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研究

2019-02-24王琦

营销界 2019年28期
关键词:高职评价课堂

王琦

我个人认为,传统的会计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还记得我上小学时就经常在课堂上“溜号”或打盹了。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输给了同龄人,自卑倾向严重、专业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厌学、逆反心理严重的倾向,如何找到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如何矫正他们人生的航向尤为重要。下面,我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高职会计教学方法谈谈自己一些观点:

一、提升加强职业教育的意识

目前的高职在校生大多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弱、输在人生起跑线上、自卑心理严重、自我约束力较差的一些学生,他们当中许多人来职业学校抱着混混日子或是被家人所逼迫,仅仅为了拿张毕业证。上课不听课,睡觉,玩游戏,下课不预习复习,考试靠天收,老师批评不服气、顶撞。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我个人认为首先做为一名老师应该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在初中时缺失的那份爱,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重拾自信,提升学习的热爱和激情,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好技能。

学校不是发证机关,学生也不是考试工具,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场所,它承载着社会发展、家族的兴衰、甚至个人终生幸后福的责任。一个学校不能改变社会,但至少要为一个学生向优秀的方向发展做出努力。高职会计作为专业课,不仅仅只是学习这门课程,更多的事要培养职业岗位与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会计能力。

二、运用案例、情景教学法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案例教学。在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文字教案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穿插视频、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结合企业的经济活动,讲解如何用会计知识反映经济现象。例如,12月12日,某公司向东华工厂购入甲物资1000kg,单价168元/kg,买价168000元,增值税2856元,物资尚未到达,货款尚未支付。该如何反映该公司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那么我们首先要用会计语言阐述这个经济现象,我们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利用PPT教学让学生思考经济生活中的事件如何用文字和数字表示,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利用大量图表使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授课时要求师生互动,课堂上教授学生“记账规则之歌”,要求会背诵。学会之后要求学生上黑板演练习题。通过案例、情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图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每个人都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记账凭证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分角色进行了表演,站在买卖双方角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课堂的内容如果换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将会更地深刻留在学生脑海。例如,某企业2009年3月31日“短期借款”帐户的期末余额50000元,4月份发生下列几笔经济业务:

1.4 日,以银行存款5000元偿还短期借款。

2.8 日,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20000元,直接偿还前欠新华工厂货款。

3.20 日,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25000元存入银行。

我们可以画一张T型图,运用图表展示,计算出金额。

四、课堂教学策略

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教学准备—复习提问—新课讲授—课堂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后拓展—教学反思。教学策略如下:

设计思路:

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环境。过多的理论知识教学难以让学生感受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特点,教师要转变教学位置,凸显学生在学习当中的

主体地位,对其互联网意识进行强化。在开展高职会计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预习,了解课程内容,在课堂学习当中经过教师的讲解再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的走向进行合理的引导,还可以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利用。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利用在当代教学中已经屡见不鲜,教师需要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引导,让其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控制学习进度,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高职院校需要打造专业的会计师资队伍,让教师在教学当中对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及计算机能力等进行强化。

2、教法设计

(1)课程准备阶段:在班级群里放一些视频,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体现翻转课堂理念。

(2)导入:创设情境法、案例分析法。

(3)教学重难点: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因材施教法等。

(4)课程结束后:建设一个平台,创建教师空间。

3、学法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我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五、建立会计教育平台,进行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在教育研究中一直是热点。2000年4月,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发表了名为《在线教育的质量,网络远程教育成功的标准》研究报告,其中对学生支持作为一个参数进行分析,但是仅有描述性的定义评价指标,对于如何组织评价、获取定量数据很少涉及。国际上较为权威的是Virtual-U教学平台,做了关于评价教学效果的定性定量评估与管理,评价体系分为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包括用于激发和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进步的肯定的所有活动。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所取得的成果作出反馈,检查课程是否有效的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但在评价过程中,评价系统对于学生学习评价中还是忽略了对学习者个性特征测量。虽然国外的Vala网站用自己设计并经过试验的测量表—VIPER测量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但还是忽略了学习者的学业背景和兴趣爱好。总体来看,国外(例如英国、法国、德国)的教育学生评价制度相对健全,评价整体依据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过程软件对学生的中间学习进行了统计,通过系统的技术、实现功能、使用效果等方面达到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学习特征分析统计。

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习评价方面,我们认为要从教学方式、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角度上,建立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目标等方面,与国外的评价体系相比有着不同的倾向和要求。尤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效的体系构建方面,单指标的体系研究比较多,系统性的指标体系构建还不完善。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也主要体现在作业和考试两种形式上。因此,会计教学评价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新课改在评价对象、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上要求多元化、多样化。因此,我精心设计教学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包括自评、他评,教师评。评价方式上淡化学习结果的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把学生的预习情况,学习参与度等作为评价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智力因素方面的评价,强调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评价,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作为评价的重点。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小组评价;即关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行有差异的评价。

六、会计资源整合

高职会计教学涉及的内容较多,教师在指导学生时,需要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当前的高职会计教学大多以教材为主,学生接触的实践操作在教学当中并没有实质性体现。高职院校就需要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整合会计资源,满足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教师可以对互联网平台进行利用,进入到有关的会计网站中,下载教学讲义,还可以学习其中的教学结构,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体系并且可以灵活运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筛选教学资源,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互联网中的新特点,做到各方面学习的融合应用。

总之,教育呼吁创新,打破传统的会计课堂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加强会计教学,让会计课堂“动”起来,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加强会计教学模式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会计素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猜你喜欢

高职评价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