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探究

2019-02-24张恒

营销界 2019年28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院校人才

张恒

一、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教育发展现状

互联网的发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了人类社会的沟通和交流,也带来了了电子商务这个不同于传统商务模式的经营方式。电子商务近年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也在蓬勃发展。相对于传统商务模式,电子商务之所以欣欣向荣,除了是一个新兴产业的缘故,还因为它特殊的性质,它利用互联网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突破了商品交易的时间、空间限制。

面对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1998年,我国开始开办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为社会输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除了发展电子商务本科专业,2003年,我国开展了电子商务研究生专业。虽然很多高校陆续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国家对电子商务专业也越来越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电子商务专业,但是,由于是新兴领域,目前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还是有很大缺口。因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是一个新型交叉学科同时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新领域。随着经济和网络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既能缓解一部分学生的升学压力又能缓解国家的教育压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不仅高考这一条独木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既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又解决了国家教育分流问题。所以加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非常有意义。但由于电子商务教育是一新兴教育领域,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总体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1]。

二、电子商务教育存在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

作为科技发展与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电子商务专业知识面覆盖管理、计算机、财务、法律、物流等多方面。作为一个综合性技术性较强的新兴学科,某些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随意,涉及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的课程全部开设,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所有知识都有所涉猎, 但其实什么都不精通, 专业技能薄弱, 人才层次水平低。

同时,还存在另一种情况, 学校虽然对电子商务人才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较清晰,但是没有与当地行业需求相结合, 容易导致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高校基本上都是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指导,缺乏市场性,学生在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中学不到适应市场发展的知识与技能,电子商务教育的市场价值降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成为合格的专业职业型人才,高校要对电子商务专业有明晰的定位,提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办学档次。

(二)实践教学不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要想教好学好,除了教授学生课堂上所有的基础书本知识,还需要提供实践机会,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虽然目前高职院校都有实践教学, 但是, 实训场地过少、实训内容陈旧、实训软件简单等问题仍然存在。同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大多是理论型人才,与市场需要的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等一系列问题,实践环节其实一直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开展实施,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高职院校校内没有电子商务实践基地,并且在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教师把重点全放在了专业知识教学与传授上,同时,在校外也没有电子商务实践基地,也没有和企业展开合作,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学习仅限于单纯上课听讲,课下背知识点,期末考试的参与,毫无实践操作性。实践教学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电子商务学生毕业后职业能力的发展,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也不利于综合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2]。

(三)师资力量薄弱

电子商务教育作为一个新兴教育产业,市场存在大量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电子商务专业,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这块儿的师资力量就略显不足。

同时电子商务专业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精通电子商务的专业理论,还需要有实践经验,或者对实践教学有经验。但是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都是从各个学科转过来的, 缺乏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 甚至没有实践经验,更别说把电子商务的规范的职业技能操作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职业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毕业后就业竞争容易处于劣势,企业也找不到优秀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都缺乏对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电子商务的实操能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所以加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有必要,要培养或者引进一批对电子商务基础知识有着深入了解的同时,又有电子商务实践经验或者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

(四)评价机制单一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习惯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但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兴专业领域。所以单纯以试卷考试来评价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显得非常不科学、不专业、没有考虑专业特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应以实践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各方面相权衡来评价学生。尤其是实践能力,将参与电子商务竞赛、创业等纳入考核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学以致用非常有必要。除了评价方式单一,还容易出现教师根据主观意愿印象来评价打分学生,不具备科学性。

三、电子商务教育优化策略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明晰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在课程设置上,第一年应以电子商务基础知识为教学内容,先全面涉猎,之后贵在精和专,并且要侧重实践。在课程建设方面, 建设集群式专业课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 增加电子商务实践课程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供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

高职院校还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设电子商务相关课程,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人才,根据时代和科技发展,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让学生学有所专。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向企业输送专门人才,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与企业用人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还应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电子商务教育作为实践性较强的教育,目的是向人才市场输送电子商务专业技术型人才,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有利于让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竞赛,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培养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综合性人才[3]。

(二)强化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实践基地建设普遍不足。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实操性很强的学科,想要教育出相关专业人才,必须加强电子商务实践基地建设。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首先,在校内要加强电子商务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不出校门也能获得实操性锻炼,为课堂教学便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加大电子商务实践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操平台,购置先进的电子商务实践设备, 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实现对企业电子商务的模拟流程, 掌握电子商务操作技能。

其次,在校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在校外建设电子商务实践基地,既能作为学校项目盈利发展,又能带动老师和学生学习和研究,一举多得。除开学校自己在校外建设电子商务实践基地,为了节省社会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达到为学生电子商务实践提供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既为企业提供了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企业提供了服务。对学生来说,也是对他们的电子商务实操性训练。

(三)促进教师提升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 随着电子商务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传统的商务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了, 因此, 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电子商务的专业化。电子商务自身的特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性, 实现学与教共同发展。同时,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电子商务理论, 还需要有相关实践经历, 因此高职院校还应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学门槛,要求相关教师具备相关教师资格证,同时最好拥有电子商务领域相关证书, 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能力的自我提升。

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中, 还应加强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在优化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团队结构的同时,要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强。还可以从企业引进一批具备资深行业经验的教师, 重点去培养同时具备电子技术类和商务贸易类的双专业人才。同时,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也很重要, 他们是未来的电子商务教育的希望, 同时会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中的顶梁柱。教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与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与发展息息相关。

高职院校在促进教师提升发展上,还可以通过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电子商务开展的好的企业或者电子商务教育开展的好的学校参观学习,来促进青年教师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和实操性。同时,还可以邀请社会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优秀人士到学校做讲座等活动,激发同学们对电子商务的热情,加深同学们对电子商务的人士。除了做讲座,还可以聘请电子商务企业成功人士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为学生们带实操课,真正做到学有所专,注重实践[4]。

(四)改进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机制是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关键举措之一,好的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能正面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对自己有清晰准确的评价,让老师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所以想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良性发展,必须改进以前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的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纳入新的教学评价模式。

比如,变传统的试卷考试评价为试卷考试与上机实操或者自主创业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变老师单一评价学生为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家长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对自己有更加清楚的认知,明确自己职业方向。同时,以上所有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最后标准,还应将电子商务知识学习能力、态度,电子商务实操技能、态度,与学生进步情况相结合,系统性的评价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最科学、全面、系统的评价[5]。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作为一个快速发展革新的行业, 对电子商务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发展时间有限,目前仍存在专业定位不明晰、实践基地建设不足、师资力量不够、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应做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基地建设、促进教师提升发展、改进教学评价机制,争取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电子商务人才,促进人才进步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