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班包干制护士排班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

2019-02-2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夜班普外科维度

普外科是医院中救死扶伤的重要前线之一,护士的昼夜轮班比较频繁,易引起生物钟紊乱,从而引起睡眠障碍等生理问题。一些研究[1-3]提出,相当一部分普外科护士的健康状况不佳,这是由于护士工作量过大和工作时间欠规律性造成的,护士职业倦怠有较高的发生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卫生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故而有必要探索有益于护士身心健康并且能提高工作质量的夜班排班模式,这已成为护理管理者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近年来,我院普外科针对手术多、患者周转快、夜间危重患者多、抢救任务重、年轻护士多的特点,对夜班排班模式进行了革新和探索,旨在为我院夜班排班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12月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前50例患者为A组,2017年1—12月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后50例患者为B组。A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2.4±5.1)岁;B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52.9±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病区护理人员30名,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平均(29.6±4.9)岁,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8人,护师12人,护士8人。本科学历12人,大专13人,中专5人。工作5年内13人,5~10年12人,>10年5人。排除45周岁以上、新毕业生分配未注册、妊娠晚期、哺乳期的护士。研究分组:将2016年1—12月传统夜班排班模式排班作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排班作为观察组;两组均选取同一批护士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夜班排班模式。观察组采用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除护士长、主班护士外,根据人员的年龄、职称、工作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将护士分为两大组,每组设包干组长1人,床位包干到人。每个周期每组有2人参与夜班包干制排班,按年资、能力等合理搭配。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每28天为一个夜班周期,每个夜班周期4人,合理搭配,分成两组,2天一值,以工作的小时数进行排休计算。夜班前半夜由2人共同值班,22:00之后2人轮流在值班室休息4 h。

1.3 效果评价

对照组调取2016年1—12月护理部及科室护理质控原始记录,观察组调取10个夜班周期期间的科室及护理部护理质控原始记录及对夜班护士的问卷调查。评价时间为实施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前后。评价工具为MBI-GS工作倦怠量表[1]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4]、护士满意度调查表[5]。MBI-GS量表包括3各维度,中情绪衰竭、去人性化2个维度评分越高代表工作倦怠感越高,个人成就感维度评分越低代表工作倦怠感越高;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3个维度,每个维度得分0~10分,各维度评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护士满意度调查表包括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 χ2检验,分级资料采取秩和检验。α=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包干制排班模式后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护士职业倦怠明显减轻,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3。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不但提升,且对于健康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加之卫生改革后卫生部对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的要求更加严苛,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随着加大;因此,如何合理应用配置现有医疗资源,解决因工作量大而导致工作质量下降的问题已经成为护理管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6-8]。

在传统的换班模式中,只有一名夜班护士,每个护士每周至少三个晚上无法正常休息。夜班护士少,护士的压力过重,其身心健康及护理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夜班包干制排班至少由两名护士值班,定期进行轮换,使工作、休息的时间更为集中,护士可自由支配时间更多,可以更好地安排休息、学习和日常生活[9-10]。包干制轮班模式强化了护士之间的合作精神,有利于护士队伍的稳定和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对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有增加的作用[11-12]。一般普外科夜间急诊入院进行手术的患者比较多,而传统排班方式下,夜班期间护士人手偏少、工作量大,经常超负荷工作,对其心理带来潜在的焦虑和紧张因素。夜班包干制计划实施后,每个班次均增加了人力、每一班次都有老中青适当的匹配,夯实了薄弱环节,增强了特殊时间段的人力保障,在遇到突发、复杂和困难的问题时,高年资护士可给予及时的帮助,对低年资护士心理压力是一种减轻,避免了以往夜班护士人数少,突发事件无法及时响应的问题。此外,夜班班次由原来的5班改为3班,减少了交接班次,减少了潜在安全隐患,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护理满意度是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一种认可和评价,直接反映了护理人员对患者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同时也是评定护士排班成效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从本研究的实施效果来看,实施包干制排班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护士职业倦怠明显减轻,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均P<0.01),说明夜班包干制排班系统在普外科的应用实现了人性化管理,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轻了护士的疲劳与倦怠,有利于保障护理安全,降低护理风险。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量表各维度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量表各维度评分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护理水平 沟通能力 健康宣教B组 50 9.43±0.39 9.11±0.42 9.52±0.51 A组 50 8.28±0.35 8.23±0.36 8.42±0.38 t值 - 15.517 9 11.248 8 12.229 8 P值 - <0.01 <0.01 <0.01

表2 两组护士MBI-GS量表各维度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护士MBI-GS量表各维度评分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情绪衰竭 去人性化 个人成就感对照组 30 2.03±0.17 2.26±0.41 3.55±0.32观察组 30 1.35±0.34 1.68±0.32 4.76±0.52 t值 - 9.798 0 6.108 1 10.854 5 P值 - <0.01 <0.01 <0.01

表3 两组护士对排班满意度对比(例)

猜你喜欢

夜班普外科维度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上夜班 升血压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夜班女生怎么保养皮肤
夜班交心的好闺密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