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2019-02-2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机通气

呼吸机是一项医疗器械设备,在ICU重症患者抢救、急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其作用下,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机械通气操作,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意义重大[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早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晚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前者机械通气时间在4天及4天内,后者通气时间在4天以上[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对患者影响较大,加大脱机难度,不利于患者身体恢复[3],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文选取我院ICU重症患者,分析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ICU重症患者64例(2017年3月—2018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男、女为21例、11例,年龄42~77岁,平均(57.82±2.44)岁,观察组男、女为22例、10例,年龄43~78岁,平均(57.51±2.67)岁。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呼吸机通气治疗标准;机械通气前无感染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严重免疫缺陷、心肺疾病者;机械通气前感染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祛痰止咳,给予患者抗生素及营养支持等。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1)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有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知识,使其掌握危险因素,提高对疾病认识。为了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在进出监护室时需更换工作服。护理前后,护理人员遵守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操作前后及时更换手套。(2)对机械通气患者来说,细菌寄居的主要地方为患者呼吸机管道及冷凝水,因此要给予患者一次性呼吸道通道,并及时更换[4]。护理人员每天对呼吸机进行消毒,如果呼吸机管路应用时间在24 h以上,需要马上进行更换,对管路感染发生率的降低具有积极意义。(3)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严格控制呼吸机管路开放时间及频率,在患者翻身叩背及肺部出现痰鸣音时,给予吸痰护理,患者取侧卧位,轻轻拍背2 min,使其将分泌物排出,吸痰前需要清除患者口鼻分泌物,防止口鼻腔内病原菌感染气道,并且要尽可能减少插管次数,每次吸痰在15 s以下。进行气道湿化处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抗生素及祛痰剂,气道湿化间隔为1~2 h,在患者呼吸道内形成痰痂的情况下,需要将湿化药物剂量及湿化护理频率提高。ICU重症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其口腔卫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口腔护理,根据患者口腔PH值对口腔护理药物进行选择,6 h口腔护理1次,患者取半坐卧位[5]。针对使用呼吸机时间较长的患者,需要进行口腔分泌物药敏和细菌培养试验,1周1次。(4)如果患者误吸呼吸机冷凝水或痰液,会加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加误吸物中可能含有细菌及炎症因子,可能会引发细菌感染或炎症[6]。因此,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体位护理,患者通气时,将床头抬高,为其选择合适的体位,避免误吸。ICU重症患者容易受到原发病的影响而出现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缓解临床症状,保证患者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观察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计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工具用SPSS 20.0,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10.32±2.46)d,住院时间(16.49±2.67)d,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相关指标对比(d,±s)

表1 相关指标对比(d,±s)

组别 机械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n=32) 16.43±2.81 26.74±15.98观察组(n=32) 10.32±2.46 16.49±2.67 t值 9.254 7 3.578 8 P值 0.000 0 0.000 7

2.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6.25%,对照组28.13%,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对比(例,%)

3 讨论

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会延长住院时间,还会加大家庭经济负担,如果病情较为严重,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7],并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导致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较多,如反复吸痰感染破损的呼吸道粘膜、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口腔细菌等[8]。因此,必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出现的原因进行准确分析,在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尽快出院。

本文结果中,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10.32±2.46)d,住院时间(16.49±2.67)d,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6.25%,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6.43±2.81)d,住院时间(26.74±15.98)d,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8.13%,两组对比,P<0.05。ICU重症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原因具有复杂性,最为常见的原因为呼吸道黏膜损伤及呼吸机管路感染,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准确掌握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加以预防及控制,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减少患者死亡。本文给予ICU重症患者综合护理,患者进行呼吸机治疗时,护理人员将呼吸机使用方法等告诉患者,叮嘱呼吸机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给予患者呼吸道护理,规避内部诱因[9-11]。在机械通气治疗中,患者如果长时间处于一种体位,其局部循环可能会出现问题,护理人员通过及时更换体位,有效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抬高床头,避免患者出现食物反流、误吸等情况,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氧疗能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避免患者休克,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气道湿化有利于患者排痰,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并进行氧疗,能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防止损伤患者呼吸道粘膜,避免出现感染情况[12]。通过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使其保证良好的心态,提高配合度。

所以,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促进身体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不通气的鼻孔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