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文化《边城》中的语言特色

2019-02-21白永红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天保翠翠边城

白永红

(山西省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 山西·大同 037400)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是我国现代京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沈从文先生不仅对小说发展做出贡献,对于散文以及历史文物也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绩。《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品,对于后世京派小说的发展起到深远影响。沈从文的小说独具地方特色,在《边城》中的题材、人物、自然景色、风土人情以及语言选择上具有特殊风格,但主要体现出湘西文化。小说背景的选择是湘西小城镇,人物具有湘西当地人物特点,风景描述是湘西当地景色。沈从文先生通过茶峒的自然景物和生活风习错综有致地将翠翠和傩送、天保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优美的语言将湘西当地风景进行描述,使读者眼前呈现出清澈的河流、依山傍水的小城镇,展现出沈从文先生独特的语言运用手法,使其小说风格自然清丽,给人清新的感觉。本文基于以上观点首先简单介绍《边城》写作背景,之后介绍沈从文《边城》故事梗概,其次阐述沈从文《边城》语言风格,然后表明沈从文《边城》语言文化艺术,最终说明沈从文《边城》语言运用特点,以此全面分析《边城》小说的语言特色,并将湘西文化进行展示。

一、《边城》写作背景

沈从文《边城》小说诞生于1931年,此时沈从文先生正处于事业以及爱情双丰收的阶段,其人生达到圆满状态。1931年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状态,虽然常有不良社会事件发生,但能够为人们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在当时社会阶段中,中国稍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人性的本质。沈从文作为当时京派小说的代表人物,自然对于人性进行深入思考,于是沈从文先生基于对湘西文化的了解,描写出类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镇,并展现出自身对于人性的思考,希望能够为都市文明发展中迷茫的人性指明道路。《边城》一文主要提倡人间拥有纯洁爱情,人生要皈依自然。

二、沈从文《边城》简介

(一)《边城》主要故事内容

在川湘交界处有一小城镇名为茶峒,茶峒小溪白塔边住着主人公翠翠以及爷爷老船夫,船总名为顺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为天保,小儿子名为傩送。端午节时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遇见英俊青年水手傩送,并在翠翠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与此同时,天保也深深爱上翠翠,当时团总以新磨坊为嫁妆想将女儿嫁给傩送,但傩送心中只有翠翠因此拒绝团总的提亲。之后天保与傩送采用唱山歌方式对翠翠表达感情,并以此进行竞争,但天保知道山歌没有傩送唱的动听,所以离开茶峒做生意,之后死于意外。而船总因为天保的死去拒绝傩送与翠翠成婚,爷爷因此死去,翠翠只有依靠渡船为生,一生等待傩送。

(二)《边城》人物介绍

翠翠是天真善良的小女孩,沈从文倾注爱与美将翠翠美好艺术形象进行展示。翠翠来到人间是爱的天使,爷爷将其带大。在小说中,翠翠是爱情以及大自然的女儿。沈从文先生运用美好的词语将翠翠描述为美的精灵,在剧情发展的第一阶段翠翠爱情处于萌芽阶段,在小镇看龙舟初遇傩送,到接受傩送的爱,以及维护爱情的忠贞拒绝天保的示爱,一生守护纯洁的爱情。

沈从文先生对爷爷性格的描述中能够保留中华传统美德,主要体现为能够利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维护翠翠纯真的爱情,在生活中对翠翠无比关怀,在感情上体谅翠翠的心事,为翠翠的美丽天真骄傲自信,并为翠翠婚事对自身贫困产生忧虑以及自责,沈从文通过一系列语言描写展现出爷爷的淳朴厚道以及对翠翠的关爱。

天保在沈从文的描述下个性豪爽,在知道自己和弟弟都爱上穷苦人家女儿翠翠时通过唱歌方式进行决斗,但自知不是对手,因此放弃对翠翠的爱,大度的成全弟弟与翠翠,展现出兄弟之情,最终意外死亡,但通过沈从文先生的描述,能够感受到天保是为亲情以及爱情而死。

沈从文在描述傩送时充分展现出傩送与其母亲一样,具有美好品格,温柔细腻的性格,在小说中傩送孤独的追求爱情,夜半唱情歌,但心上人却并不知情,最终孤独出走。

(三)《边城》主题思想

《边城》小说承载沈从文先生对于美以及爱的理解,在沈从文先生所有作品中最能够体现人性美的一部作品。《边城》小说极力将传统文化中的美德进行展现,相对于现代社会被破坏的传统美德来说,能够使读者通过沈从文语言描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美好。《边城》主要描述湘西自然风光,人们不讲究等级,人与人之间能够真诚相待。沈从文极力描写湘西自然明净,以此展现出湘西人心灵明净,隐含对现实社会中传统美德丢失以及价值观失落的痛心,并对现代文明物质社会进行批判,想要通过《边城》激发人们美好的人性,重建民族优良品德。

三、沈从文《边城》语言风格

(一)纯粹地道的湘西方言

《边城》小说中沈从文运用湘西当地特色方言展现出湘西当地风景特点,并让湘西茶峒小镇活在人们心中。《边城》中湘西当地方言并不是刻意进行运用,而将湘西方言融入在词语使用中,尤其是在小说中动词和名词的使用中,能够彰显出湘西当地方言,这样不会让读者感受到方言使用的突兀。如“时间还早,到收场时,至少还得三个时刻。溪边的那个朋友,也应当来看看年青人的热闹,回去一趟,换换地位还赶得及。”其中赶得及的意思为来得及,能够赶上时间,是湘西当地特有方言,同时,在湘西方言中一些词语的排列顺序是明显相反的,如《边城》中沈从文将“力气”说为“气力”,以此来展现当地特有方言,字里行间呈现出湘西文化。

(二)文白掺杂的词汇特色

读者在初读《边城》时很多地方感觉晦涩难懂,主要是由于《边城》文白掺杂的用词特点,以此营造出良好的语言艺术氛围。沈从文大部分乡土小说能够自然流露出古典气息,在当时的年代中,大部分作家受到浮华社会环境影响,难以坚持自我,但沈从文先生在小说中不受浮华社会影响,依旧坚持对人性的自我判断,并运用特殊的文白掺杂语言表现手法将古典美进行展现,如“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此段在文章开篇中运用文白掺杂手法展现出湘西风景,运用古典语言将湘西风景进行展现,并运用白话文提升读者的理解程度。因此,《边城》文白掺杂的表现手法营造出特殊的语言艺术风格。

(三)自然的修辞语言运用

《边城》小说的语言特色还体现在小说中大量运用修辞手法,将整部作品变得更加生动,使读者眼前能够营造出相应情景。在《边城》小说中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为比喻,如“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当中将水晶比喻为翠翠的眼睛,将翠翠比喻为山头黄麂,运用比喻修辞能够将湘西山水与人物进行紧密联系,使翠翠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以此展现出湘西人民独特面貌。

四、沈从文《边城》语言文化艺术

(一)人物与景色紧密连接

《边城》中经常出现景物连接人物情景,如“还是两年前的事。五月端阳,渡船头祖父找人作了代替,便带了黄狗同翠翠进城,过大河边去看划船。河边站满了人,四只朱色长船在潭中滑着,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豆绿,天气又那么明朗,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河边人太多了一点,各人皆尽张着眼睛望河中,不多久,黄狗还在身边,祖父却挤得不见了。”首先描写河边的景色,之后描述翠翠因美景而忽略自己与爷爷已经被人群挤散,最终描述看见心上人的娇羞心理。以此将人物心里活动与景色进行联系,展现《边城》独特的语言特色,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湘西茶峒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能够感受到湘西女孩的纯真以及美好。

(二)蕴含人性的丰富情感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内涵,无论是任何文学作品,小说、散文以及诗歌都应沿着情感路线进行发展,以此促进读者能够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边城》中沈从文不仅对每一个角色用心刻画,在字里行间都能够感受到沈从文对湘西人以及景色的热爱,在湘西文化的影响下《边城》不仅是一部爱情故事,相比世俗的爱情故事《边城》的故事更加打动人心,能够展现出人性的纯洁,从翠翠的爱情故事中能够感受到少女对于爱情的期待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从而体现沈从文对湘西传统文化的理解,使读者能够激发人性真善美。

(三)田园情调展现诗意风格

沈从文在《边城》中大量描述湘西景色,使整部小说富有田园风格,如“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在此句当中运用古典手法描述出月光的美,并运用白话文展现出翠翠对歌声的期待,运用动静结合的手展营造出诗意特色,看似如梦如幻,却能够真是的感受到翠翠的内心活动。因此,沈从文通过此种语言表达方式展现对湘西美景以及人物的喜爱,并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此部作品的诗意,以此探寻人生哲理。

五、沈从文《边城》语言运用特点

(一)单纯词语的运用

沈从文在创作《边城》时经常运用单纯词描述湘西风景,并讲述翠翠的爱情故事,如“人若越过小溪小山走去,只一里路就到茶峒城边”中的“人”、“只”、“越”、“到”,“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 ”中的“极”、“浮”、“层”、“薄”等词语的使用不仅体现出沈从文语言简单运用,还能够通过少量的文字表达出更多的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多想象空间,并且增加小说的典雅性,使小说更吸引人。

(二)数字的运用

《边城》中沈从文多次运用数字能够体现文章的简洁美,并能够使读者产生视觉美。中国名著《红楼梦》中经常出现数字,以此增加作品的艺术性,读起来更加赏心悦目,沈从文作为著名作家,在《边城》中经常运用数字使读者产生视觉美感。如“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中数字“一”的连续使用,使文章简洁明了,还能够提升读者理解程度,以此简单展现湘西文化中独特乡土人情。

结 语

综上所述,沈从文《边城》主要以湘西小城茶峒为背景,通过对湘西景色描写展现出翠翠唯美的爱情故事,在语言运用中沈从文运用文白掺杂、景色与人物紧密相连、单纯字以及数字的使用展现出人性,从而在我国文学作品中形成独特语言风格。

猜你喜欢

天保翠翠边城
《边城之材幽之地》
基于天保工程中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翠翠的心事
翠翠的心事
极边城暖
初遇二老傩送
初遇二老傩送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丽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