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足球运动损伤特征与因素分析—以开封市高校为例

2019-03-02范保柱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灌篮 2019年20期
关键词:开封市足球运动概率

范保柱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足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广泛,被称为世界的一大运动。在中国也有广大的足球爱好者与参与者,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更加推动了足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不仅是职业联赛,校园足球参与者也越来越多,开展的更加广泛。

足球运动属于同场对抗运动,比赛节奏快,持续时间长,身体对抗十分激烈。职业足球运动员往往会比赛或训练中经受很严重的伤痛。而作为非职业运动员的校园足球参与者们并未经过专业训练,往往受伤的概率更大[2]。本文通过对开封市高校校园足球运动员运动为例,对损伤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为以后校园足球的伤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开封市各大高校的足球运动爱好者,参与者。主要分为三个组别,运动训练组,体育教学组,非体院组(主要为各院系足球队成员)。每个组别40人,共计12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文库中查找“校园足球”,“运动损伤”等关键词获得相关文献,经过阅读与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相应帮助。

2.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询相关问卷,进行整理与借鉴制定成《开封市大学生校园足球运动损伤调查问卷》,其主要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运动损伤情况两部分,共计120份。通过问卷回收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组别运动损伤特征

调查对象分为运动训练组,体育教学组,非体院组(主要为各院系足球队成员)。其中运动训练组40人,调查发现全体运动员均受过伤,受伤概率达到100%;体育教学组40人,调查发现有38人均受过伤,受伤概率达到95%;非体院组40人,调查结果有34人曾受过不同程度的伤,受伤概率达到85%。结果对比中运动训练组的受伤率最高,体育教学组的受伤率次之,非体院普系组最小。

(二)损伤部位及其特征分析

由表2可知高校足球运动员在参与足球运动过程中受损伤部位上肢,下肢均有,但主要集中于下肢,这主要与足球运动属于下肢运动。头颈部受伤率较低,分别为13.33%与6.67%,调查得知受伤人员主要为体育教学组与非体院普系组。手臂的损伤率为28.33%,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发生身体碰撞,到底过程中戳伤手指或发生手臂骨折,脱臼等情况。胸背的受伤率最低,仅为1.67%。小腹的受伤人数高达48人,发病率为40%。小腹的损伤类型主要为腹股沟拉伤。肌肉损伤类型可以分为慢性损伤和急性损伤。

膝盖损伤发生人次为52,发生概率为43.33%。膝盖损伤的型主要有,外侧副韧带损伤,内测副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韧带损伤,髌骨骨折等几种情况。脚掌与脚踝损伤发生人次分别为62与70次,损伤发生的概率分别为51.67%、58.33%。脚踝与脚掌发生损伤的概率也较高长时间的运动容易对脚踝与脚掌造成伤害。

表1 高校足球运动员不同组别损伤发生概率

表2 损伤发生部位及概率

三、讨论

根据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大学生足球运动的损伤进行统计,并对运动员进行访谈,得出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个人原因与外界原因两类。个人原因主要有:足球技能较弱、身体素质差、体能不达标、训练不科学、热身不充分、自我保护意识薄、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比赛后忽视拉伸与放松、受伤后恢复不充分导致旧伤复发等等一系列原因。外界原因主要有:运动环境与场地较差、运动装备选择不合理、运动队医疗条件差、训练时教练员安排不科学、比赛中裁判员判罚不当。

开封市高校大学生足球参与者除运训组外,体教组与普系组运动员多数都是在上大学后因个人兴趣才参加足球队接触大足球这一运动的,时间较短。因此足球技能较弱,在运球或踢球过程中技术动作运用的不合理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比如运动员在进行长传的技术动作时很容易踢到地面伤到自己的脚踝或脚掌[5]。

足球是一项都对抗激烈的运动,在比赛中很容易发生身体的碰撞,因此身体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身体素质通常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柔韧等[4]。职业足球运动员十分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职业运动员拥有十分强壮的身体,初中的身体素质保证了他在激烈的比赛中很少受伤。而高校足球运动员往往都是业余足球爱好者,并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足球训练,肌肉力量不足,特别是核心力量、速度与灵敏及柔韧性不够、体能蓄备不足等等[3]。

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后,运动员的身体会十分疲惫。肌肉紧张,乳酸堆积,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这种肌肉酸痛不是在运动结束后马上出现的而是在运动结束后1-2天后才出现,因此被称为延迟性疼痛[7]。肌肉酸痛多是由于肌肉损伤与乳酸大量堆积导致的。

据调查开封市高校足球场地均为人工球场,人造草坪,有一半以上的球场年代久远,磨损较为严重,平整度较差。球场颗粒填充不达标,在这样的球场上进行足球运动时间久了容易产生膝盖磨损,关节扭伤。开封市组织的高校校园足球比赛一律要求佩戴护腿板,禁止佩戴眼镜,佩戴护腿板可以保护小腿胫骨及其周边肌肉组织。足球是一项身体对抗激烈的运动,身体冲撞较多,学生如果在比赛中佩戴眼睛,如果发生碰撞,容易伤到眼球。因此合理使用运动装备能够有效的降低运动损伤发生概率[8]。

裁判在比赛的执法水平、判罚尺度会影响场上比赛的激烈程度,不当的判罚行为也会影响损伤发生的概率。不同职业联赛中,裁判的执法尺度也不尽相同。开封市高校足球比赛的裁判主要为体院足球专业的学生或业余足球爱好者,因此判罚水平参差不齐,有国家级裁判员、省级裁判员,本科足球专业学生,业余足球爱好者。对比赛的掌控能力较差,容易导致双方运动员情绪失控,动作过于危险,造成严重的运动损伤。

四、高校足球运动损伤预防

(一)加强专业足球教师、教练的培养

我国校园足球运动现处于发展阶段,根据调查发现开封市校园足球约50个足球队,仅运训队、体教队、校队有专属的教练进行管理与训练。没因此加强高校足球师资力量的建设在校园足球的发展中尤为重要。增加足球教练的数量,保证所有高校足球运动员都能够接受到科学的足球训练,专业的比赛指导在预防高校校园足球运动损伤预防中是重要一环。

(二)加强校园足球场地、器材设施建设

根据实地调查了解开封市高校共有7块足球场地,全部为人工球场,人造草皮,所有球场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且球场颗粒填充物不达标。在这样的球场上每天仍有大量学生进行足球运动,日常训练或比赛,而在条件如此之差的场地上进行运动,时间久了,会对运动员的膝关节造成很大的磨损[6]。只有配备齐全的设施运动员才能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才能提高足球运动技能。完备的足球装备可以降低运动员在进行足球比赛时受伤的概率。

(三)提高学生体育道德素养

校园足球运动员在参与比赛的时候,往往十分看重个比赛的胜负,有时候为了比赛取得冠军容易冲动,在比赛中动作过大或采取犯规动作恶意伤害对方球员。提高运动员的道德素养,避免高校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动作过大或恶意伤害对方运动员的行为发生,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

(四)提高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

足球比赛的特点导致了这一运动是一项高危运动。所以运动员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住重赛前热身活动准备运动不仅仅只是解放躯体僵硬度,而是应该使人体的各个内部器官、肌肉、韧带、关节及其周围肌腱等提升到适应比赛的节奏。个别运动员还应该针对性的对身体某些部位进行激活,特别是容易拉伤的腿部肌肉,原来的旧伤部位。

(五)加强医疗保障

足球比赛时配备一名专业的医生在场,在发生伤害时,运动员能够得到及时科学的医疗处理。在运动员受伤后能受到系统的治疗与恢复,尽量避免二次损伤。运动员长时间的训练与比赛很容易发生身体疲劳,运动能力下降,肌肉出现劳损,这会大大增加运动损伤发生生的概率。因此科学的身体健康监控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及时反馈运动员身体状况,做出合理的训练比赛安排,膳食搭配,作息规律能够有限的规避运动损伤的发生。

五、结论

本文通过发放问卷,查阅文献资料,访谈专业人员提出预防校园足球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的建议与意见。从而使校园足球 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足球运动产生损伤的情况进行改善,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来帮助学生减轻损伤事故发生的频率,为学生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另外,希望参与校园足球运动的学生能够不断地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加强对足球运动技巧的掌握,从而在日后参与足球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以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在足球运动中获得成长和快乐。促进我国校园足球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开封市足球运动概率
足球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概率统计中的决策问题
概率统计解答题易错点透视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概率与统计(1)
概率与统计(2)
河南开封市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成立
开封市祥符区开展“消夏义诊送关爱”活动
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足球运动的研究
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