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对浙江省商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2019-02-24叶青

营销界 2019年28期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浙江省一带

叶青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统计,2019年1-8月,中国贸易进出口总值20.13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5.83亿,增长9.9%,增速高出全国的增长率1。从数据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很大的商机,而浙江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众多、拥有诸多经商人才的省份勇于抓住市场机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获得经济的发展。在2019年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浙江省在商品贸易进出口方面表现值得关注。贸易进出口值除去个别国家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一、浙江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情况

(一)贸易出口值呈现上升趋势

以对各区域代表性国家为例,排除元旦、春节等节日因素影响,2019年3月至7月,浙江省对俄罗斯(独联体)出口月度总值分别为40.25亿元、44.05亿元、52.43亿元、54.91亿元、64.40亿元,逐月呈现增长趋势;对印度(南亚)出口从3月份60.50亿元增长到7月份98.60亿元;对沙特阿拉伯(西亚)出口从3月份19.36亿元增长到7月份35.75亿元;对波兰(中东欧)出口从19.18亿元增长到7月份32.59亿元;对东盟10国出口从3月份18.36亿元增长到7月份24.72亿元。以上均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

(二)进口贸易规模较出口贸易小,整体也呈现增长趋势

仍然以部分代表性国家为例,2019年3月至7月,浙江省企业从东盟10国进口从3月份11.08亿元增长到7月份11.55亿元;从波兰(中东欧)进口从3月份0.65亿元增长到7月份1.75亿元;从以色列(西亚)进口从3月份0.22亿元增长到7月份0.56亿元。进口贸易虽然也呈现增长趋势,但进口规模比出口规模要小,显示出浙江省相对于这些代表性国家,产业优势比较明显。

(三)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较快

2019年1-8月,服装、纺织品、鞋类、眼镜、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长较快。浙江是名副其实的小商品生产地。浙江义乌更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小商品城。随着义乌到新疆到欧洲的“义新欧”铁路的贯通,浙江义乌的小商品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带来了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的春天,更为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带来无可限量的前景与契机。深受各国人民喜爱的义乌小商品通过中欧班列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丰富了“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生活需求。同时,浙江省小商品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物美价廉使它们迅速打开了出口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赢得发展机遇,形成竞争优势。

二、“一带一路”倡议给浙江省对外贸易带来的契机

(一)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创造新的出口市场

浙江省企业在出口产品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量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性价比高,价格优势明显而深受出口市场的喜欢。但是近年来,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替代性高,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些企业因产品缺乏品牌建设以及产品特征不明显,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期。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市场的打开无疑为这些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生机。

从短期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人口分布广泛,市场的需求量不断扩大,浙江省企业的服装、纺织品、鞋类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将极大地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带来丰厚的企业利润。从长期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力资源力量强大,有些国家的人力资本比国内都低,因此浙江省企业可以把工厂建到国外,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并逐步建立品牌,提高质量,摒弃粗放的发展道路,走品质提升的道路。用品牌效应带领大众的消费潮流,从而扩大营业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挖掘潜在市场,降低对其他出口市场的依赖

“一带一路”国家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基础设施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交通运输随着铁路工路的修建也日益方便,浙江省民营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是民生产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受国外不稳定经济政策影响较大的企业可以考虑逐步转移市场,转移到我国政策大力支持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换产品特性,根据“一带一路”国家及东盟国家特有的人文风情,生活习惯生产适合当地居民的服装、纺织品、鞋类等产品,深入当地做广泛的市场调研,并从长期的角度规划市场开发的步骤,从而达到降低对单一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一带一路”众多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成为了命运共同体,开发这些国家的市场相对政策稳定,市场风险小。同时这些国家正处于大开发的时期,当地居民的需求量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如果能利用地缘优势抢占市场,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不可估量的新鲜血液。

(三)扩大数字经济理念、高新技术产品的输出

浙江省数字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数字经济的规模效应给浙江省的发展带来利好。互联网的发展更是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建成,为合力建设全球电子商务核心功能区和“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贡献中国智慧。这些中国智慧、经商理念都将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扶持下走出浙江省,传播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异国他乡发挥作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电商平台、支付平台及物流平台的建立将带动商品、技术、服务和标准的输出。

此外,浙江省企业也生产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诸如光纤、摄像头等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布局建设发展时的必需品,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一旦抢占市场,因市场进入资金起点高,将会形成垄断局面,为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对浙江省商品对外贸易发展的建议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浙江省商品对外贸易相对活跃,民营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企业的发展与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扶持密不可分。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将直接化为企业的经济利润。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改善企业对外贸易的营商环境,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政府部门尤其是与企业进出口贸易息息相关的海关部门不断推进改革,跨部门跨关区整合,使企业享受上“同港同待遇,多家如一家”的待遇。

(一)树立品牌意识,走品质提升的道路

虽然“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广阔,短期内,浙江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企业和政府都希望能长期稳定占有出口市场份额,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大替代性,“一带一路”沿线存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诸如越南、老挝等国。如果浙江省企业在当地建立工厂,这些国家随后掌握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工艺,并购买生产的摸具,它们将开展自产自销,生产出成本更低,更符合当地居民需求的产品。浙江省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将迅速失去市场份额。

只有走品质提升的道路,才能使浙江省的产品具有鲜明的产品特征,赢得当地人民的口碑。品质提升也有利于浙江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尽快建立产品品牌,不再让价格成为客户选择的第一理由。此外,品质提升了,定价也能相对上升,企业赚取的利润也更多,并不会因为失去价格优势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相反得到提升。

(二)加强企业团结,制定产品标准。

浙江省企业众多,加强行业间的交流,各个企业相互团结,更能发挥出团队力量,推进浙江省商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服装鞋类等小商品款式繁多,更新换代快,企业的调研团队如果开展合作,共享信息,既能群策群力,又能节约调研成本。其次,企业间加强交流合作,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有利于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赢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信任,将极大地促进产品的销售,形成顾客对产品的忠诚度。

猜你喜欢

劳动密集型浙江省一带
《初心》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劳动密集型企业缴纳社保费情况调查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