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时代复合型高职金融人才培养研究

2019-03-11罗军林

时代金融 2019年3期
关键词: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

罗军林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企业需求的是金融和互联网跨界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对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重构和优化高职金融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素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全面系统地构建复合型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体系,旨在培养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复合型 高职 人才培养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出现了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大数据金融、网络理财等金融新模式,对高职金融专业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既是重大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是个跨学科的新领域,融合了金融、网络信息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知识,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大量的金融和互联网跨界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大多数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很难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是满足传统金融机构的岗位,难以适应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岗位需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基于此,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和优化高职金融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设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培养适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岗位需求变化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出现了很多新的岗位。我们比较了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岗位需求前五名,传统的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岗位需求前五名分别是:银行柜员、客户经理、理财经理、保险代理人、投资顾问。

我们对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岗位需求前五名分别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设计、网络推广、风险控制、大数据处理、合规管理。

中华英才和前程无忧等知名网站的招聘数据显示:互联网金融企业需求最多的是金融和互联网跨界的复合型人才;从岗位结构来看,需求量最大的是网络营销岗位,因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需要大量营销人员来推广,其次是研发设计和风险控制岗位。

三、高职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分析

我们深入到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支付宝、人人贷、红岭创投),与企业的HR交流和沟通,得出结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既懂信息技术、又懂金融理论、网络营销,同时还具备互联网精神和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是金融企业最急需的人才类型。为了提高金融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构建了复合型高职金融人才能力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复合型金融人才,融合了多学科的专业知识。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金融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其次,掌握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再次,熟悉网络营销的方法和策略,有较强的网络运营管理能力;最后,具备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现实中,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岗位需求具有多样性,需要不同层次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因此,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培养层次, 又可以分为基层业务人才、中级管理人才和高端决策人才。

四、高职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

我们在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通过重构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素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构建复合型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体系,如图2所示。

(一)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双元制”①、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和美国的合作教育②等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互联网金融时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产学融合、校企联合的办学体制,根据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互联网银行等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基层业务岗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教师、科研人员和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紧密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构建课程体系,教学与产业紧密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建设高素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一般来说,师资队伍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教学质量。因此,要想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金融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复合型师资团队应由企业专家、校内教师、公司高管、专业建设带头人联合组建,成员中既有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又有理论知识扎实的双师型教师。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专家和校内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在日常教学中,高职院校应聘请企业专家给学生授课,讲解互联网金融企业真实的项目运作和业务流程,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三)优化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

互联网金融人才,是集金融专业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多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工作岗位,例如互联网产品经理、网络运营管理、SE0/SEM、软件工程师、风险控制经理、信贷审批经理等,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实际的工作岗位,设置相应的互联网金融课程。

设置专业课程时,应将互联网金融的思维融入到金融教学当中,在现行金融学课程体系中开设互联网金融课程,例如网络金融、新型融资方式与操作、P2P信贷、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营销、电子商务、风险控制与管理等,優化课程体系,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岗位需求。

(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实际工作过程和岗位需求的特点,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互联网金融企业真实的项目运作,比如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网络营销方案的设计、P2P网络借贷项目实例、众筹融资项目实例和网络理财等,给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新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互联网金融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运用互联网方式进行教学,实现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学教学的结合。同时,还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小组讨论、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法、项目学习法、社会调研类的教学与学习组织形式。

五、结论

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复合型高职金融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互联网金融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参与,协同配合。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制定互联网金融人才规划,建立一个系统性的互联网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

高职院校应设计科学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互联网金融课程,优化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岗位需求;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更好的提升金融教学质量;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注释:

① 双元制: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成功的职教模式。

②合作教育:教育与产业相结合, 以产业为推动力量,政府、行业与学校相互协同。

参考文献:

[1]熊建宇.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06):86-88.

[2]郭福春,潘锡泉.融合与重构:大资管时代金融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5):156-160+165.

[3]张艳英,罗薇薇.互联网时代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廈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01):45-48+75.

基金项目: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7GGXJK108);广东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会科研规划项目“基于互联网金融的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YZJY161722)。

(作者单位: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