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理论构建要点解析

2019-02-22郎玉林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场域全民主体

郎玉林

(绥化学院图书馆 黑龙江绥化 152061)

一、全民阅读理论构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要求

全民阅读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必然会有不同的学术关注。从社会发展角度,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热爱读书的传统,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需要有属于我们民族特征的文化作为民族发展的根基。在知识经济勃兴的今天,需要有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创造力的支撑。全民阅读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和动力,需要来自主体内在行为、文化本体积累和外在文化环境多维度要素融合。在我国,从主体内在行为来看,文化自觉意识较弱。从文化本体积累层面来看,文化责任意识较弱。注重应试、就业等功利性阅读现象普遍,民族文化责任意识和民族文化保护意识表现偏软。从文化外在环境来看,文化价值意识较弱。经济价值往往是主体捕捉的重心,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不对称现状较为突出,这些既说明我国全民阅读发展初级阶段明显,又说明全民阅读发展和研究空间较大。全民阅读虽然在社会作用力上不及经济要素直接,但在国家文化层面发挥着独特而且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学科发展角度,全民阅读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对其理论的探索。笔者2018年6月30日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篇名=全民阅读”(检索范围为跨库检索,时间范围不限),共检索到各类文献2676 篇,再以“篇名=理论”进行二次检索,仅检索到2 篇文献。其中全国政协委员郝振省在《深化全民阅读理论研究》一文中指出,总结第一个10年,阅读逐渐深入人心和令人鼓舞。而对研究工作者来说,还应当进一步把全民阅读的理论说清楚,加深认识并加强理念。[1]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吴晞认为全民阅读理论研究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热点问题。[2]从以上得知:(1)全民阅读的真正发展既需要实践层面的发展更需要来自理论层面的指导。由于全民阅读活动本身是偏重实务性的业务工作,引起大家对其实践层面的关注理所当然,但理论的缺失将使其成为无根之木。(2)全民阅读理论研究还很薄弱,但薄弱不等于不重要,而是代表更迫切。探求全民阅读本质和内涵,拓宽全民阅读视域和促其良性发展,是历史赋予全民阅读研究者的学术使命。

本文以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为依托,运用其核心思想对全民阅读理论构建要点加以解析。笔者认为:(1)全民阅读是一个复杂有机体,多维度融合发展是其必然。文化社会学是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特殊规律与社会作用的学科,适用于全民阅读理论构建要点解析。(2)文化的主客观发展是全民阅读的价值取向。对全民阅读理论研究需要运用辩证观念对其思考。(3)惯习、资本和场域的融合在于形成一种能动的、积极的态度,这也是全民阅读主体意志的延伸。提出文化自觉是全民阅读发展的主要目标,文化责任是全民阅读发展的战略指向,文化价值是全民阅读发展的体系保障。本文以期能够为全民阅读理论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全民阅读理论构建的学术基础与价值取向

(一)文化社会学可以构成全民阅读理论构建的学术基础。当代法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的社会小世界构成,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3]按照布尔迪厄的观点,这些小世界是由各种不同的场域构成,资本和惯习在场域中发挥作用。其一,惯习是主体的社会生态,既具有先天的因素,又受后天社会化的主体境遇影响而习得。即,主体适应或塑造社会环境,主体也被社会环境所塑造。[4]其二,文化资本是一种文化积累,界定了主体的社会轨迹。布尔迪厄认为,这种文化积累是一种权力形式。行动者通过资本积累界定了他们生活的可能性或机遇,包含对自己的未来和对他人的影响。[5]其三,场域是秩序也是关系。场域既可以是经济场域、政治场域也可以是学术场域、文化场域。实质上讲,文化场域构成了全民阅读内在的文化环境和外在文化秩序,文化价值是文化场域的核心。

全民阅读研究的是主体文化的社会现象。将全民阅读置于文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对其审视可以更好地构建其理论框架。其一,全民阅读理论是关于主体文化行为的研究。全民阅读理论是自我意识的理论,起点是主体对生命、生活和精神的追求活动。主体在自然状态为了寻求更高级的生活、精神和意义的存在,促使主体形成对文化的自发秩序的价值选择。其二,全民阅读理论是关于主体文化责任的研究。主体的价值选择是随着主体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文化积累而趋于理性选择的过程。其三,全民阅读理论是关于文化价值发展的研究。每一个人类社会都有它自己的文化体系和蕴涵价值,如果一个文明的社会缺少文化价值的底蕴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状态和文化秩序也将是混乱的,就更谈不上是文明的社会。主体是一种符号的动物,文化的存在。全民阅读就是激发主体文化的欲望、感受文化的价值。

(二)文化的主客观发展是全民阅读理论构建的价值取向。对全民阅读价值取向的研究有不同的分析视角,本文采用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研究视角,就是要建构一种“关于内在性与外在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模式。[6]提出文化的主客观发展是全民阅读理论构建的价值取向。包括两个方面涵义:一方面,主体与文化的考量。相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更强调以人文意识和学术思想去影响社会和学术。全民阅读理论包含着自己的内在逻辑。首先,文化的认识。全民阅读是社会问题与价值问题内在交织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的现实表现。其次,文化的理解。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关注社会主体的文化发展,促进了不同阶层、不同价值观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主体进行文化认同与包容。再次,文化的责任。通过全民阅读研究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发展,进而促进主体在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发生变化,是社会发展赋予全民阅读研究的学术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讲,全民阅读日益成为主体的生活方式,也是主体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另一方面,文化与社会的作用。从现实层面而言,全民阅读的发展就是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而也是社会整体的进步。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质疑:“在一个世界各国人民都以文化来界定自己的时代,一个没有文化核心而仅依赖政治信条来界定自己的社会哪里会有立足之地?”[7]文化与社会有着明显的内生逻辑,只有文化的发展才是社会的真正进步。全民阅读是由国家倡议和社会主体认同的文化行为,既是提高国民素质、又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国际竞争的发展战略。[8]因此,将全民阅读置于文化社会学领域综合考量,是对全民阅读研究本源的回归。

三、全民阅读理论建构的基本理念和发展目标

(一)运用惯习理论解析全民阅读理论发展。

1.尊重主体发展和文化自觉的理念。在我国全民阅读发展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尊重主体发展和文化规律奠定了全民阅读发展的坚实基础。布尔迪厄的惯习理论认为[9]:(1)惯习是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以某种方式进行感知、感觉、行动和思考的倾向,每个主体由于其生存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经历而通常以无意识的方式内在化的。(2)惯习是与客观结构紧密相连的主观性。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经验就会内化为人们的意识,成为主体的社会行为和生存方式强有力的生成机制。(3)惯习既是个体的又是集体的。由沉积于主体身体内一系列历史关系所构成,是客观而共同的社会规则和群体价值的内化。文化发展是惯习的作用,文化规律内蕴着主体在社会环境的自身定位,这种定位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的。全民阅读需要理性地看待主体成长和文化规律的关系。昔孟母,择邻处的典故也充分说明注重主体成长环境,形成良好惯习的重要所在。

2.文化自觉是全民阅读发展的主要目标。首先,文化自觉既是主体在自己生存的文化环境和空间中形成的一种积极能动的态度,也是主体自我意识的文化表征,是文化主体的发展基因。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信息时代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尤其要提倡“文化自觉”。[10]全民阅读发展首要的是主体的内在化的意识,它是文化的觉悟,也是主体自我意识在文化观上的诉求和显现。其次,文化自觉是民族也是个人发展的文化基因。文化主体借助于文化自觉认识自己、了解世界,因文化形成自觉,因自明而后知不足,不断增进自觉,超越自我、超越传统。[11]全民阅读的发展在于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在于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在于对现代文化的理性。著名哲学家蓝德曼指出,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12]可见,文化自觉的全民阅读是民族整体文化水平发展的展现。

(二)运用资本理论解析全民阅读理论发展。

1.注重文化资本与文化责任的理念。布尔迪厄认为,资本就是一种积累的劳动,当代社会世界是一个文化世界,也是人类劳动累积的结果。[13]文化资本有三种形态。即,身体化的形态、客观化的形态和制度化的形态。[14]其中,身体化的形态是文化资本第一种形态,这是一种具体的状态,即采取了我们称之为文化、教育、修养的形式,它预先假定了一种具体、理性的过程。提升主体文化、教育和修养是全民阅读的首要目的。全民阅读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需要加大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关注,需要对其发展目标具体,从细微处和实处着手是全民阅读的起点。客观化形态的文化资本接近于主体资本的内容,即接受教育的程度或掌握科学知识的情况对于劳动者具有的影响。全民阅读主体的阅读能力、阅读层次以及阅读类型与其自身文化程度相关联,决定其文化积累和文化认识,同时也决定其在文化场域活跃程度和主宰文化场域能力。这也是全民阅读需要书评人的理论根源。制度化的形态体现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上,制度化的文化资本使得文化资本合法化。

2.文化责任是全民阅读发展的战略方向。全民阅读作为文化资本存在,必然蕴涵对其价值判断。哈贝马斯认为,规范关涉人们应该做什么的决断,价值则涉及最值得人们向往行为的判断。[15]首先,全民阅读是主体自我安排。即,自我文化责任。全民阅读需要主体在整个阅读过程进行价值选择。价值选择之所以把人作为主体,是因为人作为主体,有思维,能理性地分析各种客观条件,然后有意识地去做出抉择。全民阅读需要主体在整个阅读过程有明确的价值追求。当前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多元性、自主性、趋利性和易变性等特征,促使信息多元、文化多元以及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主体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16]其次,全民阅读是社会正义的制度安排。即,社会文化责任,全民阅读是由国家倡议和社会主体认同的文化行为,既是重要的文化工程,又是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国际竞争的发展战略。[8]

(三)运用场域理论解析全民阅读理论发展。

1.强化文化场域和文化价值的理念。布尔迪厄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场域,每个场域都有属于自身特有的逻辑。[4]首先,布尔迪厄将场域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社会空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也充满矛盾和冲突。其次,场域是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要求建设的,既是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又是集中的符号竞争和主体策略的场所。[17]场域间都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存在,场域统治对于主体的意义在于价值。从场域层面看,国家号召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实质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个文化场域。文化场域内充满矛盾和冲突。如,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矛盾和冲突。即使在相同文化场域内也会发生冲突。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时代差造成的文化矛盾和冲突。在对待同一文化资本也会发生类似的矛盾和冲突。如,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的文化矛盾和冲突。原因千差万别,但根源在于主体文化价值的观念。由此可见,促进全民阅读文化场域的发展需要注重文化价值的引导。

2.文化价值是全民阅读发展的体系保障。虽然全民阅读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这些进步还具有初级阶段发展的性质。当下的根本任务是把握当代全民阅读文化价值的发展。(1)发展全民阅读场域的文化价值。布尔迪厄认为,场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自主性。其指场域摆脱其它场域的限制和影响,呈现出属于自己固有的本质。[13]在场域内之所以发生上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关键在于提升文化价值引领文化场域发展。发挥全民阅读自主性的是文化价值,全民阅读的每次活动、每场报告会、每次评书专家讲座都是在弘扬文化价值。(2)场域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斗争性和变动性。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异化现象较为常见。场域看似静止不动,但其内部的资本在变动,主体惯习在变化。巩固全民阅读文化价值是基础,扩大全民阅读场域的文化价值影响是策略。全民阅读进一步的突破口应当聚焦于文化价值的认同与培养,尤其属于我们东方文化传统的、民族的文化价值的发展。布尔迪厄认为,社会现实是双重存在的,既在事物中,也在心智中;既在场域中,也在惯习中;既在行动者之外,又在行动者之内。[10]从社会体系层面,加强主体文化自觉塑造,强化文化资本的文化责任意识,拓展文化场域的文化价值培养,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四、结语

实现文化的主客观发展是全民阅读理论追求的理想境界。全民阅读理论研究应该把全民阅读发展的各要素都看作是有鲜活生命的有机体,只有有机的要素健康发展并且相得益彰,才会深度地明晰全民阅读发展的本质并且自然地融入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以文化社会学为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民阅读发展理论,不仅是对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体系的回应,推动全民阅读健康发展的需要,也将为全民阅读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场域全民主体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全民·爱·阅读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可持续全民医保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