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9-02-2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肢体脑出血神经功能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高发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1]。急性脑出血患者由于代谢失衡且伴有意识障碍、进食困难等情况,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对其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效的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十分重要[2-3]。以往多采用肠外营养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存在并发症发生率高、补充营养素单一、长期应用可导致胃肠功能衰退等缺点,而且在常规护理干预下也往往无法取得理想护理效果。为探索更佳的营养支持及护理方式,本研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6例展开研究,在数字表法下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51~79岁,平均(63.4±5.2)岁;出血部位:脑叶11例,基底节21例,皮质下6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53~80岁,平均(63.7±5.6)岁;出血部位:脑叶10例,基底节22例,皮质下6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4]中的诊断标准;(2)能够有效配合治疗与护理;(3)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4)NRS2002评分表>3分。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等无法配合者;(2)免疫系统疾病;(3)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和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病情情况给予患者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等进行静脉营养补给,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定期消毒清理,做好患者用药、日常生活等常规护理内容。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和早期护理干预:肠内营养主要通过将肠内营养乳剂(TPF-T)(德国 Fresenius Kabi Deutschland GmbH;注册证号:H20090015;规格:500 mL/袋)经鼻饲方法送至患者体内,指导患者恢复正常饮食。早期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知识宣教,予以关怀与鼓励,尽量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并指导其家属给与患者足够的家庭支持。(2)肢体锻炼:护理人员在早期根据患者情况定期进行肢体按摩护理,按摩时幅度从小至大,动作轻柔,2次/d,20 min/次,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3)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在早期针对患者吞咽功能、发声情况等进行相应的生理功能训练,训练时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IH Stroke Scale,NIHSS)量表对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同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量表对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好。(2)观察记录两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便秘、压疮、关节痉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IHSS及MBI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评分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该类患者采取有效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研究发现肠内营养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容易被患者接受[5-6]。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支持能够直接经肠道吸收,使胃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得到有效加强,从而有助于减轻细菌和内毒素的毒害作用,降低肠源性并发症发生率[7-8]。

除了良好的营养支持外,有效的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由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存在神经功能损伤、肢体功能障碍等情况,而现代康复理念认为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重塑性,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改善肢体功能,从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9-12]。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均比采取肠外营养及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更明显,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充分印证了上述结论,体现出显著地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表1 两组NIHSS及MBI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NIHSS及MBI评分比较(分,±s)

NIHSS评分 MBI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8 27.34±4.86 15.49±4.32 33.54±5.68 57.61±6.98对照组 38 27.63±5.17 21.28±4.73 33.29±5.26 48.13±8.24 t值 - 0.251 5.571 0.199 5.411 P值 - 0.801 0.000 0.842 0.000组别 n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猜你喜欢

肢体脑出血神经功能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