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手法在降低手术患者术前交接缺陷中的应用

2019-02-2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缺陷率工作效率手术室

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术前的准备、交接涉及部门多,人员广,环节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术前准备不到位、安全核查不认真而引发各种交接缺陷[1],不仅延长了术前交接时间,而且给患者及手术安全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2],直接影响到医院工作效率。所以,为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强化术前准备环节,缩短交接时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住院手术患者术前交接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手术患者交接的安全性[3],减少护患纠纷[4],在我院护理部的综合协调下,由手术室负责联合医院多科室,利用品管圈管理方法[5],对“降低术前手术患者交接缺陷率”进行了主题改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改善前2017年9月206例择期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改善后2018年3月206例择期手术患者为观察组。纳入的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日顺序依次统计,均不受疾病类型、性别、年龄等限制。

1.2 方法

1.2.1 现况调查 对2017年9月206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情况进行查检,结果统计交接缺陷数147次,缺陷率71.4%,依据查检表制作对照组(改善前)柏拉图,确定此次活动的改善重点为交接单填写不完整、无手术部位标识、术前抗生素准备不足。

1.2.2 目标设定 依据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代入相关数据,目标值=71.4%-(71.4%×79%×60%)计算得出此次活动拟达到的目标值为37.6%。

1.2.3 解析 此步骤为主题改善活动的关键环节。组织全体圈员分别针对三项改善重点交接单填写不完整、无手术部位标识、术前抗生素准备不足,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根本原因讨论分析,利用5、3、1评价打分法对整理出的所有原因进行评价,最后共圈选出12项要因。然后,分别利用查检法、问卷调查法和现场查看法对12项要因进行真因验证,最终确定6项为导致手术患者术前交接缺陷的真正原因。即:(1)无固定的手术部位标识时间;(2)科室无手术患者交接制度、流程;(3)管理部门无检查考核机制;(4)科室无手术患者术前准备质量看板;(5)科室对“手术患者交接单”的填写无统一标准要求;(6)护士对“手术患者七不接规定”不监管。

1.2.4 对策拟定、实施与评价 针对以上6项真因组织全体圈员再次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对策拟定讨论,对提出的15项对策同样利用5、3、1评价打分法进行评价,最后共圈选出7项对策可以实施。即:(1)与医务科协商,完善手术部位标识制度,统一规定手术部位标识时间;(2)统一制定手术患者交接管理制度及流程;(3)制定手术患者术前交接管理制度;(4)病区制定本科室“手术患者术前准备质量考核标准”;(5)修订完善“手术患者交接单”;(6)对外科片区培训“手术患者七不接规定”的相关知识;(7)设计“术前用物准备盒”,各病区固定存放位置备手术室交接。接着分四个阶段,分别对以上7项对策进行分类实施、评价。

1.2.5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改善前)与观察组(改善后)术前交接缺陷率和交接时间。

1.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降低了术前交接缺陷率

对改善后2018年3月206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情况进行查检,交接缺陷率从改善前71.4%下降到改善后34.0%(表1)。对照组(改善前)与观察组(改善后)交接缺陷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85,P=0.001)。

2.2 达到并超出了预期设定目标

本次活动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 善 前 )×100%=(34-71.4)/(37.6-71.4)×100% =110.7%,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 =(71.4-34)/71.4×100%=52.4%。观察组(改善后)各项改善重点缺陷数较对照组(改善前)均有明显改进(图1:柏拉图)。

2.3 缩短了术前与病房手术患者交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交接缺陷对比表

图1 对照组与观察组柏拉图对比

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6例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时间进行查检对比。改善后比改善前平均每台手术交接时间节约12.75 min(表2)。按照每日25台手术量计算,每天可节约时间318.75 min。改善前后术前交接所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4,P<0.05)。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交接时间对比表(min)

3 讨论

围术期手术患者交接管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手术安全,影响到手术室工作效率[6],据文献查阅,有关该项目的研究,部分医院曾有不同程度的解决方法及措施,但并不适用于我院的现状。我院通过利用品管手法降低术前手术患者交接缺陷的质量改善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将各项整改对策形成标准化[7],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病区及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够依据相关标准对手术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全面把握患者的病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确保手术患者术前交接的完整性和安全性[8];同时有助于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患者术前交接的工作效率[9],维护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增强了护理安全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意识[10]。调动了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工作的积极性[11],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高了医护人员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12]。对规范医务人员行为,提高工作质量[13],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活动分别在改善前后两个时间段随机按序查检了各206例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象均不受疾病类型、性别、年龄等限制。结果显示:对照组手术患者交接缺陷率为71.4%,观察组为34.0%;观察组各项改善重点项目缺陷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4,P<0.05)。

综上所述,进行术前与病房手术患者交接的有效管理,缩短了术前手术室与病房的交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规范了医务人员工作行为,降低了交接缺陷。无形中节约了科室成本,提高了团队成员的协作意识和凝聚力,进一步保障了患者安全,使围术期管理更精细化,提升了医院的质量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缺陷率工作效率手术室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新生儿缺陷率观察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流程优化在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室工作效率中的应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降低高速机内衬缺陷率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品管圈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