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多元文化视野下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探析

2019-03-04张文生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历史

高 昺,张文生

(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过程中,树立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有着强烈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无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其领导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无比自豪和所走道路的强烈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不仅造福了十三亿中国人民,更具有世界意义。

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探讨新时代多元文化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就更具有可信性,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加速推进,多元文化并存是现实,也是大势,政治霸凌不得人心,文化强权也将会被全世界所抛弃。各个国家、民族在发展中保持自己的文化传承和民族特色,是不可剥夺的权利。这是任何强权国家和势力所无法改变的。

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铸就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和底蕴深厚的优秀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开端,有黄帝统一各个部落,开始耕织,发明文字的传说,有尧舜禹禅位让贤的佳话,夏商周时期,有吊民伐罪的故事。一脉所传,天下一家,求真求善,开民族流传之先河。

到春秋战国时期,文明兴盛,学术繁荣,诸子百家,各展所长。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尤其以儒家、道家、法家和兵家最盛,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根基。

在这些学说流派中,儒家的以人为本,重民轻君,修身养性,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的为人标准,等等重要学说和思想,至今为中外学术界所传承研究,受到极大的赞誉和重视。

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底层人民的抗争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提出了深受广大人民拥护的口号,如“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路不平有人踩,事不平有人管”,“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表现了劳动人民敢于反抗斗争的精神。

这些优秀的文化思想,贯穿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之中,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深刻内核。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为我们民族古代那份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光荣。

二、鸦片战争以来资产阶级开创了中国的民主文化

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我们民族的发展落后了,并因此经历了近代以来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历史巨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个历史时期,我们的民族文化在西方文明面前不堪一击,颜面尽失,自信全无。我们民族在近代历史上遭受了无数的侵略和屈辱,英、法、德、意、俄、美,西方列强无不从腐朽没落的清王朝那里侵吞掠夺,获取利益。一言恫吓,就割地赔款,民族尊严,丧失殆尽。民族的衰落和苦难,唤醒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热忱,从那时起,就涌现出了无数的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爱国志士。他们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抛妻舍子,抛头颅,洒热血,为国赴难,反抗列强的侵略,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是他们中的杰出分子,他们积极开展推翻清王朝统治,不怕流血牺牲。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民主共和精神。

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血脉中流淌着的奋发图存,顽强不屈的文化特质。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铸就了最具活力的精神文化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由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把救国图存的目光投向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在俄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于是,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中国的民族革命同工人阶级和贫苦的农民阶级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完成了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几代人中国人的梦想,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自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场历史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中,不仅实现了阶级解放和民族独立,最主要的是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思想体系和文化精神,那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延安精神为代表的文化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几千的历史上所没有的,是充满了无限生机的。它植根几千年来中国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又把西方最先进的社会思想——马克思主义融汇进来,是至今人类历史上最为先进的思想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多年的战乱,我们国家满目疮痍,一穷二白,没有任何的现代工业基础,农业也处于落后的小农经济时代,水平低下。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四万万人民开始了新中国的建设。正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国民经济建设的时候,当时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并派兵台湾,公然干涉中国的内政,从而导致中国出兵朝鲜,开始了和世界头号强国在自家门口的保家卫国之战。这场在中国家门口的战争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胜利而告终,他们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号称“联合国军”的十六国联军,大长了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志气和威风,一扫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任人欺凌历史的阴霾,奠定了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和信心。

在毛泽东等第一代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一边战斗,一边加紧经济建设,并先后完成了我国工业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制度和分配制度。到1976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长长的足迹,为以后的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辈们和建设者们的身上,同样流淌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高尚的情怀、矢志不渝的精神这样优秀的文化特质。

经过28年的革命,70年共和国的建设,历程艰难,时间久远,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和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飞跃,也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先进的民族文化理念,这是新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中坚持文化自信的核心和基石。

四、中西方文明冲突中对西方文化的反思

西方文明的发展历史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资产阶级的兴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远远超越了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成为了人类社会的主导力量。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在科学技术上也全面超越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地区,西方列强在全球开展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殖民活动,大肆入侵落后的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地区,进行资源掠夺和市场瓜分,造成了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血腥一幕:驱赶屠杀美洲、澳洲的原著民,捕猎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变卖为奴隶,画夺土地,建立种植园,其过程极其残酷,惨无人道。在东亚,则运用军事手段,逼近中国、日本开放市场,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吞掠夺,无所不用其极。其中英法联军火烧我国圆明园、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抢、掠,极尽强盗之能事,哪里有文明人的影子。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很快走上了西方的道路,1895年的甲午战争,除了索取巨额战争赔款,还侵占了中国的台湾岛、澎湖列岛。二战期间,更是图谋全面侵占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美苏二大政治军事集团的瓦解,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独大的世界政治格局,西方政客和偏颇的政治理论家十分得意,认为社会主义到了穷途末路,欢呼着资本主义即将成为人类最终的社会制度。在此背景下,西方政客极唾弃污蔑社会主义制度之能事,并对我国进行一系列的封锁和制裁,企图一举推翻我国的社会制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这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

同时,我国的发展还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大的活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更世界和平的倡导者和捍卫者。

中国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给任何国家和地区带来战争和伤害,相反,在我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以西方发达国家为首的军事集团和势力,给世界各地来了频繁的战争和灾难,造成了大量无家可归的难民。伊拉克、南联盟、利比亚,国家被战火摧毁,政治动荡,经济瘫痪,人民流离失所。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应该被反思,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应该被人们所接受,只要不被蒙蔽了理智,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深广的智慧

首先来源于对文化的深入了解认识,要清楚的知道自身文化的起源、发展、变化和现状,只有在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自信。其次,要区分清楚主流文化,即社会主流价值追求,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一个社会中可能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我们必须清楚的区分其中的主流文化,并以主流文化为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并且只有坚持这种价值追求,才能在全球化中各民族文化、各种价值观的碰撞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使我们不易受外国文化观念的影响,从而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保持足够的自信心。最后,要坚持包容、创新的理念,全球化的文化逻辑正在日益增强,全球所有国家和各民族的转型在新时代都无法脱离全球化文化景观来封闭的完成,同样,我国的文化发展和转型中必须包容的接受各类文化精神和各种文化价值,并以我国核心价值观为标准进行有选择的取舍、创新,从而形成新的文化精神。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民族历史
我们的民族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