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项目动态管理体系的建设管理

2019-02-24朱凌玲

营销界 2019年28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项目管理管理

朱凌玲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会议的召开,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确立了目前我国社会创新型的发展方向,要求全面实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进一步强调深化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高等院校作为人才聚集地,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当前形势下,高校普遍注重科研工作,各项各类科研项目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研项目管理的工作量,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提高了对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要求。高等院校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主要场所,高等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就担负着指导项目申报、管理项目研究过程和监督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的任务,亟需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高校科研实力以及管理水平。

一、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内容和功能

(一)项目管理内容

一般来说,科研项目管理就是为了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科研项目管理效果,科研机构利用项目管理方式全面管理教师的科研活动,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的同时,加强学校的科研实力。因此在管理期间主要是对项目申请、项目论证、中期评估、实施进度、研究成果以及科研绩效等进行管理,并促进成果转化,全面归纳总结项目研究和实施经验。

(二)科研项目管理功能

科研项目的管理功能在实行科研项目管理期间,渗透在整体项目的各个环节之中。为了最大限度激发高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全面实行项目管理机制,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注意以下功能:(1)建设和培养功能。全面注重学科建设,培养科研队伍,优化整合学校内部人才和学科资源等,全面提升整体科研队伍的竞争实力。与此同时还需要提倡和组织联合科学研究,从根本上促进项目申报,提升科研成果质量。(2)服务功能。不断调整和完善科研管理工作流程,强化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其业务能力,并强调在科研项目的管理过程中与项目负责人的适时的沟通和深入,全面促进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3)监督功能。以项目管理为根本出发点,推进科研管理实施的全过程,实行动态化监测机制,加强管理监督,从根本上强化项目管理效果。(4)管理功能。加强项目经费的管理,优化科研经费相关制度,全面实行科研项目奖惩机制,在科学合理使用科研项目经费的前提下,有效激励教师的科研热情。

二、高校科研项目动态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

(一)建设期间需要注重的遵循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能够充分发挥出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各项功能,与此同时突出体系建设的兼容性,较好地协调科研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争取以较少的科研投入取得较多的科研成果和经济效益;(2)互动性原则 在实施科研项目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与项目组员以及项目需求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全面改善和优化传统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形成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在项目需求方与管理部门之间建立友好的互动反馈机制;(3)扩展性原则在建设期间不仅需要着眼于当前发展情况,还需要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在科研管理体系当中预留未来发展空间,按照科研项目发展变化情况适当扩展各项功能。

(二)建设期间需要关注的关系问题

首先,注重科学研究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关系。高校的两大任务就是教学和科研,我们要在我们的体系建设中达到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的目的。因此,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注重科学研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促进和优化教学实践,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在设计科研项目动态管理系统时不仅需要注重科研与教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开展科研项目研究时,还需要关注科研对教学影响力,加强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达到科研项目动态管理的理想效果。

其次,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关系。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这种配合关系主要是由科研项目管理体制造成的。现阶段,高校科研项目的实施流程主要是项目负责人申请项目研究—院系审核—科研管理部门审核—财务部门经费管理。在具体实施期间仅仅注重审批机制,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缺乏校内交流配合和协调统筹机制,科研项目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频繁出现管理缺位以及越位等情况。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政策性,需要和很多不同的相关部门产生关联,因此在具体实施期间需要明确人事部门、档案管理部门、资产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职责,还需要细化项目负责人、院系领导等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合作与分工,全面促进科研项目的有效开展。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还体现在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此次期间不仅需要做到各司其职,动态监测科研项目实施过程,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支持项目实施,从根本上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例如,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不断规范项目申请内容的可研究性和科学性,全面提升项目管理的合格率;财务部门需要参与到科研项目实施全过程当中,这样能够有效保障项目预算和使用的合理性;监察审计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项目实施全过程,确保科研经费使用标准规范。

三、高校科研项目动态管理体系建设的要素

(1)质量管理要素 为了确保科研项目的高质量,在项目实施期间需要按照最新科研管理标准进行,优化设计项目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项目质量标准,全面加强规则和标准的可测性,并将其全面渗透到科研动态管理当中。在科研结果考核过程中也能够对质量管理效果进行检测,全面改变研究报告、论文等科研结果的评价模式,在实际评价时可以参考创新活动的开展、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作为指标。从此之外,还需要全面分析科研成果转化对民生问题以及社会服务的贡献程度,全面结合高校教学、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等功能,从根本上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效果。

(2)环节管理要素 科研项目管理环节主要包括申报、中期检查以及结题等各项环节。各个环节又细分为多个环节,因此涉及到较多繁杂内容。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细心的工作态度,在设计动态管理时,还需要全面考虑到各项资料和参与部门等。

在环节管理当中还需要加强控制关键节点,这样才能够全面实行科研项目动态化管理。关键节点主要包括申报时间,过程检查时间,项目执行时间以及结项时间等。这就要求对传统签订合同形式进行改革,全面落实过程控制,在项目开展期间需要使用交付跟踪和评估跟踪方式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全面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由于科研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在进行环节管理时需要降低风险值。然而从现阶段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管理人员对科研风险缺乏重视。为了降低科研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参与到整个科研执行活动过程当中,加强过程监督力度,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排除风险。

(3)经费管理要素 在科研项目管理当中科研经费的管理占据重要位置,合理科学地进行经费管理,才能够确保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科研项目存在较明显的特殊性,既需要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又需要严格按照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来执行,这就导致实际需求与项目经费管理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在进行经费管理期间需要全面按照科研活动特点和规律进行,指导课题人员注重经费预算的合理性,优化和改善预算编制方法,全面试行项目资金预拨机制,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放宽预算调剂权限,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4)创新管理要素 创新既是科研项目管理不断提升活力的源泉,也是科学研究工作持续开展的核心。要实现科研的不断创新,首先要对科研项目管理体系进行创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高校科研项目动态管理体系时,需要在全面了解科研项目管理内容和功能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建设期间需要遵循的各项要求,从科研项目的管理的各要素入手,从而实现从根本上提高科研项目动态管理的实效性,最终使高校科研实力进一步加强。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项目管理管理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