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人生观重要论述的四重向度*①

2019-02-22郝书翠

关键词:人生观理想信念同志

郝书翠

(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山东 威海,264209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地位,对此作出重要论述。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人生观的具体表现,也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底色、问题导向、人民情怀以及高度的自觉自信。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在人生观中的至上地位,赋予人生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的现实意义,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民中心观框定人生观的价值指向,以“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宣誓提振人民群众对国家和未来的自信,塑造崭新的民族精神面貌。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旨归、精神面貌和时代使命。

一、理想信念在人生观中具有至上地位

习近平同志关于人生观重要论述的首要向度就是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在人生观中的至上地位。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重要的身份标识和安身立命之本。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时就坚定指出,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的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1)《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59页。纵观《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党纲、二大至五大宣言、六大的《告全体同志书》、七大至十九大报告,从这些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都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尤其重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在《邓小平文选》中,“理想”一词在第一、二、三卷中分别出现7次、19次、53次。在《江泽民文选》中,“理想信念”一词在第一、二、三卷分别出现2次、6次、8次。在《胡锦涛文选》中,“理想信念”一词在第一、二、三卷分别出现24次、12次、34次。这样一个统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社会转型及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对人们的理想信念形成了较大冲击,产生了深刻影响。调查数据也表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理想信念弱化逐渐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中央党校在2013年发布了其持续15年、对2万多名高中级干部学员的调查,显示理想信念问题是调查对象持续关注的9个问题之一。(2)李景田:《践行共产主义理想就是要做好当前的事做好自己的事》,《求是》2013年第7期。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和斗争都相当复杂的背景下,理想信念问题具有极端重要性。理想信念问题之所以出现,其客观原因在于当前中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贫富差距偏大、分配不公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有着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的制度原因,也有着市场经济的体制原因以及不同人群、地区先富的政策原因。首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必然造成差距。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会有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其次,允许私营经济发展,允许雇佣大量农民工,就意味着允许企业主取得高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律承认竞争。企业的竞争力不同,个人能力不同,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及相关因素的变化,都会造成企业发展状况和程度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差距。最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本身就意味着要拉开差距。另外,贫富差距偏大、分配不公现象本身与思想领域的某些混乱问题的关系较为复杂。在一定意义上,二者还存在着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情况。因此,解决好这一问题,仅仅靠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加强道德在社会管理中的功能。全民道德水平、道德素质,在加强社会管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想信念有着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高统摄以及利害关系衡量、精神追求选择最高准则的地位,这就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乃是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

无论是对走向未来的道路选择、还是对现实偏差的纠正,理想信念都至关重要,这是共产党人站稳立场、抵制诱惑的定盘星和压舱石。习近平同志深刻把握了这一点,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在人生观中的至上地位,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理想信念教育。首先,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总开关”(3)《习近平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人民日报》2013年9月26日。,是精神世界的支柱,缺少了这个支柱,精神世界就会坍塌,奋斗动力就会匮乏。早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提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页。,有了理想信念,就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旦放弃或者缺失,就没有了骨气,挺不直腰杆子。其次,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5)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8-39页。最后,要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不懈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步一步实现伟大理想。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员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42-143页。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在人生观中具有至上地位这一向度,从战略高度定位了理想信念,充满了豪迈情怀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重视理想信念的传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以及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校准自身的精神坐标提供了标准和依据,为坚守并践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明了方向。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习近平同志关于人生观重要论述的第二个重要向度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当前,我国多种价值观相互碰撞与冲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关键历史时期,如何做到凝心聚力干事业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为此,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07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起,被赋予“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页。的意义与地位。

第一,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价值取向。拥有了共同的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人们的行为就有自觉的导向。一个社会,不论是对要提倡的价值,还是对要反对的价值,都必须旗帜鲜明。唯有如此,人们才能有所趋避。倡导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实上意味着宣示一种基本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为社会的价值取向提供基本坐标和判准,为人们向善提供尺度和目标。

市场经济的建构和发展,极为有效地调动了人们对财富的热情,获取实利逐渐成为一些人信奉的道德原则。当德性的约束放松之后,责任意识随即无以安放。道德实用主义、道德虚无主义因而登场,道德理想式微。由于社会本身是一个相互联系、错综复杂的系统,当人们越来越忽视自己的行为后果,其影响也自然并非单一或孤立,而是会出现叠加和放大,社会因而趋于无序化。在人与他人的关系维度上,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体的社会交往、分层流动、群体组织、利益格局、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市场法则盛行,一些个体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无视道德制约,呈现出物化和形式化趋向,道德冷漠情形时有发生,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相互猜疑和提防。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为社会运行以及人们的思维、言行营造自律氛围,为人们的价值选择提供引导,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价值支撑。对此,习近平同志阐释得非常清楚,“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8页。,“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3页。。

第二,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7页。伴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的日益深化与拓展,当下中国文化领域中交相震荡着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等多维话语,整个社会的文化共识度状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文化共识倘若不足,势必消解社会的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同时又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和理念的先进性,有助于凝聚当代中国文化共识,进而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意味着对本位文化的认同,它有助于统合民众意志、确保文化的独立与安全。有了文化自信这一基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认同皆可稳固,并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缺少对本位文化的认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就是无法想象的。习近平同志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71页。而文化认同归根到底乃是一种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就是这种价值认同的时代精神象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凝练地概括了当下我国人民群众价值追求的核心,提取了人民群众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能为重建文化认同提供基本参照、为重建文化共识提供基本平台,为全社会价值取向提供基本坐标和判准。把中国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就是这种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第三,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西方“普世价值”观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愈发隐蔽和激烈。西方所谓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普世价值”论只是在表面上宣扬意识形态的没落、“全人类的价值”,其实质在于要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终结,为推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普世化”推波助澜。(13)蒋旭东:《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9期。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是美国等西方大国的不变追求,要警惕和平演变在信息化时代的新形式,……通过多种方式抵御西方价值观对国民尤其是年轻人的侵蚀”(14)杨素群:《国外共产党和左翼学者对当前世界社会主义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7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前提性、制约性要素是社会主义,其基本内容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基本价值观念一致,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价值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的现实利益,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能驱散人们的思想迷雾,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归属感,提升当代中国社会的自我认同与自我确认,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因如此,习近平同志才说:“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8页。

第四,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21世纪,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国际竞争中已经并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同时又以扬弃的方式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体现着民族性和时代性维度上的双重文化优势,本身即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过程中,文化的昌盛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在今天的世界发展格局中,文化软实力的地位愈发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当代中国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种自觉。现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困境既来自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来自于人与人的关系。人不断地游离于自己的本质,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敌对性的疏离和对立,这是现代性语境中人的生存困境的内在缘由。中国传统价值观追求一种“合内外之道”的德性伦理生活,为人类走出现代性危机提供了一种文化向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中国传统价值精华的同时,还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要求。它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既体现了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又为人类更美好的明天提供中国智慧。对于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景,习近平同志讲道:“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9页。

总之,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着力塑造中国精神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立足中国,又回应人类关切;既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又反映现实需要;既适应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精神需求,又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滋养与借鉴。这样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工程的构建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凝心聚力,为人类更好的明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情怀

习近平同志关于人生观重要论述的第三个重要向度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体现出一种浓浓的人民情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最高遵循,是其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同志严肃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2页。可以说,习近平同志关于人生观的重要论述蕴涵着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旨趣与价值追求。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表现为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对人民群众要有真挚感情,这表明了其人生观的情感指向。习近平同志说:“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1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0页。他本人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习近平同志早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做事的人生价值选择。他当年插队时的梁家河群众曾经这样评价:“他(习近平——引者注)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不是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好事’。他2015年回梁家河来,跟全村人说过一句话:‘那个时候(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期间——引者注),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19)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第232页。这种情感指向是有着深厚理论基础的,它源于对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清晰、准确的理解和把握。20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就撰文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基本宗旨,公仆意识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它代表了共产党人的本色。”(20)习近平:《跨世纪领导干部的历史重任及必备素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1年第11期。可以说,正是这样一种认识,为习近平同志的人民情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表现为对将人民群众视为力量源泉的唯物史观的坚守与运用。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页。习近平同志深知这一点。他说,“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7页。他不仅从历史的角度强调人民的作用,更从现实实践角度强调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他多次强调:“我们党只有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同时又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实现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使命”(23)习近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学习时报》2008年9月8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0页。,“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25)《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九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19年1月1日。。可以说,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视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就决定了他对人生观的理解和论述突显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向度。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还突出表现为将人民群众视为价值评价主体。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习近平同志就指出:“发展不能脱离‘人’这个根本,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这是发展的终极目标。”(26)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6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更是多次强调这一将人民群众视为价值评价主体的原则和立场,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3页。,“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28)霍小光、张旭东、朱基钗:《奋进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人民日报》2018年3月17日。。为此,习近平同志多次告诫党员领导干部:“党的干部必须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13页。“有人说要‘爱惜羽毛’,也就是所谓‘声誉’,那也要看看你爱惜的是哪家的‘声誉’,究竟是个人主义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喝彩的‘声誉’,还是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的声誉?作为共产党人只能要后一种声誉。一心想着要前一种‘声誉’,那将是十分危险的!”(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14页。在具体工作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4页。,“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3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7-8页。,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认识所从事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习近平关于人生观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旨趣。

四、为中国梦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

习近平同志关于人生观重要论述的第四个重要向度是它着力于对崭新民族精神面貌的塑造与建构,这大大有助于提振人民群众对国家和未来的自信,为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支撑。习近平同志重视人生观问题,是因为人生观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且是关涉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事。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23页。“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提出,彰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双重关照,既体现出对本民族的高度自信,也为民族精神面貌进一步提升树立了旗帜,指明了方向。

第一,高度重视全民信仰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人民”永远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和依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群众觉悟程度天然就处于较高层次。人民群众觉悟程度的提高需要引导、教育。毛泽东曾经指出:“当着人民还不觉悟的时候,把革命果实送给人家是完全可能的。”“人民的觉悟不是容易的,要去掉人民脑子中的错误思想,需要我们做很多切切实实的工作。对于中国人民脑子中的落后的东西,我们要去扫除,就像用扫帚打扫房子一样。从来没有不经过打扫而自动去掉的灰尘。我们要在人民群众中间,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人民认识到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动向”。(34)《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31页。1982年,习近平同志任正定县委书记时,也曾倡导“通过学习,努力提高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恢复和建立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自觉克服和纠正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等不正之风,使共产主义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增长。”(35)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4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通过采取多种方式来加强人们的信仰教育工作。

第二,高度重视弘扬英雄精神,从英雄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英雄精神一直是习近平同志推崇和倡导的。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36)廖言:《为梦想铸魂》,《人民日报》2013年3月8日。2015年9月,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37)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9月3日。2016年2月,在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38)《习近平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人民日报》2016年2月4日。2016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再次强调:“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39)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习近平同志之所以如此重视英雄精神,除了其具有内在的感召力、感染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40)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9月3日。。崇尚英雄精神,就是要从中汲取优秀的品质和精神,充分发挥其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使之成为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磅礴力量,使全社会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第三,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德性,一再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做人民的好干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这一历史使命必然落实在每一位党员干部的知与行中。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严肃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4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87页。2018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42)《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赵乐际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人民日报》2018年3月11日。由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深知,党的干部的德性关乎党的形象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他将党员干部的德性提升到政治建设、党性锤炼、宗旨意识、道德建设的高度来认识,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严格约束自我,提高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永远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综上所述,习近平同志关于人生观的重要论述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又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升华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建构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仰世界的时代使命。一代人的人生观彰显着一代人的精神境界,事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路选择、价值坚守、事业成败。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大大有助于我们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汇聚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之力。因此,可以说,深刻理解并践行习近平同志关于人生观的重要论述,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亦是这一辉煌历史进程的道德支撑与强大助力。

猜你喜欢

人生观理想信念同志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OVER THE RAINBOW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