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的生命风旗

2019-03-05相宜

上海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豆芽故乡生命

相宜

人生漂泊的旅程从故乡的印泥起始,生命的底色一圈一圈向外扩展,漫延出深深浅浅年轮般的印记。回望来路,百感交集,每个游子皆是如此。生于乡村,活在城市的青年作家邓安庆,在城乡间拉开一段“柔软的距离”,被迫地成为天然的观察者,以简洁而平实的笔法谱写了一曲哀伤的乡村生命挽歌。小说《豆芽》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关于故乡童年玩伴的生死故事。夏斌小时候灰头土脸,头大身子细瘦被大家叫作“豆芽”,他比“我”小十岁,因是邻居又是本家,两人亲如兄弟。小说开篇从母亲电话带来豆芽病危的噩耗开始,“我”踏上了归乡奔丧的旅程。

“奔喪”,是所有与故乡有关的词汇里最使人悲伤的一个。“我”作为豆芽短暂生命的参与者、见证者与记录者,是他成长路上的避难所,是联系父母的电话,是在豆芽离家寻母的漫漫长夜中,沿着长江大堤驮着他回家的自行车。此时,“我”作为一个从乡村来到城市学习工作生活,改变了命运轨迹的“榜样”,无暇顾及归乡之路上花木灿烂葱茏,三个小时的路途回忆起生命里与豆芽有关的四个片段,勾勒出他的匆匆一生。豆芽的成长是现代乡村生活的缩影,是大多数命运没有被改变的乡村孩子的样本。出生于1980年代至今的乡村孩子经历着城乡巨变的病症,越来越多的儿童被遗落在乡村,跟随着老人,寂寞生长。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父爱母爱的缺席,爷爷奶奶粗鲁又无力的管教,让调皮又纯真的小豆芽心无所依,慢慢地在垂头丧气的软弱中变得执拗,越来越沉默。

“暗沉的夜色扣在静默的村庄之上,屋前草丛中零星一粒两粒虫鸣声。远处的长江大堤像一抹粗重的黑条把我们这些人束缚在其中。”邓安庆散文化的叙述语言,带着泥土的朴实与日常生活的平淡,创造了一个真实、残酷又压抑的乡村,万物沉默着生,沉默着死。表面平静,内里汹涌,作者在文中敞开的是乡村生活的日常,而读者却分明感受到生命的无常。豆芽的父亲夏志良曾经在妻子和母亲的争吵中,一言不发,带着乡人固执的狠劲,拿出刀子割自己的手脉。在妻子和其他男人离开后,他带回一个说普通话的女人,使原来颓败的生活被吹起丝丝涟漪。在夏家铁匠铺父子沉默又默契上下敲打的纷飞火星旁,于霞温柔地打扫、送饭。豆芽从“后母”身上获得了缺失已久的母爱,他们一同进城看电影、买新衣,豆芽从来没有体验过如此这般亲情的关爱与照料。全文的暖色正来自于这个乡村外来者的介入,念念不忘的暖意从每个人心底苏醒、升起,生活似乎在慢慢变好。

然而,现实往往使人有多快乐,就令人有多绝望。于霞在一通通电话中,收拾好东西,留给豆芽一百块钱,与往常一样,跟夏志良说“我走了”,就再也没回来。无力于婚姻、家庭、孩子的失败主义者夏志良再次割腕,在乡村的不语中寂寥地死去了。“豆芽家黑着灯,稻场上的衣服还没有收,风吹起来的时候,衣服在晾衣绳上飞动,一错眼还以为是一群人在走动。”村里的壮汉抬着匆匆入殓的棺材,在无风无云的秋天走过整个垸子,“地里还有人在捡棉花。沿途人家默默站在自家的门口,看棺材抬过去”。男孩成长为少年,沉默着抵抗着周遭所厌恶的成人的一切,变成了“难以驯服的野兽”,面目模糊。最后,被“朋友”打成重伤,躺在草丛中,念着“妈,霞”,死在了医院,成为被焚烧、被敲碎的细白的骨灰。

乡愁化作了一方棺材、一缕青烟、一个坟头,从今往后,彼此真切的生命连接不再有未来,而永远停留在过去。亡者的魂灵被召回故乡安息,生者的肉身继续在人间世流浪,作者写出了熟悉的人物们粗野又细腻的生存状态,柔弱又坚韧的生命形状,以及在这片热闹又悲切的乡村原野上的生与死。吊唁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是生命依依不舍的最终狂欢,“稻场最右边的木架上,芸香晾晒的衣服,经风一吹,衣袖飘动,仿佛有个无形的人在飞”。这些飘荡的衣物,就像是乡村的精魂,那些没有被生活善待过的哀怨与所有幻想过的美好,在空中重新鲜活,在田野上终于纷飞为人的形状。邓安庆在城市的万家灯火中,带着对乡土天然的亲近与自觉的观察,在笔下的乡野领地上竖起一张张沉默不堪又飘舞不屈的生命风旗,希望把住那些把不住的事体。

猜你喜欢

豆芽故乡生命
豆芽成长记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豆芽
故乡
星星豆芽
神奇的豆芽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故乡常在我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