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航物流业助推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的实证研究*

2019-03-01陈舒琦邵万清施兆铭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临港经济圈吞吐量

□ 陈舒琦,邵万清,施兆铭

(宁波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指出,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要充分发挥最大资源的作用[1],打造宁波“港口经济圈”,同时宁波作为浙江省“港航强省”的主阵地,承担着浙江绝大部分的海运进出口。如今,宁波市政府把打造“宁波港口经济圈”作为宁波发展的重中之重,着眼于发挥宁波的比较优势、优化区域战略布局、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

港口经济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增长点是因为它的发展关乎城市的经济贸易、金融保险、制造业、服务业等。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我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重大国家战略正在加快实施,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海洋经济、自由贸易区等,其中港口经济对宁波的重要性更为凸显[2]。宁波打造辐射长三角、影响华东片的港口经济圈,是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功能的关键载体[2]。港口是港口经济圈的核心圈,而物流业是港口的主要功能之一,物流是港口发展的基础。因此,物流业的发展对于港口经济圈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1 港口经济圈的内涵与特征

港口经济圈是港口经济与经济圈的集合,港口经济以港口产业经济为主体,以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为载体,以物流运输经济、临港产业经济、航运服务经济为动脉,经济圈则是以此而形成的经济组织形态。

根据圈层极化理论和点轴理论体现出港口经济圈的四个显著特征——圈层带动、线性辐射、网络引擎、产业支撑[3]。其中,圈层带动以核心区、辐射区、影响区三个层次环状式覆盖到港航物流和临港工业集聚区域。线性辐射有两个方向,其一,通过多式联运和信息网络向内陆地区辐射;其二,在远离海岸线的方向上进行海向辐射。网络牵引则是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来加强区域间经济节点的衔接。产业支撑是由“现代物流业+临港工业+航运服务+信息产业”四大模块构建的港口经济产业体系。本文所研究的宁波港口经济圈是围绕宁波港及海陆腹地城市的贸易、物流和临港工业等港口产业,由产业圈、市场圈和空间圈所组成的动态发展、系统开放的区域经济体系[4]。

2 港航物流业助推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的机理

港航物流业即港口和航运服务业,它在国际贸易、海上运输的带动下使宁波这座沿海港口贸易城市更加成熟发达,加之港口经济的圈层性和辐射性,促进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使港航物流反向助推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建设。

2.1 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港口自身在逐步发展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与优化,尤其是与港口关联性较大的产业[5]。借助港口物流业的强大产业联动效应,使之成为港口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增长原动力。

①通过支撑效应,港航物流业推动第二产业的优化。首先,港航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港口经济圈需要大规模的物流集群,物流集群的基础是多元化的资本集群。所以,港航物流的进步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临港产业企业的物流费用。其次,港航物流业的发展带动临港产业的兴起,不仅能解决很多社会就业问题还能增加财政收入,从社会生产总值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指标的增加而增长的情况来看,可发现港口的物流能力提高带动了经济的增长。

②通过集聚效应,港航物流业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港口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业的主导产业,有着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并利用集散功能,吸引到各种生产要素并促进资源合理分配,从而集聚到更多的物流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一系列的全套产业[6]。港口凭借自身优势,可以吸引到较多的物流企业,这些集聚于港口的物流企业拥有资源共享这一优势。所以,它们在进行自我提升的同时,集聚了越来越多的其他产业,使得临港区域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慢慢地增加了临港产业的增值服务,逐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临港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化。其次,港口物流有着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在全面提升港航服务业发展能级的同时,努力构建以高端航运服务业为基础,以大宗货物进出口、航运保险、航运信息等一系列的全套服务为支撑的宁波港航服务业集聚区,以此来逐步带动港口经济圈的建设[7]。

2.2 线性辐射能力的提升

宁波港是腹地型港口经济圈,它最为重要的通道支撑就是集疏运网络的通达性。宁波要发展港口经济圈,集疏运体系就是最好的辐射能力,宁波腹地与港口之间的交通网络越便捷,两者的紧密度越会增加。当货物运输的成本降低下来以后,货物到达港口的时间成本就会随之降低,进而提升宁波发展港口经济圈的线性辐射能力。

在宁波港口物流的飞速前进中,作为它的基础建设,集疏运体系也开始逐渐完善起来。从陆向辐射程度来看,宁波现已实现了以“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络为框架,将各类运输方式联合起来形成的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集疏运体系,在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均与周边城市建立了运输通道。与此同时,宁波城市还可以利用较为完善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高城市物流业的效率。

2.3 港口经济圈的发展形态

港口物流作为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已经在整个物流运作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承担着整个供应链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8]。随着港口物流的不断发展,不单单给港口自身产生一系列的利益,同时还对临港城市以及大面积的腹地构建积极的发展形态。尤其在促进临港城市的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以及就业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9]。宁波建设港口经济圈是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政策的表现,在这一系列国家战略背景下,加快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挥出宁波航运和港口物流的自身优势,合理配置港口资源,开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航线,进而充分显现港航物流产业的强大优势。

3 宁波港航物流业助推港口经济圈建设的经济效应

3.1 宁波港航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港口物流业较为发达,宁波通过集疏运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宁波港航物流服务的半径不断扩大,港口经济圈的范围得以扩展,已经从省内、省外扩展到长江中上游城市。根据《宁波市统计年鉴》整理汇总得出1990-2017年共28年的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PCH)、港口货物吞吐量(PCT)以及宁波市生产总值(GDP)(见表1)。28年来,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迅速,以港口物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远超过10%,可见港口作为海运的重要基础设施极大地促进了宁波经济水平的发展。

表1 1990-2017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以及宁波市生产总值

基于宁波港航物流新兴业态的迅速发展,宁波的港口信息服务走在了全国前沿,陆续建成了第四方物流平台、宁波航运交易所、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宁波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等。宁波的“一站式”航运服务也逐渐完善,口岸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可见,港航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呈现出较强的服务能力,但它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比较滞后、辅助产业市场主体品牌竞争力不强,高端的港航物流业发展较为滞后,为助推港口经济圈的建设,它还需要转型升级,利用平台优势加以创新,强化建设无缝对接的多式联运体系和系统整合的信息化体系等。

3.2 港航物流业推动港口经济圈建设作用的量化分析

港口和航运服务业是港口贸易城市成熟发达的标志,而港口物流承担着物流业运作中较为基本的物流服务和延伸出的其他服务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针对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建设,本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量化分析法来表现港航物流的重要角色作用。

3.2.1 指标选择

本文主要以宁波市的发展情况及其港口物流的发展进度作为样本,来研究宁波港口物流的运作情况对于宁波建设港口经济圈的影响。本文把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指标作为衡量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综合反映港口装卸运载能力及其发展规模,通过宁波生产总值GDP衡量其经济状况。

3.2.2 模型建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相互作用的主要建模方法,在数据分析中有着重要应用。由于在现实中,一个变量往往会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回归模型中需要把多个主要的因素都考虑进去。本文建立的模型为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一般式为:

Yt=β+β1X1t+β2X2t+μt

(1)

这里Y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宁波市生产总值,即GDP;X为解释变量,X1表示港口货物吞吐量,X2表示集装箱吞吐量,代表宁波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

3.2.3 相关性分析

为了保证所建回归模型的合理性,在建模之前要先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性分析,这里通过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及绘制回归散点图进行分析。利用Eviews6.0软件,可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图,如图1所示。然后将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与GDP做回归散点图,如图2所示。

图1 相关系数矩阵图

图2 回归散点图

从上图中可以得到,GDP与PCT之间的相关系数r=0.968247,GDP与PCH之间的相关系数r=0.995369,以及GDP分别与PCT和PCH绘制的回归散点图中可以发现,GDP与PCT和PCH之间都存在着高度的线性关系。

3.2.4 多元回归分析

将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集装箱吞吐量数据与宁波生产总值数据样本导入Eviews6.0软件建立一个方程对象,得到输出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方程估计结果

从输出结果可得到样本回归方程为:

Y=532.4607-0.004134X1+3.887738X2

(2)

3.2.5 模型检验

拟合优度指的是样本的回归方程与样本观测所得的实际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大小,可以用样本的可决系数的大小表示。其中的可决系数是用来描述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联系程度。

从上述输出结果可以得到,可决系数R2=0.990792,而修正的可决系数R2=0.990055,说明GDP的变化99%可以由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进行解释,可以说所建模型对样本的拟合优度非常高。

①F检验

针对H0∶β1=β2=0,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k=2和n-k-1=22的临界值F0.05(2,22)=3.44,由图3中结果得知F=1345.005。所以F=1345.005>F0.05(2,22)=3.44,应拒绝原假设H0∶β1=β2=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对生产总值GDP有显著影响。

②t检验

分别针对H0∶βj=0(j=1,2,3),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22的临界值tα/2(n-k)=t0.025(22)=2.0739。由图3中数据可得,β1、β2、β3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3.648589、-0.296204、12.02848,其绝对值均大于tα/2(n-k)=t0.025(22)=2.0739,这说明都应当拒绝H0∶βj=0(j=1,2,3),即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货物吞吐量(X1)和集装箱吞吐量(X2)分别对被解释变量生产总值GDP(Y)都有显著影响。

4 实证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使用Eview6.0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模型预测,得到输出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模型预测结果

执行模型预测结果操作后,Eviews生成一个新的序列YF,图中的实线表示因变量的预测值,实线上、下的两条虚线给出的是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带区域。当CP值较大而BP和VP值较小时,模型的预测比较理想。从图4中可以知道,CP=0.997687,BP=0,VP=0.002313,说明模型预测很理想。

本文通过对港航物流业助推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的实证分析,研究得到以下两点结论:①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生产总值GDP之间存在着非常高的正向相关关系,港口货物与集装箱吞吐量对生产总值GDP都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②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建设港口经济圈具有促进作用,近几年来临港城市的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与港口物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9]。

为实现港航物流业在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上的助推作用,提出以下三点建议:①在平台建设上,应突出区域物流枢纽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的功能,引发物流服务业与金融、电商、园区、信息、文化等产业触点,进行升级迭代,提高大宗商品在市场中的影响力;②推动海铁联运快速发展,加快建设宁波港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深化同内陆“无水港”的战略合作,促进港口腹地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北地区延伸拓展[10]。③构建物流服务产业链,将“供应链上下游”和“信息服务上下线”并用,形成产业集群。

综上所述,港航物流业可以提高宁波港口经济圈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宁波港口经济圈的物流资源,提升产业功能,加快实施与国际物流接轨的未来规划,实现港航物流业助推港口经济圈建设的愿景,加速从“国际大港”向“国际强港”的升级转变。

猜你喜欢

临港经济圈吞吐量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上海临港的海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