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汤中滋味

2019-03-11罗乃莹

中医健康养生 2019年1期
关键词:张晋清汤煲汤

本刊记者/罗乃莹

采访专家/张 晋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主任医师李玉芬 北京特级烹饪大师

千滋百味比不过洗尽铅华的一碗热汤。法国一位名厨曾说:一碗汤如同一束使人心醉的鲜花, 是对生活的一种安慰,能消除人们由于紧张或不愉快带来的疲劳和忧愁。

冬季,在家煲一锅热气腾腾的汤,细细品尝汤中保留的每种食材的鲜香,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了。不过,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喝汤,不同的人适合喝的汤也有很大区别。

汤品大不同

汤,是大量的水混合各种蔬菜、肉类以及一些其他佐料,经长时间文火慢炖形成的汁水。在不同人心中,汤有不同的代表。比如,广东人说的汤主要指老火汤,其他地区寻常人家所说的汤则根据食材、制法、用途的不同有不同的名字。此外,按照不同的功效、口感,汤也有许多类别划分。

北京特级烹饪大师李玉芬告诉记者,烹饪界常说的汤主要指吊汤。这种汤通常是厨师自制的用于烹饪的高级汤料,一般可分为高汤、清汤及奶汤等。

吊汤主要是用富含鲜味的鸡、鸭、猪、牛、羊、火腿、干贝、香菇等原料熬制而成,也有无肉无蛋的素汤。

奶汤

清汤

高汤:常用于美化各种菜肴的味道,一般餐馆后厨中连续滚煮、连续取用补水的汤就属于此类。这种汤可用大骨头熬制,成本较低,煮面、做菜时,常用它做底汤提鲜。

清汤:常用于高级筵席的烧、烩或汤菜烹饪。用富含鲜味和蛋白质的原料熬制成汤后,用鸡茸吸附汤中的油脂、杂质,最终汤色清亮。

奶汤:令蛋白质充分溢出,让汤呈现出奶白色,故而得名,常用于高级筵席的奶汤类菜肴的制作。

大家可能听说过一道国宴菜——开水白菜。这道菜听起来朴素,但可谓大有乾坤,其关键就在于汤。名为开水实则是把汤熬到至清。这汤要用老母鸡、老母鸭、火腿、蹄肉、排骨、干贝等食材分别去杂质,入沸锅,加入料酒、葱蒜等调味品,至少熬4小时,再用剁烂成茸的鸡胸肉,灌以鲜汤搅成浆状,倒入锅中吸附杂质。反复吸附两三次之后,锅中原本略浊的汤水便会呈现开水般透彻之色,香味浓醇敦厚,不油不腻,沁人心脾。

除了这些饭店里的“高级”汤,紫菜蛋花汤、西红柿鸡蛋汤更为常见,普通家庭制作起来也更加简便。

开水白菜关键在于汤

此汤要用老母鸡、老母鸭、火腿、蹄肉、排骨、干贝等食材分别去杂质,入沸锅,加入料酒、葱蒜等调味品,至少熬4小时,再反复吸附杂质。

“如果以喝汤为主,要煲出的汤比较浓,最好冷水下锅,这样蛋白质会充分释放在汤里;如果以吃肉为主,煲出的汤比较清淡,让味道保留在肉里,则更适合用热水下锅。”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介绍。当然,汤的味道浓淡与熬制时间、火候关系更为密切。如果想要喝上一碗鲜香浓郁的汤,可以适当多煲一会儿。

脾胃弱的人应少喝油汤

张晋说,正因汤的营养成分高且食用方便,营养不良和咀嚼功能不好的人应该喝汤。但脾胃弱的人不容易消化油脂,且容易滑肠、大便溏泄,应少喝油汤。

喝汤因人而异

“有人经常感慨自己什么都没吃,只是喝了点汤怎么还会长胖。其实很多汤里面有不少油脂和蛋白质,热量不低。”张晋说,正因汤的营养成分高且食用方便,营养不良和咀嚼功能不好的人应该喝汤。但脾胃弱的人不容易消化油脂,且容易滑肠、大便溏泄,应少喝油汤,这类人喝汤前可以先撇去油脂;如果大便干燥、舌苔厚,这类人不要喝浓汤,可适当喝清汤。

其实,喝什么汤都要根据自身情况、体质,经中医辨证去判断,并根据身体情况变化随时调整食材。因为汤里食材有性味的差别,不同的汤也有不同的营养物质以及功效,例如牛肉汤健脾增肌,黄鱼汤补肾,带鱼汤健脾等。

“煲汤可供选择的食材搭配其实有很多。”张晋向记者介绍了她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几种食材。山药久服轻身延年,因此山药入汤是很好的选择。牛肉萝卜汤中萝卜顺气、养胃,还可以令牛肉易炖煮,牛肉和萝卜是非常好的煲汤组合。

另外,冬瓜有健脾、降脂、减肥的功效。凉性的冬瓜皮煮汤有利水的作用,与牛肉丸或虾丸一起煲汤,口感清爽。此外,煲汤不仅可以加入蔬菜和肉,薏苡仁、豆类等食材也可。

煲汤有讲究

煲汤一般要用砂锅或者瓦罐,这样方能充分保留食材的鲜味。因为砂锅和瓦罐的材质可以使锅体均匀受热,尤其是煲汤一般需要小火、长时间地熬煮,受热不均匀会影响汤的口感以及营养成分的释放。

张晋介绍了几点煲汤时的注意事项。

1.水量

一般加水量是食材量的3~4倍,煲汤过程中不能再加凉水,因正加热的肉类遇冷收缩,蛋白质不易溶解。

2.火候

煲汤时最好按照先大火、后中火、再小火的顺序,火候以汤沸腾程度为准。小火慢煲时中途不能打开锅盖。

3.煲汤时间

根据食材的不同,煲汤时间的长短也不同。一般鱼汤熬1小时,鸡汤、排骨汤熬2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太长,有可能破坏食物中的氨基酸,汤中嘌呤含量也会增加。

但有一些汤情况特殊,如云南一些地方有用附子煲汤的习惯。附子有毒性,因此需要炖煮很长时间,直到不麻舌。需要提醒的是,煲汤时不要自行使用附子。

4.放盐

许多饭店大厨的经验是早放盐会让汤中蛋白质凝固,鲜味不够,口感也不好。此外,不建议再往汤中加味精、鸡精提鲜。

专家提醒

尽管汤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喝汤并不能替代进食肉、蛋、奶等蛋白质。

猜你喜欢

张晋清汤煲汤
夜的清汤
4大煲汤误区,你犯了吗?
远去的清汤担
张晋蔡少芬:风雨过后,陪你看风景
张晋蔡少芬:风雨过后,陪你看风景
煲肉汤别超过两小时
一碗清汤的想念
秋凉天寒,乐氏同仁教您如何煲汤进补
吃火锅最怕遇到的八种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