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2-24钟华

营销界 2019年28期
关键词:财务监督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钟华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完善。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问题,还存在预算编制不完善,管理机制不顺畅等问题。在现行的预算法下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更好的发展、更快的进步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延续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极易出现财务管理模式不健全、财务信息不对等、财务信息真实性欠缺等问题,无法对企业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数据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尚有风险等问题。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管理和使用尚不规范,很多的预算流于形式,预算编制不完整,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不规范。由于预算编制的不完善,造成了财务部门对预算编制的预测、分析、使用和控制无法正常进行。同时,由于编制的不完善,使各部门对预算资金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合理性分析缺失。各部门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又缺乏必要的管理和规范,时常出现挪用预算,对预算或多或少的多报或者少报,造成了编制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也造成了正常的预算与实际使用的偏差较大,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资金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资产管理混乱。由于部分事业单位财务内部体系不健全、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制约的机制,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由于机制和体系的缺失,造成了资产管理购置层次不清、购置和使用之间纽带缺失、固定资产的审批与管理缺位、固定资产账务管理与登记真实性不实,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严重混乱。由于缺乏合理的、有约束力的资产配置标准或标准未被严格执行,以及资产购建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与承担的职能之间存在瑕疵。例如,部分事业单位所资产的审批管理机制严重缺位,固定资产的配置体系尚不合理,占用的资产与承担的任务不协调,资产配置不合理。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部分事业单位由于财务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在项目资金使用、资金筹划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同时,部分单位还缺乏相应的财务内控制度,包括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等等。正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造成了部分管理漏洞的出现,给违法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相应的配套管理机制也没有建立,包括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会计人员管理办法、财务账务处理管理程序、财产管理审批流程等。部分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流程,但缺乏必要的执行力,还存在侥幸心理,对于制度干脆就不执行或流于形式。少数单位尚未制定规范的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仅凭经验、惯例,管理随意性较大。有些部门虽然制定了会计内控制度和办法,却因种种原因没有执行,制度形同虚设。由于对事业单位缺少了有效的监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部分单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正是由于部分财务人员违法违纪的观念淡薄,才导致了财务管理信息失真的现象不断发生。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路径

(一)完善财务预算编制。要完善现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做好员工之间、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协调工作,确保所有职员的个人权利与利益得到保护,对单位内部个人及部门的应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要重视预算管理,通过财务与预算管理才能与管理实际相对比,也才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只有加强预算的编制,才能使资金费用的支出有章可循,有理由据。只有加强和完善财务预算的编制,才能对经费超支情况作出必要的提醒,也才能强化对本单位费用执行方面的管理和考核。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要在完善手续、健全制度、防范风险上下功夫,制定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拨款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稽核制度。事业单位要在特定的渠道内进行结果的公布,通过社会舆论进行有效监督,财务预算内容应该在时间合理的基础上保证内容的程序化和系统化,实践中从购买的办公用品等小方面的支出等方面都应该有所记录。此外,财务预算项目还有保证一定的前瞻性、长久性和可操作性,从而让财务预算支出变得更加透明化,这样才能以保证财务预算的执行效益。

(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的关键。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 ,通过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账簿而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专门的管理,以充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建立相对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配置与维护的制度,加强平时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寿命。固定资产核算还要注意进行定期清查,对资金进行核实,做到账、物相符,要分季度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处理分析,并形成书面报告。对现有的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从而提高资产管理整体水平。明确国有资产流失追究责任制。要建立规范的资产处置、评估、调拨制度,促进资产合理流动。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应当定期清查盘点,做到家底清楚,账、卡、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最终实现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所以,固定资产管理应该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实物资产管理系、财务核算体系等环节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克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三)健全监督管理体系。要不断健全健全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只有做到完善体系,强化约束机制,才能做到财务人员与业务部门人员之间的权责清晰,也才能实现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财务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内部稽核制度,让有财务管理技能、熟悉财政法规、政策的专业人员担任相应的管理监督职务,只有让这样的人员进入监督管理岗位内,才能不断加强本单位各项财务费用的支出控制和管理。要建立起量化的财务监督模式,使财务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应善于运用法律进行财务监督。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堵塞管理中的各项漏洞,也才能不断的防范费用风险,最大程度的保障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要不断强化财务监督职能,通过财务监督职能,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监督、管理、稽核的作用,才能实现对本单位经济业务的监督审查。要不断强化审计监督的功能,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和审核,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才能实现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全面监督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改革大环境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已经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所以,事业单位应不断提高自身认识,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在管理中强化财务管理,不断在加强财务管理的同时对本单位改革情况进行优化,不断从加强单位日常管理等方面出发,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成效,保证财务管理能够发挥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财务监督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现状与提升对策
浅析企业财务监督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企业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