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心理安全视角的SOS儿童村景观构建

2019-02-23

绿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孤儿景观

周 瑶

(江西农业大学 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1 引言

园林安全因其产生的复杂性和防治的长期性有别于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其他行业的安全问题,风景园林安全性主要涵盖景观要素安全和心理安全两方面。与成年人相比,儿童自身行为不能自律和思维较为单一,身心发展迅速却不够稳重成熟,容易造成自身伤害。近年儿童的安全问题频发,其已成为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最为关心的事情。对于孤儿这一特殊人群,不仅要保障其生理安全,心理安全的建设同样重要。为保障孤儿的心理安全,探讨中国SOS儿童村儿童心理安全视角下的景观构建,对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工作有推进作用。

2 SOS儿童村儿童心理问题

2.1 SOS儿童村简介

SOS儿童村是国际公认成功的民间慈善组织,特色是采用提供一个“妈妈”的家庭模式来抚养和教育健全孤儿,其家庭环境、管理模式和教养方式等方面与社会福利院和孤儿院有显著区别。中国相继在天津、烟台、齐齐哈尔等城市共建立10座儿童村,同时建置幼儿园、青年公寓等附属设施。每个SOS儿童村由十几个家庭组成,每个家庭含1个SOS“妈妈”和6~9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孤儿。

2.2 中国SOS儿童村儿童心理问题来源

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总结和问卷分析,基于SOS儿童村两大主要居住人群(妈妈和孩子)的心理状况,归纳出以下3个典型儿童心理问题来源。

2.2.1 孩子自身心理问题

王秀丽等研究显示SOS儿童村男童的主观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较低,男童违纪、攻击等外化性行为表现明显,女童自我意识较为适切但更内向[1,2]。郑小荣等研究得出:儿童村儿童在精神质上明显高于普通双亲家庭儿童,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状况儿童村孩子不如普通双亲家庭的儿童[3]。赵振峰在儿童村教育实践研究中总结出儿童心理特征如下:孤僻自卑、内向、安全感较弱、性格两面性、较强防范心理、悦纳能力差、调控情绪能力较弱、敏感早熟。

儿童村儿童自身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成因:6岁前经历过失去父母、家庭离散等负面生活;老师或同学可能对儿童村“孤儿”的不良行为产生潜意识的标签放大反应;儿童村家庭缺失“父教”形象, 社会责任意识与能力养成方法不健全[4]。

2.2.2 “妈妈们”的心理问题

儿童村雇佣妈妈或阿姨(实习妈妈)的条件明确要求年龄在20~35周岁,没有亲生子女或子女由离婚丈夫抚养,因此缺乏教养经历的儿童村妈妈们教养能力较弱,却要抚养7~8个孤儿,工作和生活压力高于普通家庭的妈妈。同时作为独身女性,她们也可能存在孤独、敏感、怨天尤人等心理问题,而且儿童村的孩子对其无赡养义务,她们的养老问题没有心理保障,这些原因将严重影响儿童村妈妈们的心理状态,从而直接影响孩子心理成长。

2.2.3 孩子和妈妈间的交流问题

儿童村妈妈和子女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和经济供养关系,儿童村儿童的家庭归属感来源于长期相处的依恋感。但妈妈与孩子间的家庭关系不固定,妈妈会因为个人原因(如结婚)或其它原因(如违反规定)而随时离开儿童村;儿童个人意愿或家庭人数也能决定是否换“妈妈”,这些严重影响了家庭稳定。同时,因为家庭子女人数太多,“妈妈”和每个子女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变少,“妈妈”和子女之间的信任也时常受到威胁[5]。

3 儿童心理安全

儿童的日常活动主要在3 个空间展开——学校、家庭和游戏场所[6]。SOS儿童村独栋式别墅的家庭院落以及村内社区环境将提供主要的家庭生活和室外游戏场所,其品质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心理成长水平和发展方向。明确儿童心理特征和活动特征,满足正常儿童心理需求前提下,针对孤儿心理问题,融入心理治疗方法,才能建设良好的的心理安全儿童村园林景观。

4 儿童心理安全视角下的景观构建

我国关于SOS儿童村儿童成长状况研究多集中在儿童心理状况、教育模式和行为问题等方面,对于儿童村村内景观构建研究尚未成熟,实践运用更不容乐观。孩子大脑形成影像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人、色彩、空间三者。为利用安全环境促进孩子形成积极影像,将利用环境的色彩和空间对儿童产生积极效应,提出空间、色彩、交流、心理疏导等4个景观构建策略来达到构建儿童心理安全视角下的儿童村景观的目的。

4.1 空间策略

儿童在了解空间的大小、形状等属性的空间内更容易产生安全感。利用积极的活动空间,重塑儿童大脑影像的空间认知,培养儿童健康的思维方式和性格。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总结出儿童对空间环境的3种需求:表现欲、探索欲、兴趣度[7]。

基于儿童心理和行为研究,将环境行为学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儿童村活动空间设计中,总结出儿童村活动空间设计需注意的要点,见图1。

图1儿童村活动空间设计

4.2 色彩策略

儿童游乐设施和景观空间设计需结合儿童的色彩天性,在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前提下,空间功能得到顺势解决,场地设计应运用浓烈、鲜艳的纯色。在划分活动区域时可以根据不同年龄调整该区域的主要景观色彩。色彩在铺装的运用以不同颜色、不同材质强化领域效果,划分游戏安全区域,同时增加场地特征吸引儿童;色彩在游戏器械、景观建筑和小品设计中应结合造型,切忌花哨;色彩在标识系统运用中既要起到强调宣传的目的,又要顾及儿童在生活学习中对色彩的感知和理解;多彩的空间设计还能提供丰富的心理感受和玩耍体验。

4.3 交流策略

儿童村内的日常生活可以概括为,在家向妈妈及兄长学习基本生活方式, 在游戏场所和朋友、家长玩耍,室外学习等3方面。为了增进儿童村儿童与“妈妈”间的感情,促进村内孩子和妈妈、孩子和孩子、妈妈和妈妈间的交流,就村内儿童生活空间和活动空间提出以下3点交流策略。

4.3.1 生活交流

(1) 利用庭院空间。庭院空间的半公共性很适合年幼儿童,在庭院内可放置儿童玩具和儿童游戏设施,儿童能在大人的视线或感知范围内自己玩,具有很高的安全感。在庭院内可种植果树菜地,利用种菜、收果和销售果蔬等家务活动促进孩子和妈妈及兄弟姐妹间的交流。每个家庭庭院可设计不同的活动主题,如展示手工艺或放置乒乓球桌等小型活动器械,不仅丰富每个家庭的生活,同时增加儿童在开放空间相遇的几率。

(2)利用宅间绿地。宅间绿地具有私密和半公共的双重性,不仅服务单个家庭,而且提供邻里交流机会。可据住宅建筑的远近及村内空间格局,采取住宅双栋相连或三栋连片的集中布置方式。在宅间绿地,设置亭廊、儿童游戏设施、公共活动场地等,提供活动和停留的契机拉近家庭间的生活联系。

4.3.2 游戏交流

(1)利用休息空间。妈妈们带着年幼的孩子与其他家庭孩子一起玩耍时,自己也乐在其中。儿童游戏场地不仅是孩子们同时也会变成妈妈们的社交场所。丰富的休憩空间结构能促进不同集体人群的交流,在游戏场旁设置多样的休息空间,可提供不同的观察和聊天的场所[8]。

(2)利用团体游戏空间。团体游戏强烈的互动性与娱乐性在儿童语言认知 、社会交往和人格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 ,有助于摆脱以自我中心的倾向[9]。个体在团体互动过程中可以重现个体惯有的人际模式 ,并通过在团体互动中新的体验来内化和影响个体习惯,进而逐步改善和修正自我,通过迁移作用改善不良的人际模式[10]。

4.3.3 学习交流

学习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村内可设置阳光桌椅、室外移动式书架等供儿童进行学习交流,用自然的清新营造舒适的学习交流环境。同时为志愿者的教学提供室外课堂,拉近孩子与社会的联系。

在室外空间,学生个体往往习惯在边界空间展开学习活动,以满足其寻求安全与庇护的心理。所以,可在场地边缘设置不同大小的学习空间,同时在设计时应考虑有大树遮阴[11]。

4.4 心理疏导策略

儿童村孤儿经历过失去父母、家庭离散的负面生活,“父教”缺位等心理因素都需要得到释放和解决,心理疏导是诊治孤儿心理问题的关键。不仅要形成孩子健康的心理状态,还要减轻单身妈妈们的心理负担,将心理治疗方法融入景观设计,在自然环境中疏解孤儿心理问题。

(1)孤儿尤其渴望亲情、友情。应创造条件,尽量满足孤儿情感上的合理需要,如设置阳光的室外休闲设施,提供亲子间或同学间的手工课和学习活动空间。

(2)采取措施,疏导孤儿扭曲的情感。孩子的情感可通过写信、呐喊、绘画、阅读、找人倾诉、亲近大自然等方式发泄。添加设施,让孩子的内心情感得以表露,如随意喷画的涂鸦墙、用来寄给老师、养母或亲生父母的免费信箱等。

(3)消除自卑,引领孤儿融入社会。建置素质拓展设施或表彰设施,增加自信和责任感。如设置攀爬墙、绳网探险等运动设施,以及奖章纪念墙等。

5 结语

通过对儿童心理学及园林安全性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总结,结合SOS儿童村景观现状,笔者认为,要想构建心理安全的儿童村景观,首先要满足儿童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同时根据儿童村孤儿的心理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积极景观。为了保障孤儿心理健康,儿童村居住的另一大人群SOS“妈妈”的环境心理需求也要得到适当考虑。针对儿童村儿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况,提出了4点景观策略来培养儿童村儿童健康心理,达到心理安全景观的目的。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孤儿景观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景观别墅
“互联网+”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让“事实孤儿”不再“事实孤独”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清单
《景观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