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唠叨

2019-03-05杨晓清

关键词:祥瑞家门角落

杨晓清

【导语】

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总是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唠叨,也正是在这一声声的唠叨中,我们慢慢地长大。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唠叨”的呢?快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吧!

【杨老师】

看到“唠叨”这个词,我们的脑海里就能切换出形形色色的人。简则唠叨生活细节,繁则唠叨人生哲理;亲则源自于父母,疏则来自于路人。唠叨声就如那泉眼冒泡时的“咕嘟咕嘟”声,在生活的每个角落轻响……唠叨在你的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你有哪些因唠叨而引发的事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对“唠叨”的感悟吧!

【叶思婕】

每次一进家门,就会听到外公非常有磁性的声音:鞋要放在鞋柜里;吃饭之前要洗手;书包自己背回书房;书桌自己整理,不要搞得像个鸡窝似的,家里整整齐齐才舒服……外公的唠叨声一直在我耳旁环绕,不绝于耳,听得我心烦意乱!

但是那天我一进家门,突然觉得家里安静得出奇,仿佛都可以听到针掉到地上的声音。我心里竟然感到空落落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外公的唠叨已经和家中的空气融合在一起,遍布在家里的各个角落。呼吸时缺了唠叨总似少了一味,角落里少了唠叨总觉得空荡。我居然想念起往日外公的唠叨声了。

【应孔泉】

“唠叨”本是一个贬义词,形容话多。但有时,我觉得它是一个褒义词,当它来自我妈妈的口中时。

妈妈经常在我写作业时,不断“嗡嗡嗡”地唠叨着,我还常常任性地对她说:“真烦!”但“摔了跟头”之后的我便明白了,那并非唠叨,而是多年总结出的经验。考试用的方法是妈妈手把手教的,写字时的正确姿势也离不开妈妈的唠叨督促……妈妈的唠叨就像一个万花筒,总是以同一种形式出现在我的身边,但却能幻化出各种美丽!

【林祥瑞】

唠叨,是大家孩童时必然会遇见的一个“伙伴”。它有时会让许多孩子感到心烦。它通常出现在长辈的口中,尤其是爷爷奶奶那一辈。他们总是会在我们面前反反复复地念叨一些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东西。比如“天冷了,要多穿件衣服啊”“别只顾着玩,要多学习啊”“注意安全,别乱跑”之类的话。

但是在长大离开家后,我们可能会感到身边好像少了些什么似的。对,就是唠叨!即使那些徘徊在耳边的话早已消失不见,但我们仍会清楚地记得。那是因为唠叨有一种“亲切感”。它会让我们牢记:离家后,要常回家看看。

唠叨,其实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叮嘱”。

【杨老师】

叶思婕同学娓娓道出自己对外公的唠叨的思念之情;应孔泉同学在“唠叨”的褒贬义之中,体会到了妈妈的唠叨对自己的积极影响;林祥瑞同学以对比的方式领悟出了唠叨中的“亲切感”。同学们都用平实的文字真切地描摹出唠叨的模样,睿智地道出唠叨的各种含义,真棒!

猜你喜欢

祥瑞家门角落
荣梓杉 穿越隐秘角落 走向浩瀚太空
被遗忘的角落
孔祥瑞:“蓝领专家”坚持创新
角落
昔日皇帝:把“祥瑞”当马屁
我的月亮分给你
田中精机转型求“祥瑞”
选对绿植 角落也有春天
最快回到家
十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