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分析

2019-02-21王正红

新农民 2019年30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基肥高产

王正红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临夏 731799)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与小麦,凭借其高产、抗病能力强等优势,备受农民喜爱。然而因品种选择不恰当、播种方法不先进、田间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高产稳产。所以,采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不仅可确保玉米高产增值,而且还可确保“粮食安全”。

1 选择优质品种,合理控制温度

在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中,选种是关键性环节,种子质量是玉米产量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因此应选取最优良种,具体选择标准为:(1)抗病虫害,抗倒伏[1];②耐密,紧凑;③成熟期较早,抗旱性较高。同时,选种时应结合当地种植环境,不同品质对于地势、土质、土壤肥力等要求不同,对种植密度、热量、肥料、水的要求不同,抗性、适应性也有所差异。应基于品种特性进行区别对待,采取相配套的栽培措施,促使优良品种同优质栽培技术相融合,从而实现增产的目的。另外,因玉米对生长温度要求较高,玉米开花、授粉、结穗与采摘均需要适中的温度,因此应加强温度的调控[2]。

2 采用先进播种技术,合理设置玉米种植密度

点播是玉米较为常见的播种方式。先按照坑穴间隔25cm的要求挖好坑穴,在每一个坑穴里面撒入两颗种子。点播深度控制在4cm,埋土时保证疏松。播种深度过大或者埋土过厚,种子透气性较差,从而阻碍的种子发芽、出苗。播种前,可随机抽取种子开展实验活动,保证发芽率达到96%,这样才可以进行大面积播种。一般情形下,坑穴深度控制在5~10cm,土层温度保持在10℃便可播种[3]。播种后,应对种植出面情况进行细致观察,注意种子生长情况。同时,种植密度是玉米种植的关键点,应严格按照种植标准采取挖穴种植技术,选取性能稳定的播种机,若是人工播种的方式,可采取两人合作的方式,以此来提高播种效率。科学规划种子间距离,根据不同的种子及自然环境,应科学布局。总之,种植人员应到田间考察分析土壤的肥力及光照条件,合理评估土壤的肥力,设定科学的种植密度。

3 加强田间管理,促使玉米迅速生长

为了确保玉米高产与优质,应注重田间管理,需从如下几点着手:其一,合理施肥。对于玉米的种植,合理施肥可确保玉米质量与高产。坚持基肥足、苗肥早、节肥重、粒肥巧的原则,选用已经完全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足够施加。当玉米发出6~7片叶子时,应及时追加肥料;当玉米苗生长到6~7叶时,应及时施加拔节肥;当落花时,应施加攻粒肥。一般情形下,在基肥施加时,应施加农家肥1 500kg/667m2,再施加尿素6kg/667m2、普钙30kg/667m2,并根据具体情况施加适量的锌肥。苗肥则主要施加尿素10kg/667m2,拔节肥则是尿素24 kg/667m2、钾肥10 kg/667m2[4];其二,做好中耕与除草工作。当玉米出现6片叶时,应迅速培土,发出10片时深耕,疏松土壤,增加通透性,预防板结现象的出现。同时,采取喷洒除草剂的方式清除田间的杂草。如果杂草过多,可采取人工拔除的方法;其三,积极防治病虫害。玉米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生病虫害,则会对玉米的质量及产量造成威胁。所以,可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止措施,注意选取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对玉米生长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一旦发现存在病虫害的倾向,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大面积被破坏。

4 结语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玉米高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各个地区应做到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确保玉米高产、优质。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基肥高产
无花果田间管理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不同基肥对地笋某些农艺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