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AM教育在生物教学上的应用
——以“模拟核酸电泳”为例

2019-03-05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中学066200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9年1期
关键词:调光滤纸电泳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中学(066200) 朱 昊

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241002) 吴志强

STEAM课堂,作为STEAM 教育理念实施、培养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备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阵地,一直是国内外STEAM 教育研究者的研究重点。而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支持学校形成教师实践的共同话语、支持教师的反思性学习,还能够促进教师思考其教学如何才能支持学生达成最佳学习效果。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对DNA进行鉴定,但电泳仪设备价格昂贵,大部分学校还未普及。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选用身边的简易材料自制电泳仪进行实验。

1 实验原理及目的

实验原理:生物大分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通过自制电泳仪使生物大分子在滤纸上运动,用染料代替生物大分子,观察其在滤纸上的运动轨迹及终点,即可模拟出生物大分子最终的运动位置。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染料是否移动来验证自制电泳仪的可行性。

2 实验过程及结论

2.1 准备实验材料

准备2个塑料盒,1个塑料板,1 mol/L甲酸溶液处理过的中性滤纸,染料(甲基蓝、亚甲基蓝、甲基紫、溴酚蓝),NaHCO3溶液(代替真正的缓冲液)。

2.2 实验操作步骤

把小盒放在桌面上,用塑料板相连,将中性滤纸放在塑料板上,使两端都可与盒底接触,在小盒内倒入NaHCO3溶液并插入铜线,在靠近电源“+”极的溶液处分别滴4种染料,闭合开关。实验开始后,用万用表测出滤纸电压,通过转动调光开关,使滤纸上的电压达到80 V,电泳30 min。

2.3 实验现象

4种染料均有不同程度的移动,其中甲基蓝的移动尤为明显,但都有严重的拖尾现象,并且与阳极(在电化学中给电解质溶液通电,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导体棒为阳极,反之为阴极)相连的铜棒上出现了绿色物质(铜绿),而阴极产生了气泡(氢气)。根据笔者的推断与分析,阴极与阳极在通电的情况下均发生了化学反应。阴极反应方程式应为:4H++4e-=2H2↑;阳极反应方程式应为:2Cu++2OH-+CO32--4e-=Cu2(OH)2CO3。

2.4 实验结论

通过对染料的电泳现象进行分析,染料在滤纸上发生明显的移动,说明本次实验较为成功,自制电泳仪的可行性较大。

3 模型的选择与制作

由于电泳时需要80~110 V的直流电压,所以可将家用220 V交流电压通过变压整流得到,学生通过参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物理实验教科书的课提研究得知:一个小变压器(220 V的变压器)和一只整流二级管(如1N4007)可连接成最简单的半波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半波整流电路

改进一: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整流出的直流电不仅有半波直流电,还有脉动直流电等。所以学生对电泳仪需要什么样的直流电产生了疑问,于是查阅相关数据,最终确定了电泳仪应为脉动直流电。对于如何得到脉动直流电,查阅资料后确定要用4根二极管接成如图2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

图2 桥式整流电路

出于安全考虑,将4根二极管焊接成如图2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会使二极管两端的导体暴露在空气中,通电时如不慎触碰,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缠上绝缘胶带,则会使其体积变大。所以,笔者经过思考选用了如图3所示的D25SB80整流电桥,即可减小装置体积,又提高了装置的安全系数,并且造价低廉。

图3 整流电桥

改进二:本实验中需要用到变压器起到降压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水的电阻较大(用万用表测得水的电阻大约为10 MΩ),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负载到电泳部位的电压到不了理论上变压的值。除此之外,变压器还有以下诸多缺点:①质量比较大;②价格偏贵;③不易得到想要的电压;④电压范围不可调。综上所述,变压器在实际操作中不可用。通过查阅有关改变电压的装置并筛选后,确定了价格低廉、体积较小、可调节电压范围的调光开关来替代变压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4 模型的组装与预期

通过以上分析,选用调光开关与整流电桥作为电压的电学原件,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于是一次性购买了2个整流电桥与1个调光开关。学生从家中带来1个带插头的导线(含2根导线)、3根不带插头的导线、2根硬导线(导线里的铜作电极),连成如图4所示的电路。

图4 实验电路

通过电焊将插头上的2根导线及不带插头的3根导线焊接成如图4所示的形状,并在焊接处缠上绝缘胶带,由于调光开关自带外盒,而整流电桥的体积比较小,并且可以装在调光开关与外盒的空隙中,这样即可把整流电桥与调光开关合为一体,从而进一步缩小体积。将接出的2根线与硬导线相连并进行焊接,将接头用绝缘胶带粘好,并用钳子在导线的一半处将绝缘皮去掉,露出铜棒,用示波器检测波形,发现与脉动直流电的波形基本吻合,说明得到的确实为脉动直流电,用万用表测量其两端电压,其可调范围为120~220 V。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铜线要给蒸馏水通电,测得水的电压可得其电压可调范围为80~180 V。通过实验的结论可推断,本实验滤纸上的电压能到达预期值。

5 基于STEAM教育的实验改进

由于滤纸上存在严重的拖尾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把滤纸换为凝胶,从而按照中学生物学提出的凝胶电泳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电泳。在进行实验前,选一个废弃的塑料小盒,用来装凝胶,在废弃的载玻片固定盒中拆取类似梳子的装置,并与塑料盒组装到一起(梳子插在塑料盒边缘但不插到底),形成了制胶装置。用电子秤称取1.5 g琼脂,定容到100 mL,由于琼脂微溶于水,所以采取加热法使琼脂溶于水,配成100 mL的琼脂溶液。在未冷却的情况下沿塑料盒一侧倒入,待冷却后形成凝胶并拔出梳子,将之前配好的染料分别与丙三醇混合,使得染料滴入梳子孔里而不上浮。待凝胶冷却成功,将染料滴入梳子孔中,取大玻璃皿,加入NaHCO3溶液,将凝胶及塑料盒一同放入大玻璃皿中(溶液应没过凝胶)。然后将导线放入溶液中通电,并用万用表测出琼胶电压,通过转动调光开关,使滤纸上的电压达到80 V,电泳30 min,结果出现的条带无明显拖尾现象。

为了更加接近真正的凝胶电泳,可用真正的缓冲液进行实验。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把NaHCO3溶液换作缓冲液,用80 V的电压电泳20 min,出现了清晰的条带,达到实验效果,完成了用自制电泳仪进行真正的凝胶电泳实验。值得注意的是,用缓冲液进行实验时,学生发现阴极有气泡生成,而阳极的铜棒被溶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想到用惰性电极(碳棒)绑在铜棒上,使碳作为电极,防止了电极的溶解,实验结果也令人满意。

6 反思

在整合STEAM 课程方面使用最多的有两类,一类是基于项目的STEAM 课程,一类是基于工程的STEAM 课程。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这两类课程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体现了以工程为中心,这就决定了以工程为中心进行STEAM 课程开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次实验以生物学—模拟核酸电泳为实验的最终目的,物理学—自制电泳仪为实验的关键要素,电化学—分析实验现象为解决问题的抓手,实现了多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同一主题下,从不同维度,将多种思维方式应用的实际操作中,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随着国内学者对STEAM 教育的重视,人们开始关注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真正落实、实施。因此,STEAM 课堂教学研究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猜你喜欢

调光滤纸电泳
服务区LED照明调光算法探究
辅助阳极在轻微型厢式车身电泳涂装中的应用
全海深ARV水下LED调光驱动电路设计
浅谈公路隧道照明调光方案比选
基于单片机的大棚自动调光设计
PPG第四届电泳涂料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浅析滤纸的匀度对滤芯过滤性能的影响
高抗水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工业滤纸中的应用
浅析滤纸透气度与初始压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