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南 篆角花倮人的荞年节

2019-03-07林颂

云南画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祭坛神鸟崇拜

林颂

花倮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他们自称为布艮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花倮人有自己的原始崇拜,他们崇拜养子。

花倮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他们自称为布艮人,现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州的广南县和西畴县的石碑坡、九坪、龙汪洞村和曼竜等村,全国总人数约3000人。花倮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千百年来,他们用自己民族丰富多彩、风格特异的舞蹈,如:葫芦笙舞、弦子舞、闹丧舞,加上神秘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把花倮人的文化、风俗、精神传承至今。

花倮人有自己的原始崇拜,他们崇拜荞子。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花倮人都到原始森林里捕猎去了,村庄不知为何燃起大火,大火烧毁了他们的房屋、财产和粮食。绝望中,一长者在废墟中找到被碗覆盖着没被烧毁的一碗荞子。他们以这碗荞子为种子,才得以生存、繁衍。

除了荞子,花倮人还崇拜鱼。传说在远古时期,花倮人从外地迁徙到广南县和西畴县的途中,遇到连续不断的大暴雨,暴涨的河水拦住了去路,饥饿和寒冷困扰着花倮人。到农历四月的一天,河上出现一道彩虹,一对巨大的鱼游过来,首尾相衔,搭成桥,花倮人从鱼背上安全过河。从此,花倮人把鱼当作神来祭拜。

传说中花倮人被鱼搭桥相救是农历四月,荞子也是农历四月耕种,于是他们便把农历四月第一个龙日定为花倮人最隆重的节日,就是人们今天说的“荞年节”或“荞菜节”。

2018年5月23日早上10点,我们就来到石碑坡村的头龙祭坛,只看见两个村民在挑水找柴,说是么公去赶街了,要下午1点30分才祭祀。我们便回到乡政府休息到1点钟才去祭坛。到了祭坛,么公杨家兴说,今年他78岁了,千祭祀这个行当已经50年了,村里有80户人家,每年安排6户人家轮流杀猪祭祀。今天是23号(属兔),是祭头龙的日子,得先杀一只小鸡向山神和给龙神报告一下。1点50分吉时,么公把鸡供奉到祭坛前,念动咒语杀鸡祭祀,祭祀结束。

2点20分吉时,开始杀猪祭头龙,300多斤重的两头大肥猪在么公的咒语中应声倒地。6个村民七手八脚地给猪刮毛,足足整了3个钟头才把猪打理干净,进行头龙祭祀,祭祀完毕,6人把猪运回村中的大榕树下进行分解。肉得分解成80份,每户可以分到6斤肉,他们一直分到晚上10点钟,当晚各家各户就要在各自的家中进行祭祖。

2018年5月24号(属龙)早上10点30分,祭祀二龙开始,么公杨家兴在祭坛前(大榕树下)摆上祭祀都要用的荞子、荞菜和鱼,在么公的招呼下,村中妇女向祭坛叩拜感恩荞神和龙神给予花倮人生命。祭二龙结束,村民围着千年古榕树跳起葫芦笙舞欢庆荞年节。晚上,部分村民在村中的文化广场举行篝火晚会,跳起葫芦笙舞,他们边跳边喝酒,直到拂晓才散去。

每逢荞年节,全村的男女老少聚于村头的龙树下跳葫芦笙舞。葫芦笙舞是以葫芦笙乐曲的响起作为伴奏,妇女们排成排,闻笙起舞,从头部至足踝一刻不停地呈“S”形摆动,动作简洁明快、粗犷热烈。葫芦笙舞的动作主要表现种棉、收棉、纺棉、织布等劳作的情景,保留了原始舞蹈的神韵。1987年,中国当代舞蹈之母、第一任全国舞协主席——戴爱莲到西畴县的曼龙村考察花倮民间舞蹈时,赞赏花倮葫芦笙舞说:“这是中国式的迪斯科,应该把它介绍到外国去!”。

對于葫芦笙舞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花倮人的祖先在迁徙途中,只剩下一个叫玛索的妇女和女儿红妹相依为命。红妹被邻近的一条蛇精卷去,玛索哭得死去活来,躺在荒山上又累又饿,随手采下身边的荞子吃下,不久她就生下一男孩,并很快长大成人。一天,飞来一只神鸟,不停地对男孩叫:“姐姐红妹,姐姐红妹。”男孩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流着泪,把红妹被蛇精卷去的事告诉了男孩。男孩一怒之下,跟着神鸟来救红妹。神鸟停在田间一只巨大的葫芦上,不停地用嘴啄击葫芦,发出奇

1/78岁的么公杨家兴正在杀鸡祈祷

2/村民们在刮猪毛

3/花保妇女的上衣

4/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花保葫芦笙舞”特的乐曲声。男孩采下葫芦,制成葫芦笙,和神鸟来到蛇洞吹响葫芦笙。顷刻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蛇精在葫芦笙声中不断地呈“S”形扭动,尾巴完全放开了卷着的红妹,直到气绝身亡。姐弟回到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花倮妇女就以跳葫芦笙舞来驱逐缠在身上的“蛇精”。葫芦笙舞一直流传,被称为原始歌舞文化的活化石。

花倮妇女上身穿较短的无领襟衣,用红、黑、蓝、绿、白五种颜色的布料裁剪成三角形小块拼合缝制,色彩斑斓,下着长裤,围青色长褶筒裙。上衣:右衽齐脐短花衣,衣服用色彩鲜艳的三角形彩布拼镶而成。衣服上还绣有鸟嘴、鸟眼睛、鸟脚等花纹图案。裙子:裙子为黑色齐脚踝长简裙,后要部系上三角形布块和红绒线泡缨制成的飘带,远观似凤凰尾。花倮人没有文字,在服饰制作中,花倮妇女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绣出绚丽多姿的服饰图案,将花倮人的崇拜和传说以各种图案的造型寓意于服饰上,形成一部无字史诗。

花倮妇女鲜艳夺目的服饰代表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三角头饰代表的鸟首及衣服上关于鸟的图案,表示鸟也是花倮人的图腾崇拜。花倮人在迁徙过程中得到红色神鸟的帮助,花倮妇女的服饰上三角形鳞片代表高山和树叶,是原始社会“以树叶为衣”的历史记录。

猜你喜欢

祭坛神鸟崇拜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神鸟加赫加
神鸟
燃烧的祭坛
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特点及其内涵继承
偶像面面观
献给我不真实的爱人
我的爸爸是超人
神鸟张
爱情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