我国必须要在针对这样的现象制定相关的监管规定,要求互联网消费信贷必须要采用受托支付方式借款给借款人。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出现和发展为我国的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了。因此,为了促进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当要加大对互联网消费信贷的监管力度。作为消费者也应当正确的认识互联网消费信贷,形成理性消费的观念和诚信还贷的行为,从而促进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丽. 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 2012(34):88-89.

[2]代坤.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 现代商业, 2015(14):170-171.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可持续发展互联网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