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图书馆的新形势下高职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

2019-02-22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院校

赵 楠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随着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教育创新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特征的中国高职教育迎来了深度改革新时期。在乘着“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高职院校这艘巨轮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个性化、泛在化等多种教育教学方式。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高职教育办学的基本构成,对高职院校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1]以及国家对图书馆“十三五”规划要求,高职图书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采用现代化技术改进服务方式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充分优化发掘图书馆服务空间,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率,为高职院校读者和学科建设提供深度、精准的服务。

然而,就当前大多数高职图书馆而言,尚未摆脱建馆目标不明确、基础设施不完善、馆员专业素养欠缺、服务创新滞后以及一味“邯郸学步”式地模仿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的模式等问题,与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相背离。不管是何种类型的高职院校部门机构,它们的宗旨都是服务于高职院校的任务和目标。当前高职院校处在新的改革发展机遇时期,作为较早应用搜索引擎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热门技术的图书馆应当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积极利用智慧信息技术,谋划图书馆的发展蓝图,实现高职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智能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智慧图书馆”这个近年来被频繁提及的热词成为当前高职图书馆界的主要实现目标。

一、智慧图书馆概述

在“数字图书馆”概念被提出并发展了近十年历程之后,21世纪初“智慧图书馆”作为一个更高级更先进的发展阶段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出现。自2010年以来,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变革和图书馆领域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进入了初步探索应用阶段,同“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研究一样,“智慧图书馆”已然成为图书馆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笔者以中国知网为例进行题名为“智慧图书馆”检索可知,引用次数最多并且是最早使用智慧图书馆概念的文章《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中,严栋先生认为智慧图书馆(Smarter Library)就是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改变用户与图书馆资源相互交流的方法,呈现出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2]。

所以,智慧图书馆不是一个实体机构,而是属于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在当前的智慧观念日益深入国家各行各业之中,许多高校图书馆都着眼于大数据平台搭建、基于物联网的RFID技术和图书馆空间虚拟化应用等,所谓的智慧图书馆其实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3]。关于智慧图书馆概念以及构建方式,笔者认为是在吸收优秀图书馆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馆实际,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前提,在现有环境和技术条件下通过挖掘来发现馆与人之间的各方面需求,为走进图书馆的各类人群提供智慧化服务,从而构建出一个符合校情馆情的智慧图书馆模型。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现状分析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面临的困境。图书馆是高职院校支撑教科研的文献资源中心,对高职院校的教科研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长远规划、专业人才配备、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缺乏,以及高职院校自身管理体制原因在潜意识内对图书馆重视力度不足,图书馆在院学术科研活动、课题研究等方面处于边缘劣势,使得高职图书馆在服务和管理上缺乏前瞻思维,并且长期处于被动状态。[4]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内部划分大多仍然以图书馆传统分工为依据,分为流通、采编、期刊、技术等部门,缺乏读者、馆员与资源之间的有效融合,难以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参考咨询服务,在新科技新理念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今天更是无法及时调整服务策略为读者阅读及资源信息获取提供互动性、个性化帮助以及为学院教科研提供智库服务支持。

作为近年来热点研究的智慧图书馆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管理中更是由于存在自身软硬件瓶颈导致发展较为迟缓、滞后。这里的软硬件是指的智慧图书馆的软智慧和硬智慧两方面,软智慧体现在馆员、管理、服务等内在因素方面;硬智慧则主要侧重于技术、资源、设备、空间等物理因素方面。[5]而高职图书馆由于基础力量比不了公共馆和本科高校图书馆,资源种类、建设资金也较缺乏,馆内信息化、智慧化场景实现较弱,这些都是高职图书馆实现硬智慧的薄弱要素;再者由于从事高职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素质较为欠缺,服务体系不完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等,导致高职图书馆的软智慧服务体系得不到有效构建。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图书馆具有后天优势。虽然高职图书馆由于种种因素导致在服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作为图书馆领域年轻的新生力量,因为它处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大环境下,具有规模小、差异化程度较高以及与行业企业有着密切联系,相比公共馆和本科高校图书馆而言,在互联网+深入国民生产生活各方面的背景下更具有后天发展的重要优势。

普通本科院校在21世纪头十年对学校基础性投入已经基本完成,而高职院校最近几年在硬件设施方面才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同样高职图书馆也进入馆舍改造和资源完善同步进行的新时期。俗话说“船小好调头”,所以在智慧图书馆构建时高职图书馆受已建成馆舍的限制较小,在总体规划布局时发挥的想象空间巨大。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的主流发展方向,应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创新结合,可以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内涵和深层次的服务。而要实现高职教育信息化、立体化和个性化,让教学资源紧跟潮流发展、贴近现实生产并且让学生更直观地接受,高职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共享中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因为跟行业、企业的密切关联,能及时跟踪行业动态,而高职图书馆可以与企业共建前沿性和个性化专业数据库,使得高职教育始终朝着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目标而不脱轨;高职图书馆互动、开放式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读者得到启发式教育,并且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识别读者偏好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需求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法和资源,教师读者关注度较高的教学资源、学术科研动态都能得到及时推送从而丰富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综上可知,高职图书馆服务转型在互联网+背景下有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三、基于智慧图书馆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定位与思路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定位。

1.资源服务转为需求服务。高职图书馆作为一个教辅服务机构,一直以来都是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运行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还是以馆为主、以资源为中心,没有真正做到以读者需求为根本提供服务。如今互联网技术发展如此之迅速、应用如此之广泛,无线移动、搜索引擎、智能终端等科技使得读者资源获取途径变得越来越广泛,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再那么有优势,甚至使用体验相对于商业化的网站、APP等逐渐处于劣势,这对当前图书馆业务造成相当大的冲击。而且,在当前高校考核制度、模式都在处于改革完善时期,今后会越来越倾向于注重读者服务质量的评价来给图书馆、图书馆员打分,而不仅仅只是完善馆藏资源而已。所以,在当前图书馆服务场景泛在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形势下,以馆藏资源为主的时代已经落后,要想留住读者、吸引读者必须将当前以藏为主的高职图书馆服务理念转变为按需为主的读者服务理念,这才是真正做到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2.后觉服务转为先知服务。一直以来高职图书馆的基本服务模式都是读者提出要求之后,图书馆做出相应的反馈,都是属于相对被动、后知后觉式服务[6],很少有图书馆能够做到以分析工具为手段,跟踪读者的阅读行为,分析读者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支持。高职图书馆需要在传统服务基础上,拓展各式新服务种类,比如读者自助借阅服务、移动学术空间、体验式预约服务等,通过新媒体的运营管理,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和移动APP 实现O2O式的读者和图书馆的交流,让读者未走进图书馆甚至还未提出相应需求,通过大数据技术、智能分析决策系统等智慧图书馆技术来获取读者相关数据提前主动拥抱读者意向,尽可能在读者进入图书馆提出需求之前做好先知先觉式服务准备。

3.单点服务转为互动服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换代,读者的需求始终在不断变化着,而且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趋势。读者对信息、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理想中的图书馆应该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给予读者高效便捷的信息咨询服务,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检索资源库中的信息。高职图书馆像往常一样仅仅是通过单点的一对一式服务例如文献资源的检索反馈、纸电图书的借阅来给读者提供服务与读者对资源获取日益增长的美好愿景之间的差距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因此,高职图书馆必须转变单点式服务为针对读者需求的互动服务,通过对全馆资源甚至行业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数据资源的索引库,同时杜绝数据孤岛问题,根据读者需求衍生其他需求意向提供给读者合理化建议,并且为以后出现同类型服务问题提供依据,为读者提供更加智慧化、人性化服务。

(二)智慧图书馆建设应对高职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思路。智慧图书馆建设对高职图书馆服务转型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遇,对图书馆而言,意味着智慧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将代替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从而实现高职图书馆真正的服务转型。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技术、资源、人才三者缺一不可进行智慧服务体系构建,才能达到让读者满意、学院支持、行业效仿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仓储以及搜索引擎等技术,将图书馆实体硬件资源、纸电文献资源、网络资源以及读者数据进行全资源统一整合,以专业素质的馆员为推广宣传媒介,让硬智慧和软智慧相结合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智慧服务。

1.拓展智慧空间。基于智慧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个性化、多样化特点,智慧图书馆构建需要进行空间拓展。校企合作是当今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流方向,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与企业建立模拟实践场地,整合图书资源、富媒体、沙盘模型等,让实习实训学生可以边查阅资料边进行模拟实践,让图书馆的服务真正具有跨越时空障碍,达到教学实践相统一,让图书馆的实体服务范围扩展到馆外,体现智慧服务的时空性特点。[7]

2.整合智慧资源。基于服务整合的思想,将读者与信息资源进行充分融合,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当今前沿科技,将最适合读者的资源以最佳的方式展示给读者,使得资源完全为读者服务。新形势下高职图书馆服务的读者对象由于招生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学生读者群体的差异化程度增大,需要通过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分析,将读者的相关数据和阅读习惯进行智慧分析,以达到精准地实现对读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同时,针对工学结合的高职图书馆开辟高校-企业-行业共建共享资源,打造校企共建的特色行业知识库,对高职院校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培养真正的职业技能人才提供资源基础。

3.打造智慧服务团队。基于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需要转变图书馆员的服务理念,具备掌握各种智能分析设备、软件等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进行服务管理,才能及时、高效、个性化为读者提供服务。因为强调实践技能的高职院校和学术研究性本科院校在定位和发展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以学科馆员作为高职图书馆服务管理人员的岗位定性上只能模仿到本科馆的“形”而看不到本科馆的“意”。高职图书馆馆员要根据自身馆员结构和学校专业设置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的图书馆智慧服务,除了具备学科分析能力外更应该具备实践创新服务意识,做到合适的服务才是最智慧的服务。

四、结语

总而言之,智慧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服务转型在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有着指引性和创新驱动作用。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着曲折和艰难的路要走。但是,让我们欣慰的是,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蓝图已经构建,而由此对高职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工作产生的巨大影响是可以预见的。因此,高职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将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融入到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中,让高职图书馆从“我给”到读者“他要”的转变,提升图书馆在高职院校的地位和影响力,真正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提供支撑力量。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图书馆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