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第二课堂视野下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2019-02-21李奕萍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民办院校

李奕萍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925)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拥有优秀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将成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源动力。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相对较短,社会的认可度以及知名度较低,学生的就业发展趋势较为严峻。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民办高职院校需要做好第一课堂的基础教学活动,并应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丰富性及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民办高职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构建,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机制支持,并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民办高职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此次调查选取了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中比较典型的院校,分别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夏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创新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院校。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学生和老师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62份,回收率为96.2%,其中有效问卷951份,有效问卷率为951%,符合有效问卷回收率。通过数据分析,现将第二课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课堂操作性较低,实践研究难度大

现阶段,我省民办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构建处于低效状态,课堂活动计划的实操性较低、实践研究难度大。民办高职院校虽然形式丰富且内容多元,但缺少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对接。例如,多数院校会定期为学生组织安排第二课堂学习活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民办高职院校缺少相应的经费支持、设备支持、师资力量等,导致第二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性较低。与此同时,民办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脱节,民办高职院校缺少对社会企业的反馈,处于自我封闭的教学模式之中。

(二)课堂纵深度不足,横向延伸度不够

民办高职院校的再升学率低于传统高校,第二课堂的纵深程度不足、横向延伸度不够。民办高职院校应积极重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效率,坚持“以生为本、教育育人”的基本理念,通过第二课堂教育模式,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开展第二课堂的能力不足,较难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中进行有效的区分,难以有效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

(三)师生主动性不够,学习积极性不强

民办高职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中,教师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过于重视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甚至对第二课堂构建呈反对态度。教师对于第二课堂的认知不全面,忽视了第二课堂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其次,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生活及学习通过网络平台可接触到更多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四)监督机制待完善,管理不够科学

民办高职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奖惩机制、规范化管理制度,达到有效的监督及制约。民办高职院校的监督及制约,将规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举止,是民办高职院校管理理念、管理原则及管理方式的有效呈现。现阶段,民办高职院校的监督检查机制不够完善,学校的制度制约性较低,针对教师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检查的次数及质量不到位。针对教师及学生违规制度的处理及奖励措施不够完善,对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约束力度不足。

二、民办高职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问题的意义

(一)社会发展需求,提供人才支持

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发展,需要当今人才掌握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世界工厂逐步转向为质量制造。为了更好的应对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政府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发展理念,通过“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双重动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坚持创新为第一发展动力的原则。因此,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是为社会科技创新、理念创新、知识创新培养出青年人才的重要方式及渠道。民办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建设,对于我国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学校发展需求,提供机制支持

民办高等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中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教育大众化及教育终身化发展背景之下,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及就业趋势更加严峻,社会认可度及知名度的提升,成为民办高职院校进步发展的基础。民办高职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将充分利用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发挥校企合作、科研活动、社会活动等第二课堂的优势,系统化及目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是激发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重要路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学生发展需求,提供动力支持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于人才的能力及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我国高校学生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学生数量高达820万人。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推进的重要载体,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创新、共享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提升能力以及就业竞争能力,是实现学生个人素质、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提高的有效路径。因此,民办高职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三、民办高职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夯实教学基础

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主张追求个性且突出自我需求,民办高职院校的创新教学活动开展,应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及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民办高职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将有效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适应信息时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民办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复杂性及系统性,需要民办高职院校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将经费及硬件设备综合投入到人才培养的实处。一是以创新创业学院为依托,以科技创新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金点子大赛为抓手,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课外创新实践平台;二是部门与院系成立创新创业先锋班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让学生学习掌握创业管理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先锋班的学习实训把自己的好创意变成现实。如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成立“创业经理人”和“网店掌柜”、“电商营销先锋班”、“设计总监先锋班”等创新创业先锋班,以创业项目为牵引,以创业课程教学为依托,利用仿真现代办公和真实的运营环境,由高素质的创业专职教师、校外企业专家导师进行教学,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与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民办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建设,主要的教学目标要结合时代精神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及能力。第二课堂的主要活动包含:志愿公益、技能实践、思想成长、学生工作、问题互动、创新创优,其中每项教学内容为独立的实践活动,主要的考核体系分为两个方面,即学生综合考评体系(学生)、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教师)。第二课堂的构建需要基础教学设施、社会环境等硬件基础,以及制度、政策、网络技术等软件支持,如青年之声、易班等平台。

(二)加大投入力度,保障持续发展

民办高职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需要加大投入的力度,确保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有效建设。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具有专业性及实践性,需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完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设备及场地等硬件设施。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社会企业的经济资源、设备资源、教师资源等,并为学生争取更多创业创新的实践机会。政府职能部门应给予民办高职院校政策支持,加大教育资金的辅助力度。民办高职院校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明确资金使用的流程,构建透明度的资金流转制度,避免贪污腐败问题的出现。其次,民办高职院校应将人才作为创新及发展的第一动力,注重人才资源的培养、建设工作,优化校园各项资源的配置,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例如,民办高职院校可优化奖励机制,基于科研教师更多精神鼓励及利益奖励,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民办高职院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活动,打造学校与社会企业、国内外院校交流合作的机制,构建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三)细化教学流程,提升教学品质

民办高职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活动中,应细化第二课程教学的流程,严格把控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开展。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第二课堂的建设,应坚持符合社会发展进程的模式,并遵循人才培养的基本机理与规律。高校需要注重借鉴第一课堂教育育人的有效模式,将创新能力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确保第二课堂流程的科学性及内容的实用性。以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为例,主要的流程为: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并提交相关材料,通过院校的审核明确项目的合格与不合格;合格的创新创业项目将签订项目协议或是租赁合同,民办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项目创新服务,其中包含基础服务、专项服务、增值服务;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其中合格的学生予以毕业,不合格的学生放置观察区或是继续练习。

(四)完善规章制度,提高运作效能

民办高职院校应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制度,并完善相关的教育检查机制,建立健全第二课堂管理小组。民办高职院校的人才流动机制的完善,将有助于社会企业人才丰富民办高职的教师资源,与此同时应完善相应准入机制及监督机制,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将转变传统教育中封闭式、经营式、理论式的教育模式,开展大众化、应用型及实践型的教育模式,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民办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激励制度,其中主要包含:公开学校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资助立项名单;成立学生课外学习的专家库,完善第二课堂经费管理方式;构建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运用。

结 语

本文针对民办高职院校第二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研究及挖掘,总结出民办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中,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了民办高职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有效价值,将为社会发展、学校发展及学生发展提供支持。因此,针对民办高职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民办院校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