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BL教学法的会计涉税课程体系设计

2019-02-24左璇

营销界 2019年28期
关键词:实务课程体系教学法

左璇

前言:我国素质教育以来,教育部对会计涉税课程体系进行了有效的设计,能够有效摆脱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可适应现代教育需求。在对会计涉税课程体系设计的过程中,PBL教学方法在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提高课程体系设计质量,以此为会计涉税课程的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PBL 教学法概述

PBL教学法实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对问题进行有效的选择与设计,并且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此有效解决。在此过程中,要求学习者获得关键知识,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创新自主学习方法的能力。此外,学习者通过PBL教学法,能够系统的对问题进行解决,并且有效处理生活中的难题,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可帮助学生提升分析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除此之外,PBL教学方法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此可以看出,该方法主要是以教学问题为前提,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一种学习方法,主要是一种启发式学习模式,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将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作为教材进行学习,最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PBL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主要是国外提出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实质上是一种人的认知方式。该理论系统性相对较低,其中建构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自古以来便存在,是行为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理论思想。此外,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是在特定情境中完成,也就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通过他人帮助实现的构建过程,所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表现出了协作情境、意义构建以及绘画四要素。其中,情境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社会文化背景应当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协作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协作达到对学习资料深入分析与假设的能力,这在较大程度上对最终构构建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绘画主要是指不同小组之间通过绘画完成学习任务;意义建构主要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内容所反映事物的规律、性质,并且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也是教学中的最终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生在特定情境下通过他人帮助获得。

(二)发现学习理论

美国以为资深的心理学家首次提出发现式学习理论,该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对学习活动进行全面探索与发现,并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全面解决的不同方法,学生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对一些科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对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为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发现式学习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发现式学习理论较为注重学习过程,并且在此基础上重视学习期间的探究性;(2)发现式学习理论在应用的过程中,强调了直觉思维;(3)对学生学习动机进行全面强调;(4)发现式学习理论还强调了信息的灵活提取。由此可以看出,PBL教学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发现式学习,与布鲁纳设计的学习程序相同,具体步骤为提出问题、对问题情境进行有效创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最后得出的结论。

三、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传统教学法是将知识作为定论,把教学看作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需要对教材中的知识全面理解即可,此种灌输式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这在较大程度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消极思想,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整合,限制了学生创新空间。PBL教学法能够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将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以问题为基础,并且以小组之间合作的方式进行指导性学习,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而且还可帮助学生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创新出新型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四、传统教学模式下会计涉税课程体系的缺陷

目前,我国会计涉税课程教学设置主要是通过对实务界进行有效预设,以此使用会计从业人员能力。比如本科基础知识、会计专业技能以及本科人文素养课程,此种设置机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应用的过程中很难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并且的在此基础上与实务相脱节,这在较大程度上很难为学生提供所需技能。会计专业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与工作实际所需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生与其他岗位沟通出现不同程度障碍,很难融入到实务工作中,遇到问题自身没有主动解决问题能力,主要依靠教师解决问题,导致企业不认可学生基本素质[1]。此外,从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涉税课程主要有《税收筹划》、《税法》、《税收会计》等,前后课程没有较强的关联性,并且课时配置没有较好的均衡性,缺乏一定的实践性。

五、PBL教学在会计涉税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作为教学主导问题

在对会计涉税课程体系进行设计的过程中,PBL教学法在其中尤为重要,但是在应用期间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学习期间对教学进度与内容不能进行自行把控,这在较大程度上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估。此外,较为重要的是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体,无法使教学任务得到有效改变。

(二)不注重过程管理

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对过程与结果管理不够重视,这就很提升学生自身综合表现能力。此外,在进行分组探讨期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及领导能力,但是却没有将其作为课程考核重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

(三)难以发挥教师作用

在PBL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很难发挥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此外,在进行教案撰写与讨论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师资团队,但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教案撰写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六、PBL教学模式下会计涉税课程体系设计要点

(一)课程体系设计

在对会计涉税课程体系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相关课程,比如《企业涉税实务》、《电子报税实训》等,其中《企业涉税实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涉及到企业选址、业务变更以及经营等事宜的办理;(2)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纳税的种类、纳税额的计算以及纳税时间等问题[3]。《电子报税》是企业纳税期间的最后环节,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相关报税软件以及增值税发票认证软件操作等内容。以上两门课程主要是以企业纳税人为主,讲述企业经营期间纳税实务,比如缴税额、缴税流程以及在法律范围内降低缴税额等。由此可以看出,以上均是站在企业立场,会计专业学生进入相关部门后,会遇到与缴税相关的问题,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对学生专业技能充分反映,使课程体系设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二)课程规划设计

《企业涉税实务》以及《电子报税实训》等课程之间存在不同逻辑关系,所以在进行课程规划方面,可以将《企业涉税实务》安排在第2学期,《电子报税》安排在第3学期。此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邀请会计师、税务师等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还可以通过放假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真切体会到实践所需知识与教学知识之间的差异性,这在较大程度上可有效弥补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距,这也是课程规划设计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部分[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涉税课程体系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设计质量。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对学生学习特点与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此确保涉税课程体系设计适应教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后的系统得到全面发挥,以此为企业涉税课程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实务课程体系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